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金砂”诞生记

提起宜兴,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紫砂壶,当地盛产稀有的紫砂泥,加上源远流长的手工制作技术,造就了举世闻名的宜兴紫砂壶等产品,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而在我们安丘大地,同样诞生了足以跟“紫砂”相媲美的砂陶材料——“金砂”,主产地在金冢子镇。近日,记者来到了这个正在规划中的“金砂小镇”、就如何打造江北“宜兴”一探究竟。

(金冢子镇沙里沟村,点击看大图)

金冢子镇底下有“金子”

10月下旬,记者来到了被金冢子镇确立为金砂产业特色村的沙里沟村。一位精神饱满、两眼炯炯有神的青年正在制作茶壶模样的雕塑,抹均,打磨,一丝不苟,足见功底。他就是我市非遗传承人、“安丘金砂”的发掘参与者——张勇。

(张勇正在制作雕塑)

张勇,上世纪90年代到“中国陶都”江苏宜兴拜访客户时,被当地的紫砂产业吸引,于是着手经营紫砂泥料,耳濡目染,逐渐喜欢上了制作紫砂壶。2008年,拜宜兴紫砂陶全手工技术传承人朱建平为师,期间还得到了众多工艺美术师和紫砂前辈的指点。回安丘以后,创建了自己的紫砂工作室,在制陶业小有成就。据他介绍,“安丘金砂”的出现,一点也不是偶然。

安丘的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据资料记载,起源于五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1957年在景芝镇出土的黑陶高柄杯以薄如蛋壳闻名于世,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现存于国家博物馆,不仅代表着当时安丘的陶瓷先进技术水平,也意味着安丘存在着制作高级陶瓷器的泥料。而金冢子镇就处在附近区域。

由于紫砂原料越来越少,泥料越来越贵,张勇很早开始了寻矿之旅。在发现“安丘金砂”之前,除了经济开发区的桑家尧、宋家尧,他的脚步踏遍了柘山、辉渠,甚至走到了与临沂市沂水县的搭界处。但是寻找到的原料都不尽如意。

(已经制好的砂壶)

2018年春,张勇应邀参加朋友位于金冢子镇班家官庄村的生态园奠基仪式。铲车下去,他眼前一亮,铲斗切面有青有红,这不正是百寻不见的陶泥吗?

和金冢子镇党委商量后,张勇将样品带到省地矿中心化验。化验结果出乎意料。专家化验鉴定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河湖相、滨湖相沉积的紫灰、灰绿、黄绿色页岩及粉砂岩,透气性好,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所含有益元素符合规范要求,是一种高品质的制壶原料。

“这种原料,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其中锶和铜的含量超过同类产品数倍,长期使用具有减脂降压、益气养血的功效,跟紫砂壶的制作原料可以说是相差无几。”张勇说。

该镇邀请专业人员,反复勘探发现,这种制壶原料在金冢子镇境内,分布广、覆土浅,是一个储量丰富的砂陶矿,并被命名为“安丘金砂”,一是表示稀有、珍贵,二是取来自金冢子镇之意。

张勇随即用这种黏土进行了烧制,成果出乎意料,不管在塑形、色泽还是在质量上,不差于当前市场流行的其他产品。其中,他用“安丘金砂”烧制的“安丘八景”,一出窑就被爱好者收藏。

(已经制好的砂壶)

“金砂小镇”呼之欲出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何将“安丘金砂”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摆在了金冢子镇党委政府领导一班人面前。经过反复论证,该镇决定走政府主导、文化牵头,先进引领的路子,建设一批金砂特色村,带动全镇,逐步将“安丘金砂”打造成一项特色产业,旨在打造北方的宜兴。 根据前期规划,主要出品茶壶雕塑、水缸、茶杯(花盆、笔筒)四大系列,其中水缸、茶杯(花盆、笔筒)产品通过开展招商引资,吸引项目落地,采取工业化生产模式,大批量生产;茶壶、雕塑产品定位高端系列,坚持走手工制作路线,引进工作室及相关人才等,进一步打响“安丘金砂”品牌。目前招商引资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当中,已对接了麦子树等企业,其中麦子树公司一年需要到宜兴购买20万套陶缸,如果在安丘本地自产,可节约相当大的成本。

在积极招商引资的同时,金冢子镇先对沙里沟村进行了打造建设,努力将该村打造成金砂产业特色村。一期工程改造提升了5套金砂文化工作室,包括4处制壶工作室、1处展览体验接待室,并建设1处炼泥房、1处烧窑房,聘请当地及宜兴等砂陶人才,主打高端砂陶产品。

(建设中的金砂文化工作室)

“目前,工作室将于11月初投入使用,将形成集炼泥、烧制、生产、人才培训等金砂器具制作的全链条,下步将聘请宜兴人才落户入驻,目前已经确定了初步人选,达成了初期意向。”工作室牵头人张勇说。

“下步我们将邀请专家对全镇进行全方位规划,加快形成新的砂陶产业业态,培育艺术品原创与交易的产业链条,发挥‘抱团’优势,形成聚集效应,推动产业升级,推动安丘金砂走向全世界。”金冢子镇纪委书记张桂利说。

金砂产业 群众致富的“金疙瘩”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关键是与当地产业搞好结合,让群众从中受益。依靠“安丘金砂”这一独特资源,该镇决定走一条金砂产业和村庄发展相结合的路子,以金砂产业带动文化、人才、生态、组织全方位振兴,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绘制一幅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考虑该镇沙里沟村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班子团结,民风好,村民也非常热衷于文化发展。镇党委政府决定先行在沙里沟进行试点,打造沙里沟金砂产业特色村,通过示范带动,促进全镇金砂产业发展。

(建设中的金砂文化工作室)

目前,金砂文化工作室已经入驻该村。下步将引进项目,培训村民学习金砂制作技艺,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金砂产业打造,并对村民制作的器具进行回购,与村集体合资成立销售平台统一销售、收益,真正实现在该村生产、经营与销售,促进集体增收村民政富。

“利用金砂这一资源,通过引进项目,村民可以在家门口就参与到金砂产品制作,有人教,有人买,生产、经营、销售一条龙,让村民没有后顾之忧,形成金砂产业链,对于促进村集体和群众双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沙里沟村支部书记郭庆海兴奋地说。

据悉,沙里沟金砂特色产业村改造完成后,该镇将进一步加强推广,打造一批新的金砂特色村,以点带面,从而带动更多的村民从中受益,在全力打造金砂小镇的同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实现镇强民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