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特种部队究竟起源于何时?有说黄帝时代猛兽部队的,有说三国时代吕布的陷阵营的,有说唐朝时代玄甲军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动物组成的猛兽部队就不用说了,经过比较认为,中国最早的特种部门应该是战国时代军事家吴起在魏国组建的武卒。

现在所谓的特种部队,指在国家军队中担负破袭敌方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目标和遂行其他特殊任务的部队,一般由最高军事指挥机关直接指挥和领导,少数国家由国防部或军种领导,具有编制灵活、人员精干、装备精良、机动快速、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等特点。队员素质要求高,装备轻便、先进、高效,训练残酷而严格。而公元前405年,吴起在魏国首创“武卒”制组建的精锐部队,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上述特种部队的相关特征。

中国最早的特种部队——魏武卒


首先,武卒的选拔非常严格。吴起认为,兵不在多而在“治”,他建议魏文侯用他的新标准考选士兵,组建一支精锐部队,名叫武卒,并最终得以施行。据《荀子议兵篇》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魏武卒宅。”也就是说,士兵身上必须能披上三重甲(内外三层防护服或者就是重甲的别称),手执一支长达两米重达二十五斤的铁枪,腰悬铜剑,后背一面重达十斤的铜盾,一筒五十支长箭和一张需铁胎硬弓,同时携带三天军粮,半天内连续急行军一百里后还能立即投入激战的士兵,才可以成为武卒!当时的一百里相当于今天的四十一公里,差不多就是奥运会的马拉松项目,但是跑马拉松只穿短裤背心,而武卒浑身上下连甲带装备,总重至少六十余斤,跑完后还要立即投入战斗,如此“铁人赛”的超级选手,你不服都不行啊!此外,在弓箭方面,每个人必须一气可以连发三箭,否则视为不合格。铁胎硬弓弓弦之力极大,一箭射出,能破开数重铜甲,当然拉弓射箭需要多大的力量就不难想象了。据说王翦就是因为可以拉开铁胎硬弓这样的强弓,在秦国一举少年成名。尽管在当时的诸侯国,甚至是在军队中,也只有勇士才可以拉开炫耀一把,而在魏武卒中却是人人都可以拉开的基本功,这样的军队战斗力是何等惊人?而且,武卒的选拔原则是能选出多少就是多少,绝不滥宇充数。所以说,他们个个都是体能超群、身怀绝技的特种兵,是步军中的兵王,不负中国历史上“单兵战斗力第一”的称号,而由此组成的部队岂不类似现在特种部队!

中国最早的特种部队——魏武卒


其次,武卒的编制精干严密,让各诸侯国几乎无法模仿。因为除了魏武卒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地方,再也没有别的诸侯国使用完全由步兵组建的兵团,不是没有条件,不是没有能人,主要是在以战车为王的时代,谁也没有这个胆量。武卒的编制,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二伍为什,设什长一人,五什为屯,设屯长一人,二屯为百,设百将一人,五百人,设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设二五百主一人。其中,“二五百主”也称“千人”,也就是以一千人为基本的作战单位,类似现在的一个团。需要打战的时候再灵活编制,设将军一人指挥。这种编制,充分体现了魏武卒的指挥系统在作战中的灵活性,能达到如脑使臂,如臂使手,如手使指一样。即便是战败了,也是可以迅速的组建军阵——不管各军队士兵是否相识,在这种各级将官存在的情况下,都是可以迅速的组合起来。

再次,武卒特别注重实战训练。吴起组建了武卒后,聘请了类似“八十万禁军教头”的专职教练,对这些军事基本素质较高的士兵进行了严格的军事技能训练,包括单兵技艺训练、阵法训练、编队训练以及联络记号训练等。在训练中,还特别注重发挥军事骨干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一人学成,教成十人;十人学成,教成百人……万人学成,教成三军”,使全军的素质迅速得到提高。此外,和一般军队不一样的是,魏武卒几乎从一组建,就是由实战中训练出来的军队,甚至连主帅都是九死一生积累经验,更不用说阵亡的士兵数量了,恐怕在阴间都可以组建一个强大的军团!

吴起特别强调纪律和赏罚分明。入选武卒的士兵,生活好,待遇高,国家不但免除其全家的徭赋租税,还奖田宅房产,这种待遇,不用说那时的诸侯国,恐怕在今天也超过了世界各种的特种兵。当然,“吃了别人的口软,拿了别人的手短”,部队的纪律也是十分严格的,一切行动必须坚决听从指挥,否则严惩不贷。有一次,吴起领兵和秦人作战,两军尚未击鼓交锋,不待上级令下,有个士卒充分发挥“主动工作”的精神,勇猛地冲上前去杀了两个敌人回来,脸上刚泛起得意的笑容,就被吴起下令立即“死拉死拉”斩了。吴领导的理由是:“他虽然很勇敢,但不是按命令行事,触犯军纪,必须斩首。”吴起不仅讲求重罚,更注重重赏,他将军功分为“上功”、“次功”,根据不同的军功给予不同奖励。对立有大功的不仅升职提拔,对其家属和子女也予以重赏,“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一人立功,全家光荣。

中国最早的特种部队——魏武卒


通过这种方式打造的这支部队一共多少人呢?《吕氏春秋·用民》称颂“吴起之用兵也,不过五万”。 《尉缭子·制谈第三》说:“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据杨宽统计:“战国时代,各大国的兵额就有三十万至一百万之多。”(《战国史》1980年7月第一版第285—286页),而魏武卒最鼎盛的时候,满员大概也不过五万人左右,可以说是精兵中的精兵,兵种中的特种。

通过这种方式打造的这支部队有多厉害呢?根据《吴子·励士》里的记载,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创造了步卒五万人(另有车百乘,骑三千,用魏武侯名为增派实为监视的部队)而破秦五十万众,在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在“战神”吴起同志的领导下,武卒南征北战,且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由此可见当年全盛的时候,魏武卒的战斗力是何等的惊人——胜利不用说了,最不济也是平手,谁说“败仗”两个字好辛苦,俺们从来就没有!吴起本人也被誉为七国陆战之祖,夺取了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将秦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所以,魏武卒是当世的步战士兵最为精锐和彪悍的。

中国最早的特种部队——魏武卒


然而,“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只军队的创建、强大也离不开统帅的灵魂。吴起是出生卫国的平民,早年在鲁国杀妻求将,为升官求将不择手段,历来为人鄙视和诟病,但他善于用兵,廉洁而公平,能得到士卒的拥护,是个绝对的军事统帅。他在魏国时,魏武卒威风得不可一世,而他离开魏国后,魏武卒就走向了衰败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