摘要:其实也很简单,圆珍是佛学的使者,他努力把天台宗的经卷带回日本,而张保皋是当时人们心中的海神,心里装着唐朝、日本和新罗人的梦想,同时也是天台宗的粉丝。

在日本一眼望不到边的商业历史中,最先留下足迹的是一个和尚

圆珍有些绝望了。

<div><p>在日本一眼望不到边的商业历史中,最先留下足迹的是一个和尚。</p><p>圆珍枯坐在船上,愁容满面。窗外大雨如注,狂风呼啸。远方的祖国,日本,还掩藏在一片黑雾当中看不到丝毫轮廓。</p><div class="pgc-img"><img src="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911e961cb41d442ca51ead9b78e1db43" img_width="490" img_height="328" alt="在日本一眼望不到边的商业历史中,最先留下足迹的是一个和尚" inline="0"><p class="pgc-img-caption"></p></div><p>圆珍有些绝望了。</p><p> 那是公元858年6月,圆珍满载着从大唐王朝带回的四百一十一卷经文返回日本。在没有猴子、猪、一个怪人和一匹白马的保护下,圆珍很快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海上波涛汹涌,他分明感觉到船身在慢慢下沉。</p><p> 这个去往东土大唐的取经人慢慢闭上眼睛,默默祷告,突然间,他神智有些模糊,眼前色彩斑斓。他仿佛看到自己站在中国南方天台山附近一个叫做三井潭的地方,周围是一群紫袍玉带的高官,也在默默祈祷。</p><p> 忽然,天空骤变,蓝色褪去,乌云席卷而来。圆珍恍然间发现自己依然置身于茫茫大海,可天空深处透出淡淡的光芒,一眨眼的功夫,一个老者从天而降。</p><p> 这个老者白须飘飘,眉眼细长,目光如炬,仙风道骨。他戴着黑色头巾,右手托着一部经卷,左手则拿着一根锡杖。</p><p>老者微笑着对圆珍说:“我是新罗明神。从现在起,我将护持你的佛法,并将保护你所带回的经文。只是你要答应我,在近江国滋贺郡(今日本滋贺县内)建造一所寺院,并将佛经置于寺内。”</p><p> 圆珍和尚大喜,急忙道谢,哪知道这个自称新罗明神的老者突然消失。紧接着,乌云散尽,阳光普照,圆珍回头望向远方,但见海面宽广,碧波荡漾。</p><p> “这不是梦境吧?”圆珍闭上眼睛,又缓缓睁开。</p><p> “还真是个梦!”圆珍大失所望,窗外依旧是恶劣的天气,和尚那颗脆弱的心慢慢沉了下来,他又一次闭上了眼睛。</p><div class="pgc-img"><img src="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62fa5ac1c1dc418695062f0154f03e3a" img_width="605" img_height="270" alt="在日本一眼望不到边的商业历史中,最先留下足迹的是一个和尚" inline="0"><p class="pgc-img-caption"></p></div><p>“师傅!师傅!”圆珍听见徒弟的呼叫,心想,莫非有妖怪?</p><p> 哪料到一个小弟子跑进来,大呼:“师傅,雨停了,风没了!”圆珍一下子怔住了,他跑出船舱望去,果然,海面浩荡,风平浪静。</p><p> 真实的,还是虚幻的?圆珍有些诧异,人生,真是宛若梦幻。</p><p> 那个老者到底是谁?他右手拿着经卷,莫非是象征着智慧的文殊菩萨?但他左手拿着锡杖,难道是象征着仁德的普贤菩萨。</p><p>或者,这个老者是创造性的结合了两位菩萨特征的山寨版菩萨?罪过罪过!</p><p> 对了,圆珍突然想起,老者说自己叫新罗明神,新罗(朝鲜)的神仙?海上?他是谁?</p><p> 猛然间,圆珍想起一个名字——张保皋!</p><p> 这是个新罗名人,生于公元790年,卒于公元846,早年曾经在唐朝为军,后来得知当时新罗人被卖到唐朝的现象非常严重,这位坚决抵制贩卖人口的同志一怒回国,说服新罗朝廷,大力打击人口贩卖。后来,张保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经商头脑,常常出没在唐朝、日本和新罗之间,发展国际贸易,同时积极打击海盗,扩展海路,顺便还打击一下奴婢贸易,让三国的交易往来更加健康。</p><p>在新罗人眼中,张保皋是个民族英雄、进步青年。</p><p> 那么,这个人又和圆珍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他会给老和尚托梦呢?</p><p> 原来,在公元824年,张保皋在赤山浦(今山东石岛湾)修建了赤山法华院。而当时的赤山正是新罗人聚集的地方,堪比今天北京的望京小区,是有名的“韩国村”。因此张保皋为佛教在新罗人的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p><p> 后来,另一位日本天台宗大师圆仁也来到赤山法华院,还住了两年多,对这座禅院充满感情。而圆仁和圆珍同是天台宗的信奉者,他们的理念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p><p> 咱们继续往上追溯,天台宗的开山鼻祖叫最澄,这个和尚也是位著名的取经人,他一路奔波跑到唐朝的天台山地区(今浙江省内温州、台州、宁波)求取佛法,回到日本后,建立了天台宗。</p><p>这样说来,似乎有些复杂了。其实也很简单,圆珍是佛学的使者,他努力把天台宗的经卷带回日本,而张保皋是当时人们心中的海神,心里装着唐朝、日本和新罗人的梦想,同时也是天台宗的粉丝。当这位神仙看到圆珍使者遇到困难时,挺身相助,顺便让老和尚答应他在日本国内修建寺院,弘扬天台宗佛法也就不奇怪了。</p><p> 圆珍在“海神”的无偿赞助下,顺利回到自己的故乡之后,第一件大事就是修建寺院,他在原有的圆城寺基础上扩大了寺院的规模。同时,他还记得,唐朝天台山的三井潭是官员求雨祈祷的所在,在他眼中,那无异于召唤海神的所在,为了纪念那位海上的救星,圆珍把圆城寺更名为“三井寺”,并且成为该寺第一任主持长吏。</p><div class="pgc-img"><img src="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26557d6e5db74aa18a275e6b3f093d4d" img_width="1024" img_height="731" alt="在日本一眼望不到边的商业历史中,最先留下足迹的是一个和尚" inline="0"><p class="pgc-img-caption"></p></div><p>后来,人们更是把三井寺所在的村落取名为“三井村”。</p><p>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中日两国都历经沧桑巨变,风云跌宕。但天台山地区与近江国的三井村却保持着某种奇特的联系,甚至这两个地区的人身上有着相类似的基因。那是几百年来两地人士的密切交流、互相侵染的结果。</p><p> 到南宋时期,一批批的三井寺和尚奔赴台州地区学习佛法,他们把儒家学说、佛学理论带回近江国,加上当时日本流行的武士文化,构成了这个地区独特的属性,也塑造了一群独特的商人阶层。他们身上兼顾着儒学的信义和武士的勇猛,后人习惯将其称之为“武士儒商”。</p><p>他们起家时颇为不易、前进的道路上充满各种险阻;但他们坚持不懈,愿意游离在权力周围,一步步攀登上财富的阶梯。</p><p> 在今天的温州及其周边地区的人身上,你似乎也可以看到当年近江国滋贺郡三井村人的痕迹。</p><p> 莫非DNA真的穿越了时空彼此交融在了一起?</p><p> 让我们慢慢打开这扇尘封已久的大门,从日本风起云涌的四百年商业史中揭开这个秘密吧。</p></div>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