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关注,阅读更多养生知识!

养生的方式多种多样, 在笔者看来, 养生其实就是养心。通过运动、饮食、药物、导引气功, 把心养好了, 你自然就能健康长寿;另一个是情志调摄, 喜、怒、忧、思、悲、恐、惊, 这七种情志不管哪一种, 只要过度了都会对人体有害。所以, 要内心宁静, 因淡泊而不受诱惑, 凝神而思远, 镇定而从容, 因而智慧常在。

静, 是人生沉淀在灵魂深处的智慧, 是人生最美的状态。做到真正的“心静”, 环境是其次, 个人修养才是关键。小隐隐于野, 大隐隐于市。

人身修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一个富有修养的人, 不论是对什么样身份的人, 始终都会彬彬有礼。不管遇到什么挫折, 他们都能够从容面对。他们如山间清爽的风, 给人以凉爽;如古堡温暖的光, 给人以光明。与他们交流, 更像是在接受一场心灵的洗涤, 洗去心中的污秽, 永远充斥着正能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是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书读得越多, 你了解的知识就越广, 懂得的道理就越深;行万里路, 你的阅历更加丰富, 感受就会更加深刻。两者结合, 在面对同样事情时的心境就会不一样。

除了“心静”, 还得做到“心真”, 犹如婴儿一般的纯真无邪。《内经》有云:“生而神明”, 是说刚出生的小孩, 是把拇指扣在里面握拳, 拇指都压着心经的少府穴。心藏神, 心主神明, 说明婴儿内含神灵, 神气不外泄。当人长大之后, 手慢慢松开, 在其后的一辈子里, 有的人抓权, 有的人抓利等等, 最后逐渐老去, 撒手而归。婴儿“骨弱筋柔而握固”, 虽然筋骨柔弱, 但握拳却很坚固。所以, 养生就要复归, 慢慢回归到婴儿状态。方法就是做一个善良的人, 做完好事之后, 心情都会很愉悦的, 但也不用特意去做善事, 规定自己要日行一善, 那就失去了做善事的原本初衷。

说完修心养性, 再说运动强身, 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 心脏以一种最省力的方式在不停地跳动。每次收缩射血时消耗很大能量, 但收缩期后心脏自然松弛而进入舒张期, 如果按心率为每分钟75次计算,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 周期时间为0.8秒, 其中心脏的收缩时限为0.35秒, 舒张时限是0.45秒, 舒张时间比收缩时间长, 所以心脏的休息是充分的。

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生理特点, 是因为心肌的不应性。所以, 锻炼心脏就是锻炼心肌, 让心肌保持活力不衰。要有效地锻炼心肌, 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这些运动:

1.散步:散步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 外周血管扩张, 具有增强心脏功能, 降低血压, 预防冠心病的效果。每次散步可坚持20分钟至1小时, 每日1次-2次, 或每日走800米-2000米, 身体状况允许者可适当提高步行速度。

2.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脏功能, 至于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时间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不必强求。

3.太极拳:对于高血压病、心脏病等, 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体力好的人可练老式太极拳, 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式太极拳。不能打全套的, 可以打半套, 体弱和记忆力差的可以只练个别动作, 分节练习。

4.游泳:可以增强神经系统支配皮肤血管收缩和舒张的灵活性, 在很大程度上能加强人体适应温度变化和抵御寒冷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心肺功能, 全身性的运动, 加强了对心脑的输血量, 这对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大有好处。

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 具有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一颗好的心, 无非就是在没有病的状态下保持强大和愉悦, 既要开开心心, 又要好好运动, 努力保持它的“静”与“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