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王女士,吃饭时,突然倒地不醒,送到医院后,被诊断为脑出血,需要立即手术。

而当脑外科医生,打开她的颅腔时,大为震惊,脑内血液黏稠得像化开的冰淇淋,而且颜色呈粉白色,极不正常。

好在经过抢救治疗,王女士已经无大碍,好好静养即可。

通过交谈,医生了解到,王女士5年来,猛喝饮料,极少喝水,尤其是,近来三伏,天气炎热,王女士更是冰镇饮料不离手,每天都要喝上几瓶。

而王女士,身体肥胖,血压、血糖、血脂三高而不自知,血液粘稠如粥,最终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生活中,很多人都认为,血液粘稠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其实不然。

如果,日常饮食比较高脂、高糖,抽烟酗酒,精神压力过大等等,都会引起血液粘稠,临床上,血粘稠的人越来越年轻化,甚至有些中学生也检查出血粘稠!

血液粘稠,又称为血稠,并非独立性疾病,临床上有很多疾病,如动脉硬化、脑血栓、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阻塞性视网膜炎以及慢性肝肾疾病等,都与血稠有着密切关系。

血稠之后,血液流动変缓,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人都是在年轻时候血稠,到老了之后就容易血栓。

所以,预防血栓,首先要战胜血稠。

三伏天,血液易粘稠,4类人要高度警惕

炎热的天气,出汗多,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水分,体液的大量流失,容易导致血液黏稠,血黏度升高容易形成血栓,进而造成心肌梗死和脑卒中。

所以,伏天里,一定要注意预防血粘稠,尤其是下面这4类人!

1、喝水少,不爱喝水,爱喝饮料;

2、久坐不动,经常熬夜;

3、抽烟喝酒者;

4、喜欢三高饮食者;

出现4个信号,说明血液已粘稠,需警惕血栓,切莫忽视

信号1:晨起头晕没精神,晚上却精神饱满

一旦血黏度高,人在早起后,会感到头晕乎乎的,而没有睡醒后大脑清醒、思维流畅的感觉,早饭后,大脑逐渐清醒,到了晚饭后,却精神饱满,神采奕奕!

信号2:蹲着干活时,呼吸不畅、气短

如果,一蹲下干活,就开始呼吸不畅、气短,那么,要小心血液变得黏稠了。

因为,一旦血液黏稠,那么,导致人蹲下时,流到心脏的血液不顺畅,使肺、脑等重要脏器缺血,导致呼吸困难、憋气等。

信号3:暂时性视力模糊

如果,平时视力还可以,但经常会出现暂时性视力模糊,尤其是中老年人,此时,一定要警惕血液变粘稠了。

因为,一旦血黏度高,血液就不能充分营养视神经,使视神经和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导致阵发性视力模糊。

信号4:胸闷、呼吸不均匀

血液一旦黏稠,为心脏及各个器官的供血就会变缓慢,这就很容易引起血管堵塞、动脉粥样硬化、“三高”等问题,此时,会觉得胸闷气短,常常心悸,呼吸不均匀。

三伏天,预防改善血粘稠,5件事要少做!

1、少吃宵夜

炎热夏季,在凉爽的夜晚,很多人有吃宵夜的习惯,此时,一定要注意,经常吃宵夜,容易导致肥胖,如果宵夜吃的过于油腻,那么,会大大增加血液粘稠度,所以,一定不要贪嘴,在晚九点后,尽量不要进食。

2、少喝啤酒

炎热三伏,冰爽的啤酒,绝对少不了,但是,切记,要少喝,尤其不要喝太冷的啤酒。

一方面,喝酒会增加胆固醇和中性脂肪,导致血液粘稠。

另一方面,啤酒的热量很高,经常喝啤酒,容易导致肥胖,不利于血脂健康。

所以,三伏喝啤酒,一定要注意,不要贪杯哦。

3、少抽烟

烟草中的有害化学物质,会损伤血管内膜,让血细胞更容易凝集起来,易导致血耐粘稠、血栓的形成。

所以,吸烟者,在三伏天,预防血粘稠、血栓,一定要少抽烟。

4、少用冷水洗头

炎热天气,用冷水洗头,就会对大脑和神经造成突然刺激,使头部血管急剧收缩,对脑细胞和神经系统的伤害非常大,甚至还有可能,因为脑血管的猛烈收缩导致血栓发作。

所以,炎热的三伏,也要注意,尽量少用冷水洗头哦,尤其是血栓高危人群,要格外注意!

5、少久坐

炎热天气,人们一定不能懒惰,不要久坐,否则血液流速变慢,易导致血液变粘稠,增加血栓的形成。

每坐一小时,就要起来活动一下,伸伸懒腰,走走步。

炎热三伏,预防改善血粘稠,要喝好“三杯水”

专家指出,20~25摄氏度的白开水或淡茶水,是稀释血液的最佳水。

日常养成主动喝水、喝茶水的习惯,都有利于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对预防血栓很有好处。

三伏,预防血粘稠,要喝好“三杯水”!

第一杯:早起后,喝一杯温开水

早上起来之后,要先喝一杯200ml30°左右的温水。

一方面,夜间人体消化食物,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早上醒来时体内水分就会很匮乏,此时,喝水,可以补充体液。

另一方面,此时喝水,能快速稀释血液,冲刷血管,缓解血液黏稠的程度,保持体内血液循环顺畅。

所以,早起后,第一杯水,很重要,莫忽视!

第二杯:两餐之间,喝一杯代茶饮

淡茶,有利于稀释血液,预防改善血粘稠,而茶饮,最好放在两餐之间,也就是上午九十点,或者下午三点左右,此时喝茶,最为适宜。

代茶饮,也就是药茶,是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历史非常悠久,历代医书中昀有记载,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好处!

改善血粘稠,可以自己动手,用蒲公英、荷叶、小叶苦丁,做成蒲荷苦丁茶,每天泡水代茶饮,有助于改善血粘稠,预防血栓!

现代研究表明,荷叶中的黄酮和生物碱类,可以使血清的总胆固醇和生甘油三酯有所下降,同时,能降低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从而改善血液浓粘状态,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

研究表明,苦丁叶对食高胆固醇诱发的血TL、TC、LPO值升高具有降低作用,并可以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明显减小。

蒲公英水提物,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有助于改善血脂健康,并且,蒲公英可利尿散结,帮助人体排出更多垃圾毒素!

三者搭配在一起,做杯代茶饮,可以促进身体排毒,降脂、改善血粘稠,保护血管健康!

第三杯:晚睡前,喝一小杯白开水

晚上睡觉前,可以前一小杯白开水,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使睡眠更加安稳。

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在睡前2个小时喝水,方便在睡前上厕所,减少起夜的烦恼,避免影响睡眠质量。

并且,水只要一小杯即可,不要喝太多的水。

如果,睡前喝水,导致多次起夜,并且,第二天早起后,还有脸部水肿,出现眼袋的话,那么,就要适当的调整喝水量,与喝水时间了。

三伏天,预防血粘稠,还要注意适量运动

虽然,三伏天,高温酷暑,但还是要注意,有适量的运动。

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体内脂质代谢,预防血粘稠!

所以,平时要“动”起来,有助于身体健康!

炎热的伏天,走路,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之一。

临床经验表明,每天一万步,有利于慢性病的稳定与康复,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液中的代谢物,有利于血管健康!

走路,能有效降低静息心率,坚持3个月左右,可以明显改善心率,保护心脏健康,改善血液循环。

走路,谨记3+7更有效,即:每天连续行走3千步,大约耗时30分钟,然后在一天内,零星累积剩余的7千步。

每周至少运动5天,保护心脏的运动心率。(170次-年龄)次/分,是一个合适的运动指标,可上下浮动10次左右。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