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资产负债合理,惊人非息带动营收增长,但贷款质量仍在反复,当前价值凸显。

【资产负债:调结构】

本期总资产6.54万亿对比于2017Q4的6.42万亿增长1.87%,环比半年报更是不升反降;总负债6.08万亿对比于2017Q4的5.99万亿增长1.50%,环比半年报也是不升反降;归属股东权益(扣除优先股)4285亿环比3910增长9.59%;总基调是稳定规模,调结构。

资产方面,一是贷款上升明显,本期占比从2017Q4的36.6%上升至41.71%。绝对值由2.35万亿上升至2.73万亿,上升近16%。从业务类型来说,对公持续下降,个人贷款持续上升。资产结构的改善使得内生性生长更加可持续(后文提及);二是投资类占比下降,本期环比2017Q4比从48.6%下降至44.7%。绝对值由3.12万亿下降至2.92万亿,下降近7%。从业务类型来讲,主要是应收账款类的下降,这应该是许多贷款从应收转向真对公去了。

遗憾的是三季报并没披露过多信息,中报信息中显示公司贷款中有47%是来自绿色金融,这批贷款是兴业作为赤道原则银行的护城河所在,只能等到年报再详细看这部分增速。

负债方面,一是减少了同业存款,本期占比从2017Q4从24.1%下降至20.1%。绝对值由1.44万亿下降至1.22万亿,下降近16%。二是个人存款占比提升,个人存款的从2017Q4的50.5%上升至55.38%,主要源于定期存款的增加。负债端的调整猜测是为了实现资产端的资产类别和久期匹配。

【盈利情况:非息惊人】

本期归属股东净利润(扣除优先股息)506亿,同比2017Q3的471亿增长7.43%。但实际原股东的净利润,即每股收益从同比仅增长4.42%,因为2017年存在股份增发的原因。

营收方面,一是净利息收入增长未能如愿。本期净利息收入666亿同比增长5%。息差预计1.8左右,实际上下半年同业利率走低,兴业的息差应该更高。但负债端砍同业增存款,使得整体息差并没有如愿大幅走高。这也反映了兴业在存贷业务的薄弱。二是非息收入增长惊人。本期非息406亿同比增长34.7%,环比2季度更是增长了46%,足见兴业“投行”的优秀,上市诸多银行中,未来发展成投行的首家大概率是兴业。

投资收入增加源于基金分红增加,而手续费则源自兴业在银银平台,支付结算,交易银行等方面的布局,三季报无过多信息。

营业支出方面,一是业务及管理费的标准变化不大,本期此项费用支出265亿,同比249亿增长6%,公司成本收入比26.1%仍处于优秀水平;二是无奈提高资产减值损失,本期大幅计提269亿。再观拨备覆盖率,仅仅与二季度持平,其原因是受制于贷款质量的反复。

【贷款质量:反复发病

半年同业利率走低,理论上兴业的息差应有5-8BP的反转,但资产端增贷款砍投资,负债端砍同业增存款,却使得利息收入并没有增长太多,足见兴业在存贷业务上的羸弱。

贷款质量也侧面反映了这个问题,本期不良率1.61%比二季度增加1BP,贷款余额的增大并没有使得不良率下降。所幸兴业做好了老火慢炖准备,拨备本期增加至209.55%,不良的反复发病还需要时间来消化。存贷业务确实是兴业不太擅长的。

【发展延续性:越发内生性增长】

本期风险加权资产4.6万亿同比增长7.6%(二季度同比是8.7%),同时归属股东权益同比是增长11.26%(二季度同比是10.74%),股东权益增长快于风险加权资产增速,且差距持续拉大,也使得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重回到9以上的水平。中报时预估年底会回到9.1%~9.2%的水平,没想到三季度就实现了。兴业越发内生性增长,再融资问题短期不存在了。

【总结:坚定持有】

从数据来看兴业仍非常扎实地贯彻着“投行+商行”的战略。此外,让人欣喜的是兴业表现出了一贯的敏捷。随着存贷业务的增加,兴业的资产结构在新规下更趋于合理化。美中不足的仍是存贷业务的羸弱,特别在资产端,兴业走出了对公的舒适区,寻找零售的挑战,且看且跟踪吧。

截止三季度ROE11.97%,毛估全年ROE应该15%左右,打77折卖的资产,坚定持有。

$兴业银行(SH601166)$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