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字号”创新平台引领宁波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推进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引进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科研院所和科技人才,鼓励争创国家重大创新平台,逐步构建起涵盖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和创新服务的全链条创新平台体系,成为我市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

前不久,由宁波市政府与中科院计算所合作共建的宁波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正式揭牌。宁波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总投资额约3亿元人民币,将针对宁波产业特点以边缘计算为切入点,瞄准家电、汽车、装备等终端制造业,以产品智能化、生产智能化、服务平台化为重点,帮助宁波构建工业智能物联网生态网络。

宁波中科院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院黄巢:目标在5年完成建成国内一流的智能产品研发中心和工业物联网系统技术研发中心,先进的智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可控工业互联网软件操作系统开放平台,智能芯片开放应用平台、自主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应用平台、智能工厂集成公共服务平台和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平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是今年6月底我市引进的一个重大科技平台。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将瞄准工程科学领域前沿方向,筹建若干创新研究中心,汇聚高端科研团队,建设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大型公共实验平台。这次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在现场展示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一位姓文的负责人介绍了一批最新研发成果,其中有多个产品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录音:这款产品是我们用3D打印的,他最大的特点是重量减轻70%,成本下降45%。

宁波瑞凌节能环保创新与产业研究院也是宁波近期重点引进的一个新能源项目。宁波瑞凌节能环保创新与产业研究院杨荣贵教授表示,该技术对于减缓全球变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相关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绿色建筑、冷链物流、光伏领域、现代农业等节能环保产业。

杨荣贵:瑞凌新材料最大特点是把材料薄膜贴在物体表面上,可以直接降温10度,计划引入10家左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致力于发展辐射制冷超材料及相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催生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节能环保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的高端。

近年来,我市相继引进共建了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兵科院宁波分院、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宁波分院、宁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吉利汽车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吸引了一批高水平科技人才到我市创新创业。截至目前,我市全社会研发人员超过10万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2万余人。今年还成功引进了中科院外籍院士黎念之、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朱志伟、清华大学教授杨知行等顶尖人才。

采写、录音:翁常春

编辑:董也

策划:王秋萍

监制:吕岸

总监制:毛洲英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