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有没有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同样是嫁人,有的女人可以过得很幸福,有的女人却过得很不幸呢?

其实,除了客观因素,例如嫁错男人,经济条件不好之外,也跟女人的性情有着很大的关系。

基本上可以这么说,什么样性格的女人,就遇到什么样的男人和什么样的婚姻。

如果不能认识到这点,只将悲惨际遇归咎于男人的无情,那你将永远在这种困境中沉沦,最终越过越悲惨。

刘静的老公林斌升职加薪了,从月薪一万升到一万三,刘静的脾气却越来越大,动不动就对林斌破口大骂。

这天,林斌12点半回到家里,刘静冲进厨房,抓起两个碗摔在地上,一边摔一边骂:“有人现在有本事了,连家都不顾了,天天这么晚干脆不要回来了!”

林斌低头看见满地碎片,气得脸色铁青:“莫名其妙,你越来越疯了,过不下去就离婚,乱发什么脾气?”

在林斌眼里,刘静越来越像疯子,婚前温柔体贴,婚后像变了个人,随着林斌的工资越来越高,她的脾气越来越大,总是找机会责怪他打击他。

林斌出去应酬打扮一下,她酸溜溜挖苦说:“哎哟,不要再打扮了,再扮也是这猫样。”

林斌加班加点回来晚点,她怪声怪气嘲笑:“今天又是卖力加班吗?说不定跟哪个美女约会去了。”

孩子哭了,林斌抱一下,她冷冷地说:“孩子这么大了,也没抱过几次,不用装模作样了。”

林斌想要自己做点副业,她冷嘲热讽:“你还是打一辈子工吧,还想学别人创业?也不照照镜子。”

对于刘静的指责谩骂批评嘲笑,林斌开始是默默忍受的,后来她越来越过分,林斌就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以为娶的是贤妻良母,谁知道是个“母老虎”。

一个下雨天,林斌在上班路上偶遇初恋情人,她离婚了,现在是孤身一人。林斌回想起曾经的点点滴滴,心里感慨万千,如果娶的是她,人生可能会不一样。

老婆刘静的尖酸刻薄,初恋情人的温柔体贴,两者形成了对比,各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林斌的心偏向了后者,他们在一起了。

刘静感觉到林斌的变化,她脾气越来越大,骂得越来越凶,林斌实在受不了了,冒出了和她离婚的念头。

没有一个男人受得了女人的泼冷水,天天活在妻子的批评指责谩骂里,只会越来越讨厌这个女人,最后他会离你越来越远,直到抛弃你的那一天。

本来,刘静是可以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疼爱她的男人的,但是她却总说着奇怪的话,做着奇怪的事,硬是把老公往外推,她的幸福是自己毁掉的。

那么,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02.

刘静小的时候,父母常常吵架,通常是妈妈骂爸爸,不是怪他没本事买车买房,就是后悔自己嫁给他。

后来,刘静爸爸做生意发财了,她的妈妈还是照旧骂她的爸爸,这时骂的是没心肝,有钱了就在外面养女人。

刘静的爸爸和妈妈吵得不可开交,最后的结果是,她爸爸和妈妈离婚了,一个月不到,就娶了情人回家。

刘静跟着妈妈,天天听她在背后骂:“男人真不是好东西,有钱就变坏,看来男人还是不能有钱。小静,你以后找男朋友不要太有钱,知道吗?”

刘静在妈妈的思想灌输下,也觉得金钱和男人不是好东西,因为自己和妈妈就是被男人和金钱害的。

所以,她天然对男人对金钱有着一种厌恶心理。就算有男人追求她,知道他条件不错,她都会反感拒绝。

后来遇到刚刚从学校毕业的林斌,实习生期间薪水低,加上林斌是个亲切友好的人,刘静就嫁给了他。

开头两年,夫妻二人过得还算可以,虽然说不上多甜蜜,但是很多夫妻不就是这样吗?平平淡淡就是幸福。

但是随着林斌的转正,职位越来越高,赚钱越来越多,打扮越来越帅,回家越来越晚,刘静的心理起了变化。

她不知不觉地学着妈妈的样子,对着林斌莫名其妙地指责起来,不是批评,就是谩骂。

林斌回家晚点,她甩脸色:“你有钱赚就可以了,不用顾家了哈。”

林斌给她买束鲜花,她阴阳怪气说:“莫不是做了对不起我的事,故意讨好我?”

林斌跟她讨论以后的计划,她冷冷地说:“想得那么美,你有那本事再说。”

总之在她眼里,林斌什么都是错的,长得帅气有错,赚钱多有错,回家晚有错,甚至对她好,对孩子好都有错,除了指责批评谩骂,刘静再也给不到林斌别的了。

林斌感觉娶错了老婆,他厌倦了刘静,最后和初恋情人旧情复燃,他可以接受离婚女人,却不想再被妻子责骂打击了。

林斌背叛家庭有错,但是刘静也不是无辜,原本她可以和林斌像大部分夫妻一样,平平淡淡安安稳稳过一生。

但是,她却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败在不停指责批评谩骂之中,亲手葬送自己的幸福。

克里斯多福·孟在《亲密关系》的序言里说:“责怪、批评与指责是人类防御机制的关键要素。”

在一段亲密关系里,如果伴侣常常无端指责你,批评谩骂你,其实她在保护自己,因为焦虑,着急,转而用极端的方式,使自己摆脱不安的感觉。

刘静之所以不停地指责批评打击林斌,是因为她害怕林斌越来越好,林斌越来越优秀,赚的钱越多,她心里越是不安,觉得他有钱就会变坏,抛妻弃子。

于是她不由自主地指责林斌,一方面想摆脱不安的情绪,另一方面故意打击他,灭灭他的志气,不想让他变得更好。

最终,刘静还是为自己错误的行为付出代价,林斌有了初恋情人,已经向她提出离婚。

她一直在避免过上母亲那样的生活,但是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她重复了母亲的生活。

是原生家庭的原因,是性格的使然,是不懂得走出来,使得她跨不过这个坎。

03.

《亲密关系》这本书里说:“责怪、批评与指责的态度最终只会加强自我的受害者意识。受害者常感到无力、无助、无价值且无法自我满足。”

习惯“责怪、批评与指责”别人的人,会把自己想象成受害者,她焦虑,不安,愤怒,试图用“责怪、批评与指责”这种形式来摆脱不安感。

但愤怒是对自己无能的表现,越是责怪别人,自己越痛苦,骂得越凶,内心越无力。

一段亲密关系中,如果出现责怪、批评与指责,是没办法好好相处的,再好的夫妻感情,也会在不断的指责中走向破裂。

那么,我们该如何克服呢?

(1)扔掉受害者心理

不要把自己想象成受害者,不要自艾自怜、自暴自弃,学习正面应对。

例如刘静,就是把在父亲那里受到的伤害,带到了婚姻里,错误地以为林斌有钱之后,也会像父亲对待她母亲一样,外遇离婚,抛弃妻女。

其实那些伤害已经过去,你就让它过去,不要紧抓不放。你的另一半,也不是你的父亲,即使有钱也不会变坏,也不会做出伤害你的事情。

你要对他有信心,扔掉受害者心理,才能活出自己。

(2)学会帮助别人

批判别人越多的人,也倾向更多地批判自己,你要学会帮助别人,对人友善宽容,你帮助别人越多,你也会更善,更乐于自助。

懂得自助的你,才知道怎么做是对自己好,给自己放个假,出去走走,发现大自然的美好,跟朋友们多聚聚,感受更多的快乐。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学习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帮助自己,对自己宽容,你才会对别人宽容,不再陷入动不动就指责批判别人的漩涡中。

(3)学会原谅别人

这世上最傻的事,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例如刘静的父亲背叛家庭,刘静就一直记恨着他,但是受惩罚的却是她自己,伤了丈夫的心,还闹到离婚这一步。

凯瑟琳·庞德说过:当你对另一个人抱有怨恨时,你必然要与那个人或环境,保持一种比钢还要坚实的情感联系。宽恕是消解这种关联获得自由的唯一方法。

怨恨着一个人,你必然记住他对你所做过的事,一遍遍在脑海里重演,每当回忆一次,痛苦就加深一次。如果你尝试着原谅,或者不去记恨,那么将会获得解脱。

貌似是原谅别人,其实是放过自己,学会原谅,伤害才能真正过去,你也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如果你也有过这种无端“责怪、批评”别人的行为,希望你能够察觉自己的情绪,别被牵着鼻子走,别在不知不觉中逼走另一半,走到离婚这一步。

其实,人生中有过伤害并不可怕,懂得及时止损就好,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婚姻,败在了一张嘴上。

-END-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希希暖情

作者:希希暖情,擅长情感解读,书写暖心美文,真诚与你相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