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索罗斯 | 金融大鳄,金融投机家、社会活动家,牛津大学、耶鲁大学等名誉博士、1992年成功狙击英镑、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金融大鳄”索罗斯两大经典战局:人们往往赶不上事情发展的脚步

当今世界,恐怕再也找不到这样亦正亦邪的人物了。他以一己之力,把英镑、卢布和东南亚金融弄得腥风血雨,被人视为阴险莫测的邪教教主。但一转身,他又出现在英美大报的评论版,指点欧元和美国经济的未来,成了苦口婆心、忧国忧洲的理想家。

他就是“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

索罗斯的大名总是伴随着金融危机的身影出现,他出现的地方,总是预示着金融风暴。

其实这中间不乏误解。从我们今天对他的投资哲学的领悟可以发现,他并不是这些金融危机的制造者,而只是一个发现者,一个领先于外界的敏锐洞察者——发现漏洞,然后利用这些漏洞实现盈利。

事实上,即使没有索罗斯,这些金融危机仍然会发生。索罗斯的投资哲学,告诉我们金融投资的另外一个领域:

市场“时而”可以预测,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总是”可以预测。如果一个投资者很有耐心,能够等待一个成功押注定价偏差的机会,那么他就能够击败市场。

索罗斯做到了这一点。

一、什么是反身性?

这个概念很晦涩,我们来一层一层的认识它。我们先来看一个命题:一个罗马人说,所有罗马人都撒谎。请问这个罗马人的话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相信他,那么就面临一个逻辑悖论:承认了至少有一个罗马人说真话,从而又否定了他。这就是著名的“说谎者悖论”。

大哲学家罗素面对这个悖论的时候说,我们应该把命题分为涉及自身的陈述和不涉及自身的陈述,如此就可以解决说谎者悖论。这里就引出一个重要的因素:涉及自身。

索罗斯由此出发来导出反身性概念,索罗斯认为,凡是涉及命题者自身、在内容上“或真”的命题,都是反身性命题。

进一步说,研究对象受到研究者自身的影响就叫反身性。如此一来,股票市场天然就是反身性了,因为股票参与者的观点必然影响到股价,进而让股价不再独立。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索罗斯又引出两个函数:

y=f(x) 认知函数

x=F(y) 参与函数

人的行为是y,人的认识是x,行为是认识的函数,表述为认知函数。

其含义是:有什么样的知识就有什么样的行为。而人的行为对人的认识有反作用,认识是行为的函数,表述为参与函数,其含义是:有某一类行为就会有某一类知识。

“两个函数同时发挥作用,互相干扰。函数以自变量为前提产生确定的结果,但在这种情境下,一个函数的自变量是另外一个函数的因变量。确定的结果不再出现,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相互作用,其中情景和参与者的观点两者均为因变量,以致一个初始变化会突然同时引起情景和参与者观点的进一步变化,我称之为反身性。”

上述函数又会产生递归性,它们不会产生均衡,而只有一个永无止境的变化过程。

用函数表达其变化为:

y=f(x) 认识函数

x=Φ(y) 参与函数

所以

y=f[Φ(y)]

x=Φ[f(x)]

这就是说,x和y都是它自身变化的函数——认识是认识变化的的函数,行为是行为变化的函数。

它实际上也是一种“自回归系统”。索罗斯用这这个函数是想说明,金融市场根本区别于自然科学研究的过程,在那里,一组事件跟随另一组事件,不受思维和认知的干扰。

而金融市场是思维参与其中,因果关系不再是一组事件直接导向下一组事件。相反,它以一种类似鞋襻(鞋帮上用以系扣的物件)的模式将事实联结与认知,认知复联结于事实。

如此,反身性理论构建完毕,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参与者的认知和被认知对象互相影响,基本面影响观点,观点反过来也影响基本面,它们永不均衡,互动变化,以致无穷。

我们先来说说索罗斯的立体狙击理论。以泰国之战为例,因为泰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所以给索罗斯抓到了空子。

索罗斯的玩法就是,假设泰铢换美元是1:25,索罗斯首先就以抵押的方式向泰国银行借入泰铢250亿,然后索罗斯将这250亿换成10亿美元,拿在手上。

接下来,索罗斯要做的事就是让泰铢贬值。那怎么让固定汇率的泰铢贬值呢?就是不停的向泰国银行借泰铢,再抛泰铢,最后买美元。重复好几次之后,民众一下子就恐慌了,怎么各个银行和市场上都在抛售泰铢;而美元一下子大热,于是大家都一起去买美元。因为是固定汇率,不管泰铢怎么跌,始终能换这么多美元,这一下子不得了,泰国政府不得不宣布,我们没有美元了。于是泰国管钱的哥们就出来说了,还是浮动汇率吧,让泰铢贬值好了,只有泰铢贬值了,美元才够卖。

然后泰铢大幅贬值,从1:25一下子贬值到1:50。这下子好了,索罗斯把手上5亿美金换成500亿泰铢,换掉欠着银行的250亿,净赚250亿泰铢,也就是5亿美元。

“金融大鳄”索罗斯两大经典战局:人们往往赶不上事情发展的脚步

1.索罗斯沽空泰铢期货的时机

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资本全球化的趋势无法阻挡。当发达国家生产力严重过剩,资本原始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如果没有合理合法的国际贸易方式,拓展国际市场,整合生产原料,则战争不可避免。因此通过出口农产品和低端工业产品,参与国际贸易,成为20世纪70年代东南亚经济体崛起的重要原因。

在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经济出现衰退之时,东南亚各国却凭借原料出口的优势,实现“亚洲经济奇迹”,包括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以泰国为例,其年均GDP增长8%,1995年,人均收入超过2500美元,被世界银行列入中等收入国家。

然而在泰国保持高经济增长的背后,是单一的低附加值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的出口模式。流入的国际资本亦投资于房产股市等投机炒卖项目,在科技领域和生产技术方面没有升级。劳动力的素质没有提升,生产力依然保持低下,但经济增长却推高了工资水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出口优势逐渐下降。

泰国的经济增长不是基于单位投入产出的增长,而主要依赖于外延投入的增加。在其生产力并没有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准的情况下,将其货币与美金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是对泰铢实际价值的高估,短期内因其股市房市热度,存在炒卖套利空间,但长久来看并不能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

不仅如此,当时的泰国还举借大量外债,来弥补本国资本缺口,并充分利用油价、利率和汇率三低的有利国际经济条件,向海外日本、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投资。

据统计,泰国外债由1992 年底的396亿美元增加到1996 年底的930 亿美元, 相当于GDP 的50% , 平均每一个泰国人负担外债1560 美元,为偿付这种巨额债务, 泰国必须保持年15% 以上的出口增长率和不断的外资流入。因此,一旦出口增长率明显下降, 就将出现债务危机,引发金融危机。

索罗斯经典语录:

1.复利是投资的精髓。

2.即使你不是个精明人,只要在经济低迷时投资,经济好转后一定稳赚。要想狠狠赚上一笔的话,非得趁人心惶惶的时候投资。

3.成功的投资家的做事方法通常就是什么都不做,一直等到你看到钱就在那里摆着,就在墙角那里,你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走过去把钱拾起来。这就是投资之道。

4.与众人反向而行需要勇气。 事实是, 这世界上从不曾有哪个人是只靠“从众”而成功的。

5.风粗糙的爱抚铸成精美绝伦的线条,那是任何雕塑家或工程师都无法模仿的。

“金融大鳄”索罗斯两大经典战局:人们往往赶不上事情发展的脚步

6.我意识到,即使意味着打败仗,我也必须采取一些行动,而且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7.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8.人们往往赶不上事情发展的脚步。

9.即使不能满足这种利益,也比压根儿不去尝试要好得多。

10.一位真正优秀的投资者,不在于他是否永远是市场中的赢家,而在于他是否有勇气,从每一次的失败中站起来,并且变得更加强大!

11.理性行为虽然仅仅是理想状况,意料之外的结果随时出现,无法有完美的认识,但是追求知识越完美不仅对结果有益,也符合人的求知欲望。

12.I'm only rich because I know when I'm wrong.

我之所以有钱,只是因为我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错了。

13.人们往往赶不上事情发展的脚步

14.股票价格取决于基本趋势和主流偏向,这两者反过来受股票价格的影响。

15.即使不能满足这种利益,也比压根儿不去尝试要好得多。

16.身在市场,你就得准备忍受痛苦。

17.我有认错的勇气。当我一觉察到自己犯错了,就马上改正,这对我的事业十分有帮助。我的成功,不是来自于猜测正确,而是来自于承认错误。

18.我把金融市场当成我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

19.我可以把核心思想用两个相对简单的命题来阐述。其一是,当一件事情有人参与时,参与者对世界的看法始终是片面的、歪曲的,这是易错性原则。另一个命题是,这些歪曲的观点能反过来影响到的与该观点有联系的事情,因为错误的观点会导致不适当的行动,从而影响事件本身。这就是反身性原则。例如,把吸毒成瘾者看成是罪犯导致他们真的产生犯罪行为。因为误解了问题并干扰了对吸毒者适当的治疗。另一个例子是,声称政府是不好的,往往也导致糟糕的政府。

20.如果一个月剩余1000元,其中200元黄金积存,300元基金定投,500元保险规划。一年下来正常人认为只是存了1.2万,但其实,这样的配置下,黄金可以抵抗通货膨胀,基金可以享受资本增值,保险可以为自己和家人留一条退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