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向来以“鲁郭茅巴老曹”并称,排名第一第二的就是鲁迅和郭沫若先生。他们在文学上的造诣世人皆知,但他们的书法造诣,谁更厉害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鲁迅从小喜欢书法,亦习印。书法初习欧、颜,曾收集碑志等拓片五千余帧而“抄之”,从中得书法雅趣。中年后多追求从容朴厚、骨气内含,并逐渐形成具有反叛精神和学者气、自成一体、大朴不雕、儒雅敦厚的行、草书风格,在现代书法史上具有相当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是一位典型的学者型书法大家。

鲁迅的书法成就不被世人所知,多多少少是因为他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和思想界的崇高地位,掩盖了他在书法、美术等方面的天赋。郭沫若在《鲁迅诗稿》序文中有过这样的评语:“鲁迅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

郭沫若的题词当时非常受欢迎,所到之处都有人邀他题写。无论是历史名胜还是店铺学校,郭沫若留下的墨迹之多超乎我们的想象。有人开玩笑说,有生之年走遍郭沫若题字的地方,那是不可能的!

万里长城

尽管郭沫若的个人经历存在许多争议,但他为近代中国所作的贡献也不应该一笔抹杀,在艺术上的成就也应予以公正的评价,书法艺术也一样。

《娄山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