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田园综合体、休闲农庄、共享农庄等是农业经济发展过程的产物,休闲农业将是未来农业的主流。休闲农业从其内涵、功能、效益等各个

  田园综合体、休闲农庄、共享农庄等是农业经济发展过程的产物,休闲农业将是未来农业的主流。休闲农业从其内涵、功能、效益等各个方面都优于单纯的农业生产,休闲农业发展是势在必行。休闲农业对“三农”——农民、农村、农业的影响在哪里?

  一、休闲农业对农民的贡献

  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产业,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还有利于农民的社会地位提升。

  1、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一般农民生产的农产品除供应自给外,必须将其分级包装运到市场贩卖,所卖农产品的价格为批发价,是零售价的一半以下,如果遇到供大于求就会更惨,甚至可能血本无归。对于农民而言,除政府保证的收够价格之外,还必须面对市场价格风险,农民的收入难以得到变保障。

  休闲农业的具体表现是各种休闲农庄、农家乐等的经营型态,休闲农业的经营通过休闲体验等手段,让消费者到休闲农庄、农家乐来消费,生产者可将其生产的农产品按不同等级,让消费者感受采摘、体验、安全等的享受,还可以将剩余的农产品加工或是不能卖的产品当有机肥料等等。所以,休闲农庄、农家乐是进行农产品销售最好的经营模式。

  2、提升农民知识水平

  休闲农庄、农家乐主要是卖生态、卖生产、卖生活,必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庄主们必须将农业故事化,让消费者感受物超所值,被农庄、农家乐吸引并流连忘返,增加其对休闲农业的乐趣。庄主或生产者为将农场或农业故事化,必须提高知识水平,不管是在学习或进修,让其对农业更进一步的体现与了解,并培养能言善道的解说能力,让消费者乐意与其接触成为好朋友。

  生产者因此培养开阔的胸襟与拓展知识领域,不断累积知识与经验,慢慢成为农业生活咨询师,同时也提升了农民的知识水平。

  3、提升农民社会地位

  农民的社会地位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一般都较低,主要原因是其收入太低。如果发展休闲农业,生产者实现了三卖:一卖生态、二卖生活、三卖生产;有的还升级发展成一卖智慧、二卖知识、三卖产品;

  产业链的延长还逐步实现农产品的三品:一品为礼品、二品为化妆品、三品为保健品,这种多次贩卖理念,贯穿于休闲农业中,必会使农民收入增加,更会使其社会地位得到无形提升。

  二、休闲农业对农村的贡献

  农村是农民的集合体,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村经济才会繁荣,农民的观念改变了,农村的传统文化才会传承与发杨光大。目前,很多地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了改变农村新面貌的主角就是佐证。

  1、建立特色农村新面貌

  休闲农业的兴起,对于农村新面貌有极大的改变,不管休闲农庄、农家乐是在村内或村外,皆会带来较大改变。如果只是在村外,乡村的农业经营体系、经营模式将整体改变。如果在村内,农民的生活与作息习惯也会彻底改变。所以,休闲农业的兴起,也是特色农村建立的开始。

  2、建立农业生态科普馆

  休闲农业在新农村中,要有吸引物吸引游客前来休闲观光体验。很多项目必须根据其主导产业与主题特色建立农业生态科普馆,因为农业生态科普馆可以将农业文化更有系统、更有规划的保留下来,让农村更有吸引力,从而增加收益。

  3、建立农村新节庆

  乡村文化在农民的生活中占有极重要地位, 我国乡村文化创造并保存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农耕技术、农业遗产,形成了一整套价值、情感、知识和趣味文化系统。中国先民创造了敬天法祖、崇德向善、仁义忠孝、节俭循环的生活智慧,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方式。一般的敬天感恩活动皆属于联络感情的团体活动,比较少是作为商业活动,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休闲农业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大力推动农村新节庆,将会使农村成为消费者娱乐的好场所。

  三、休闲农业对农业的贡献

  休闲农业是农业、工业与商业的集合体,是农业发展的新产业、新模式,需要技术、资金,营销、管理等各种业务的资源整合,其各种发展模式还在探索之中,但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

  1、创造新农业价值理念

  传统农业的价值在于政治性、经济性、社会性、教育性等,基本没有商业的活动行动,主要是政府与社会对于农业的服务。而以休闲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价值是以文化性、医疗性、养生性、旅游性等为主的商业活动行为,让农业由供应链转变成为价值链,使农业的地位更加重要。所以,休闲农业将打破传统农业价值理念,创造出更多功能性的价值。

  2、创造农业新经营模式

  我国传统农业属于小农经济模式,对农民的知识水平、资金、管理要求皆是量少质低。休闲农业的经营形态不仅需要劳力密集、服务水平髙、而且资金要大且充足、管理技术更要追求创新,所以说休闲农业代表的是新型科技农业的田园综合体、是生产、加工、服务一条龙的综合性产业。

  3、自行调整农业生产

  农业是竞争型市场产业,其粮食安全、菜篮子工程国家十分的重视。各级政府对农业生产都负有相当责任,当供需不平衡时,政府会运用调节机制做保障措施,如运作补助,免税等手段,以保障农民利益。但休闲农业可将农业的竞争市场转变为寡占市场或独占市场,打造区域性休闲农业特色平台,建立相对完备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取得通路权,如果借助政府的保障措施,完全就可以自行调整农业生产。(乡村与旅游)

  关键词: 中国农林科技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