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名桥街区作为无锡的历史文化老街,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店铺。今天,小旅就和大家一起走走看看,了解一下南长街和南下塘的非遗名店。

惠山泥人

指尖上的工艺品

惠山泥人是无锡的“三大特产”之一,

对泥人的记忆尘封在每个无锡人的记忆里!

最早被收录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的工艺品之一,

其中以阿福泥人形象为主要代表!

细腻、灵动、色彩丰富且艳丽

惠山传统手捏泥人最传统的

制作方法叫“捏段镶手”,

除头部是印制外,其余部分,

包括身段、四肢都是手捏出来。

地址:南下塘136、136-1

剑舍

历代古剑,尽收于一室

剑舍刀剑展览馆便有意立足无锡,填补空白,将浙江龙泉及江浙本土铸剑古艺引入至无锡来,传承创新,将吴地先秦时期的吴钩、季子剑、青铜器件、及秦汉之后的百炼钢锻制剑器一一复原重光(亦可作缩微版文化摆件)。

以剑会友

地址:南下塘204-1、206二楼

绣娘丝绸

若问织娘情何在?不用针绣万里山

2016年G20峰会

绣娘丝绸定制“合礼”,经中国G20组委会严格筛定

选定为国礼,送予20个与会国元首夫人

并被中国丝绸博物馆永久收藏

锦绣年华

地址:南长街329号

张小泉

良钢精作,代代传承

中国刀剪行业,一直流传着一句老话:“北有王麻子,南有张小泉”。其中的“张小泉”,就是明崇祯元年(1628年)始创于杭州的中华老字号刀剪品牌。

“张小泉”还曾被作为国礼,

赠送给多位外国元首。

转型升级,推陈出新

“张小泉”不仅是中华老字号,

也是目前刀剪行业中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

地址:南长街459号

朱炳仁·铜

色如金,亮如镜,声如钟,

古朴自然

「朱炳仁•铜」品牌承袭于一个铜艺世家——「朱府铜艺」,自1875年(清同治末年)源于绍兴书香门第的名门望族,距今已历经五代传承人,代代盛名。

有人将朱炳仁比作“东方的达利”,

坚硬呆板的铜,在他的创意畅想中

犹如画家手中的油彩灵动而富有诗意。

一个梦想、一次努力、一份传承

每一件「朱炳仁•铜」的产品都具备精益求精的质量

同时亦赋予巧夺天工般的技艺。

地址:南长街359号

谭木匠

用一把梳子穿过青丝的历史

雄险幽秀的巴蜀山川,

山环水绕的三峡之滨,

数千年来流传着古老的木梳制作技艺。 

一把“内外”兼修的好梳子

圆润光滑,木质细腻,有品质有颜值,

这样的梳子才不失为一种“内外”兼修的手艺美。

地址:南长街315号、367号

杨庆和

百年匠心  唯爱不变

杨庆和银楼创立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

是上海最早的银楼,没有之一。

杨庆和尝试多元效果,强调不同银质的效果。

 “染黑”、“抛白”、 “刮白”... 

不同的效果却仍旧保留老银的味道。

时光荏苒,匠心依旧

产品种类齐全:包括银首饰、银茶具、银餐具、银酒具、银烟具等等。

地址:南长街284号、366号

戴春林

生于1628,托付容颜之美

明、清两朝戴春林香件、香粉被定为皇宫贡品,故有"宫粉""贡粉""扬州香粉"之美称,名噪南北、芳盖京师。

戴春林以中医世家秘制工艺配方的五香而闻名:

即香粉、香头油、香眉黛、香膏、香件

女子爱美,自古不变

三百多年前

戴春林首创“千金五香”的美妆文化

寓意“千两黄金才能买到五香”

足以显示当年戴春林妆品的名贵

地址:南长街463号

谢馥春

绵延两个世纪的妆影风情

谢馥春已有177年的历史传承,

是中国化妆品业的始祖之一。

曾被国家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名列"全国 300家重点保护品牌",并于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博会大奖。

国色粉黛,天香草本

谢馥春提气有三宝,

鸭蛋粉:国妆粉修饰均匀肤色

飞燕胭脂:可做口红、腮红、眼影的三用胭脂

口脂:提升整体气色

地址:南长街225号

片仔癀

口口相传效果好

片仔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

当时有一位宫廷御医

为救当地民众疾苦而悬壶济世,

用宫廷绝密配方及独特工艺精制片仔癀,

因其疗效显著,极受民间的欢迎。

除了片仔癀还有很多其他产品,例如面膜、肥皂、洗面奶、水乳、洗发膏、花露水等等。

片仔癀不止有国药

片仔癀化妆品以传统中医文化为理论基础,

其倡导“祛黄排浊,健康美肌”的护肤新理念。

地址:南长街347号、517号

益德成鼻烟

闻”尽三百年风雅岁月

如今,鼻烟在国内近乎绝迹,

而津门老字号益德成,

成了目前硕果仅存的一家鼻烟正式生产厂商。

嗅一口淡淡花香的鼻烟,

似乎能看到益德成300年的浮沉岁月。

容器亦性感

益德成鼻烟壶按材质可分为:金属类鼻烟壶、瓷类鼻烟壶、玉石类鼻烟壶、有机物质类鼻烟壶(木质、骨质、果实)、料器鼻烟壶、内画鼻烟壶。

地址:南长街319号

王星记

一把国家非遗的王星记折扇,

将女人的婉约展露无遗~

王星记扇子距今已有143年历史,

清朝年间还作为特产进贡宫廷,

所以又称“贡扇”。

在2016年的G20峰会汇演上,一把巨大的王星记扇缓缓展开,东方气韵华美无比,惊艳了整个世界。

王星记扇子凭什么俘获那么多人的心?

只因其做工十分考究,

一般的扇子都要经过糊面、

折面、上色、整形等十六道工序,

均为手工制作,黑纸扇更是多达八十多道工序。

地址:南长街214-1

希望这些非遗项目能够继续革新升级,

令到我们以后的每一代,

都能够熟悉和使用,

一说起非遗就知道要来清名桥街区,

这就是一种骄傲!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

把旅行交给无锡

版权及声明

1,本公众号的采编或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微信号所转载的文/图/音视频等,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及原版权所有者,仅作分享。

3、本微信号所转载内容若原作者及原版权所有者不愿意在此刊登,请及时通知我们予以删除。

内容转自《风情古运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