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梦,出么优美因动明的名字,只要一提到她的名字,就会使人自然联想到莎士比亚的古典名著《仲夏夜之梦》,这样一个高雅且富有浪漫色彩的名字,从一个名则‘杨濛' 的女孩从影之时所起的艺名。”这段话引自金庸的一篇人物侧记。

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相《神雕侠侣》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位女子,一是黄蓉, 一是小龙女。一个聪期过人,一个隔世如仙,两个女子同样的美貌。他们在生活中有同一个原型的——长城三公主的香港演员夏梦。 01

青年时代的金庸,兴趣极其广泛,电影即是其中之一。到香港之后,他先在《大公报》属下的《新晚报》编副刊,当时报上有个“下年茶座”栏目,需要大量的影评得由他自己写, 他几乎一天看一部电影, 以“林欢”和“姚馥兰”为笔名撰写的影评也一天天出现在报上。 女明星夏梦是他影评中着笔最多的人物。

金庸与电影打交道,就免不了与电影公司常有往来。有一天,长城电影公司老板袁仰安把他请到浅水湾别墅里聚餐,席间,金庸忽然发现  一位清纯艳绝的女子,始终静静坐在一边, 她是他早在银幕上见过多次的著名女演员夏梦。当他第一次在电影院里看夏梦主演的《禁婚记》时,就已经被这位演技高超扮相俏丽、内涵丰富的女主角非凡的气质所感染。而今天当夏梦就坐在自己而前的时候,金庸忽然感到银幕下面的夏梦,竟比银幕上的她更为风姿魅人,结别是她那高雅的气质和谦和的风度,尤为动人。

“金庸先生,这位就是我们长城的大公主夏梦女士!”袁仰安在介绍夏梦时,语气显得很是自豪。他告诉金庸说:“夏小姐是上海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琴棋书画几乎样样皆通,她来到香港以后,曾经在玛利诺英文学院读书,学校举行文艺联欢会用英语演出《圣女贞德》,她主演贞德,获得了极大成功,所以被我们意外发现,挖进了长城公司。没有想到夏小姐果然不负众望,她和韩非联袂主演的《禁婚记》一炮就打响了。”

夏梦微笑着向金庸致意。金庸礼貌地向她点点头说:“夏小姐, 我们早就在电影里见过面了,你主演的《禁婚记》的确是一部优秀作品, 你演得非常好!

席间,袁仰安亲自为金庸为金庸把盏,然后话锋一转, 切人正题:“今天我让长城的大公主与你见面,是要请你多多宣传我们长城,通过报纸让夏小组的名气越响越红,劳烦你了!”

袁仰安与金庸破杯:“金庸先生, 如果你为夏梦小姐写一部电影就更好了!”

“写剧本吗?我喜欢看电影,可以来不曾动笔‘触电’,这可有点赶鸭子上架了!”金庸谦和地说。

自这次夜变以后,金南与长城电影公司的联系更加密切了,长城每部新电些拍摄或上映都有金庸的评论或介绍。夏梦主演的《娘巷〉、《门》在香港和东南亚上映后,金庸在影评称她“演技一流,扮相俏丽,在这两部电影中,夏小姐的表演就显得更加成熟了。”

不久,一篇《杨蒙从影前后》的人物侧记刊登在《新晚报》的“下午茶座”,金庸把夏梦曲折的从影经历写得绘声绘色,十分精彩。杨蒙是夏梦的真实姓名,而夏梦则是她步人影坛后的艺名。

金庸在文章里说:  “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如他所言,夏梦是不折不扣的大美女,外形娇丽脱俗,聪颖灵慧,娴雅大方,兼之身材高挑,体态线条优美,气质不凡,在银幕上极有光彩,所以在香港大红大紫,拥有粉丝无数。金庸情不自禁地赞道:说:“生活中的夏梦真美,其艳光照得我为之目眩;银幕上的夏梦更美,明星的风采观之就使我加快心跳,魂儿为之勾去。”长城还有二公主石慧、三公主陈思思,金庸同时为她们主演的影片写过影评。

金庸还写过一篇《快乐和庄严》的文章,讲到一个关于夏梦的有趣的故事:秋冬之际,在一个接待法国电影界朋友的宴会上,有人向在座的著名演员石慧开玩笑说,为什么只听见他们说“噢,夏梦,夏梦”,不听见他们说“石慧”?原来几位法国人在谈话中大赞中国人可爱,而法文中表示“可爱”这一涵义的词是Charmant,发音很像“夏梦”  所以不断听到“夏梦、夏梦”之声。

这段时间,金庸特别忙,除了编报、写影评,他还当起了长城电影公司的圈外编剧,由他编剧、夏梦主演的电影有《绝代佳人》、《不要离开我》 和《三恋》。

《绝代佳人》讲的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主人公如姬由夏梦主演,金庸量体裁衣地为她塑造了一个耳目一新的古代丽女形象。《绝代佳人》于1957年春天在香港上映,继后在东南亚各国巡映,尤其在祖国内地上映以后,那些对香港电影界还不熟悉的亿万观众,就从《绝代佳人》这部电影开始熟悉和认识夏梦的。

在1957年中国文化部主办的1949-1955 年优秀影片投奖大会上,《绝代佳人)获得优秀影片荣誉奖,金庸得了一枚编剧金质奖章。 02

1956年夏天,金庸第二部小说《碧血剑》开始在《新晚报》上连载,这时,他已经由影评家林欢摇身一变成为小说家金庸。 紧接着,金庸和梁羽生、百剑堂主在《大公报》开设“三剑楼随笔”专栏,影评和武侠双管齐下,金庸的名声响亮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

业余写剧本只是一个序曲。 1957 年初,金庸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跳槽当编剧,专职的。  “袁老板,既然你多次约我写电影剧本,这回我打算做专职的,你们要吗?”袁仰安接电话一听大喜过望, 再次邀请金庸到浅水湾别墅商谈。

初进长城仍干编剧,又为夏梦写下了《眼儿媚》这个几近告白的剧本。这个俏皮美妙的名字,成为日后《天龙八部》名种茶花之名。在短短三年,他先后创作了《兰花花》、《小鸽子姑娘》、《有女怀春》 、《午夜琴声》等电影剧本。

后来,他又跃跃欲试做起导演来了:先是与程步高合作导演了《有女怀春》,后又与胡小峰合导了戏曲故事片《王老虎抢亲》。特别是后一部戏,由于风格轻松,内容诙谐,由夏梦等明星主演,不仅在当时当地卖座甚佳,而且还在内地赢得了观众们广泛持久的喜爱。

金庸在执导《王老虎抢亲》一片时,执意让夏梦反串江南才子周文宾。主演一个风流才子,她可是有名的长城花旦啊,丽人俏妆才是她的优势。夏梦做梦也没有想到,初次执导电影的金庸竟然做出这样出人意料的决定。看到夏梦的不快,金庸上前问了她一句:“你不是说过, 希望戏路子有个彻底的改变,这是个机会,你想放弃吗?”夏梦蓦然明白金庸的用意,女扮男妆,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在准备上演金庸这出大戏的时候,夏梦几乎全然谊染在如何融人新角色的冲动之中。为了拍好这部电影,她开始研究《王老虎抢亲》的电影分镜头剧本。夏梦这才发现金庸的才华确实过人,他为夏梦塑造的剧中人周文宾是明代著名大学士,她要把这位才子风流倜傥的风度在银幕上展现出来。  非改变以前演女主角的套路不可。

开拍时,新导演金庸手里拿者剧本,认真地为夏梦讲解他对男主角的设想。“夏梦,请你在演戏中一定要忘记自己是个女孩子,只有这样你才会有所发挥,演好剧中的人物。”

夏梦拍戏时忘记了自己是个女子,卸妆回到生活中,她记住自己早已名花有主,和金庸在一起的时候, 尽管胜似友情,绝不能越过情感的界线一步。金庸的超人才气以及在工作上的出色成绩,自然赢得了夏梦对他的极大好感。然而,两人之间只能“慧剑断情丝”了。 当时,金庸33岁,夏梦24岁。

三年前,21岁时夏梦与香港公子林葆诚结婚。林葆诚是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学生,虽是从商,却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是个电影迷,特别爱看夏梦主演的影片。一天, 他去看夏梦拍《姊妹曲》,恰巧该片缺一个扮演教师的演员,他就毛遂自荐客串演出,因此与夏梦相识又相爱,两人于1954年结婚。

夏梦忠于夫君,对来自四面八方的许多爱慕追求者,都一律冷若冰霜加以拒绝。对于金庸,她主演的《绝代佳人》、《午夜琴声) 等影片是他编别,对于剧中人物的理解与把握,她需要请教他;而她主演的越剧片《王老虎抢亲》又是金庸执导,更需要他与地说戏,表演时作这样那样的具体指导,也就是说,她的电影表演事业处处离不开金庸。聪慧的夏梦就采取一种非常友好的态度, 与他保持着一种“比爱情少,比友谊多”的情感状态。

在一篇文章中,金庸写他在巴黎漫步,听到一种鸟的鸣叫声如同在喊“夏梦,夏梦”。 03

1959年,金庸离开了长城影片公司,与中学同学沈宝新合资创办了《明报》。

不久,夏梦曾有过一次长时间的国外旅游,金庸在《明报》上系列报道夏梦的游踪行迹,而且还开辟了一个专栏——“夏梦游记” ,一连十多天登载夏梦所写的旅游散文和小说。

夏梦在长城共演了42部影片。1976年, 她告别了从影17年的生活,告别香港,移民去了加拿大定居。在她远别去异国之际,金庸又破例把这一件本是很平常的事,一连几天在头版头条位置上, 用了很大篇幅详细作了报道。 不仅如此,金庸还为此专门写了一篇《夏梦的春梦》的社评,文字颇蕴深情,文章说: ....对于这许多年来, 曾使她成名的电影圈,以及一页在影坛中奋斗的历史,夏梦一定会有无限的依恋低徊, 可是,她终于走了。 这其中,自然会有许多原因,在我们的想象之中,一定是加拿大草原的空气更加新鲜,能使她过着更恬静的生活,所以她才在事业高峰之际,毅然抛弃一切, 还于幽谷,遗世独立,正是‘去也终须去,住也不曾住,他年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我们谨于此为她祝福”。

夏梦后来在电影事业上收获也颇丰,她1982年监制的《投奔怒海》和1984年监制的《似水流年》分获第二届和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电影《投奔怒海》的片名还是金庸给起的。

当年,金庸突然从《大公报》辞职进入长城,两年后又突然离开长城,坊间传言还有感情上的原因。他的同事、友人如倪匡等曾说金庸爱上了一位大明星,好像是夏梦。进人长城是为了有机会接近夏梦,离开长城,是因为夏梦名花有主,他求婚不成。当然,这些仅仅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那么,两位当事人对这一“传说” 的态度又如何呢?

大概是1995年底,夏梦在北京参加“中华影星”颁奖活动,有一位记者忍不住去问夏梦。她微微一笑,用清婉的上海腔普通话说:‘你不要相信这些胡编乱造,都是人为作出来的。我的确与金庸在五、六十年代共过事,他写的剧本我来演,他参与导演的《王老虎抢亲》我是主角,但我们只是同事,只有友情没有相爱。”

记者又问:  “或许只是金庸单方面的意思?”

“不可能!”夏梦笑着摇头否定。

夏梦斩钉截铁,一口否认,那金庸呢?对这件涉及旧日同事的“传说”,金庸从未正式出面表过态。不过,他曾批评有些金庸传记对他私人情感记载的失实,也许,这正是他的表态。

金庸离开长城的原因很多,夏梦说,“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不适应,感到别扭,他不适应公司当时那种‘左派’的管理,在创作宗旨上他常常与公司的要求无法一致,他忍受不了这些,他才离开的。”金庸曾说:“他们对于戏剧的限制非常严,编个剧本要这审查、那研究,工作很受限制,那不是适当的创作环境....后来,我所编写的剧本好几个不获通过,兴趣自然大减。” 据说,他曾因为希望多拍些娱乐性的电影以提高卖座率,而被认为文艺观错误,挨了批评。”

夏梦晚年极少走动,不像金庸到处游学会友,因而她与金庸重聚的机会不多。

节选自《岁月的智慧:金庸和他的师友们》

定价:48.00元

ISBN:978-7-5115-2332-7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