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炭疽病是造成死棵现象的“最大元凶”,发病时会导致草莓的匍匐茎、叶柄折断、危害叶片和根茎、子苗产量减少。种植草莓的朋友们都知道,草莓育苗期高温高湿,炭疽病害多发。

四月初,我们迎来草莓的春季育苗期。种植草莓的朋友们都知道,草莓育苗期高温高湿,炭疽病害多发。如果没有及时预防好,导致草莓苗带病,那么这样的苗子基本上就废了!

草莓死棵的“最大元凶”!育苗期炭疽病预防指南,拿走不谢!

炭疽病是造成死棵现象的“最大元凶”,发病时会导致草莓的匍匐茎、叶柄折断、危害叶片和根茎、子苗产量减少。

染病后的草莓母株和子苗会出现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更严重的甚至会使母株和子苗成片死亡,因此被称为草莓育苗生产上的“爆发性死亡症”。

草莓死棵的“最大元凶”!育苗期炭疽病预防指南,拿走不谢!

更令人“闻风丧胆”的是目前尚无特效化学农药可以防治或控制病情的蔓延,因此,防治育苗期炭疽病的发生,只能以预防为主。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心里一惊?今天,莓莓就广大果农朋友们整理了一份详细的草莓炭疽病的预防指南。

俗话说,苗好一半收。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措施来预防炭疽病害,就能让我们的草莓赢在起跑线上!

草莓死棵的“最大元凶”!育苗期炭疽病预防指南,拿走不谢!

育苗期炭疽病的症状

1、叶片

叶片产生圆形状病斑。

2、叶柄和匍匐茎

叶柄和匍匐茎产生灰黑色纺锤形或者椭圆形溃疡状病斑,稍有凹陷,病斑发展成环形圈时,叶柄和匍匐茎会在病斑处折断,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湿度高时可见肉红色黏质孢子堆。

3、根茎

一开始会有1~2片展开叶失水下垂,傍晚或阴天恢复正常。病情严重后,全株枯死,切断根茎部可见发生褐变。

注意:炭疽病与根腐病的区别是:炭疽病感染部位由外向内多边或单边发展,而根腐病只发生在茎基部中间。

草莓死棵的“最大元凶”!育苗期炭疽病预防指南,拿走不谢!

草莓死棵的“最大元凶”!育苗期炭疽病预防指南,拿走不谢!

育苗期炭疽病的预防

1、种苗选择

品种纯正、健壮、根系发达、有4~5片展开叶、无病虫害的草莓种苗可作母株。如果选择的是基质苗,可在定植前1~2天喷洒杀菌剂进行预防;如果是裸根苗,可采用适度的阿米希达浸泡植株2~3分钟后沥干水分定植。

2、清洁园地

应及时拔除子苗的匍匐茎、病叶、老叶等残体和杂草,并对植株残体和杂草进行采取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措施,利于减少病源。

3、避雨栽培

有条件的果农朋友们应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中进行避雨栽培。另外在大棚中悬挂遮阳网、安装轴流风机,以起到降温排湿的作用。

4、密度调控

容易抽生匍匐茎、定植时间较早的品种,种植间隔应稍微大一些。反之,间隔缩小。匍匐茎抽生后,子苗之间要保证有10厘米左右的间距,便于通风透光。

5、药剂防治

可每7~10天喷施一次杀菌剂,雨后或者打叶、摘花蕾和匍匐茎之后,再补喷一次杀菌剂。需要强调的是,炭疽病对化学农药极易产生抗药性,所以大家要注意轮换用药。可选用的杀菌剂有大生、使百克、百泰、咪鲜胺、凯润等。

点击“了解更多”,获取更多农技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