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级会计职称中《初级会计实务》对应税务师中的《财务与会计》,初级会计职称中《经济法基础》又教我们学会了对于法律的学习认知,这样学起《税法(一)》和《税法(二)》及《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更有利。4、高度贴合搭配: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税法(一)》、《税法(二)》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注会《会计》、《税法》和《经济法》。

高顿芝士学姐:

新的一年里,大家想好要考几个证了嘛? 怎样才能省心省力地考证呢?事实上,税务师的知识点和不少证书的知识点内容有相当一部分重合,如果放在一起或者同年备考,那么将事半功倍,实现1+1>2的效果!

今天芝士学姐要跟大家介绍的这位小姐姐,名叫李鑫。学姐对她印象特别深刻,因为真的实在太牛了,零基础在职一年四证!

高颜值学霸零基础在职一年拿下税务师、法考、初级和CPA五科

李鑫

单一年拿下了税务师证书已经很了不起了,更何况还有初级、法考和CPA五科!

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成绩单:

高颜值学霸零基础在职一年拿下税务师、法考、初级和CPA五科

税务师成绩

高颜值学霸零基础在职一年拿下税务师、法考、初级和CPA五科

CPA成绩

高颜值学霸零基础在职一年拿下税务师、法考、初级和CPA五科

法考成绩

高颜值学霸零基础在职一年拿下税务师、法考、初级和CPA五科

法考成绩

高颜值学霸零基础在职一年拿下税务师、法考、初级和CPA五科

初级成绩

那么她是怎么做到的呢?你一定很好奇,我们来看看李鑫的分享:

1、零基础挑战四证,提前一年开始准备!

我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零基础在职,2017年无意从朋友口中了解到金融财会领域,试着了解了一下,嗯,不错,有兴趣,加上目前工作的局限,下定决心挑战一下自己。

由于我开始准备的时候是2017年10月,去年的CPA刚结束,2018年的课程是没有的,于是从2017年的网课开始学习。因为在职,时间很紧,想给自己列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但是可能我懒,也可能我不适合在EXCEL上去每天做详细的规范的计划,我只是在脑子里制定了每个阶段的清晰的框架学习计划。

2、每天只睡4-5个小时,一年考四证,主要是觉得不要浪费!

由于我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共分为3大阶段,第一阶段是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第二阶段是2018年4月初到9月底;第三阶段是2018年10月。

第一阶段我基本每天保证平均6~7小时的有效复习时间(4小时视频+2小时看书做题)。

在第一阶段末学习经济法的时候对法律一些知识产生了比较多的兴趣,又上网了解一番,发现CPA和法考关系还挺好,听说都是很难考,嗯,但是本着学经济法不要浪费的原则,决定一起考一下法考。于是在我的第二阶段学习中增加了法考。在备考CPA和法考的期间,了解到了税务师考试,发现考试科目和CPA、法考的知识基本上都是重合覆盖的,想着不要浪费的原则,一起报考了税务师考试。同样是只在脑子里有一个框架学习计划。

在第二阶段,也就是4初月到9月底的时,我每天平均学习8-9小时,保持每周滚动学习;从导学视频、到精讲视频、到真题逐步复习;在5月份,我裸考了初级,9月22法考客观题考试,9月27出成绩飘过,总结一条就是滚动学习很重要,不然我容易忘。

在10月份第三阶段,我基本上保持每天8-9小时复习时间。

3、时间规划很重要:在职的时间是靠挤的!

由于我是在职备考,不少人会好奇我是怎么抽出时间来复习的,其实关于我每天的时间分布,基本上白天4小时:上下班路上时间共2小时,中午2小时,其他上班时间见缝插针偷1小时;晚上3-4小时,加起来8-9小时。

以上就是我的2018了,很充实,虽然也有遗憾。很多人问我有没有笔记、错题之类的,我很想给,但是我真的没有啊,所以对不起。我并不是说笔记、计划、错题不重要,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道路和方法,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最后,希望我新的起点可以有不坏的结局吧,感谢!

看完以后,你是不是既羡慕又崇拜?

其实你仔细阅读就会发现,除了投入时间,李鑫所考的科目之间也是有联系的,所以只要掌握方法,李鑫的传奇是可以复制的!

今天芝士学姐就来教你税务师证书如何与CPA证书、初级、中级会计职称搭配考试!

01:税务师+CPA、双师在手,天下无敌

一、税务师和CPA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二者的联系

(1)税务师中的《财务与会计》与注会的《会计》与《财务成本管理》相对应,其中《会计》部分占80%的内容,所以将这门知识学好了,会对《财务与会计》起到很大帮助。考试时间上,注会比注税早,学习注会《会计》和《财务成本管理》肯定会对学习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有一定的帮助。

(2)税务师的《税法(一)》、《税法(二)》和《涉税服务实务》,与注会的《税法》相对应。而《税法(一)》和《税法(二)》比《税法》写得更为详满,所以,将《税法(一)》和《税法(二)》学好学透,注会的《税法》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3)税务师的《涉税服务相关法律》中包含到经济法、刑法和行政法,其中经济法部分在注会《经济法》中有涉及,但刑法和行政法在注会六门中并没有涉及。

2、二者的区别

(1)《财务与会计》与《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的侧重点不同。《会计》侧重于金融资产、收入、所得税、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以及差错更正,《财务与会计》会计部分虽然也侧重于长期股权投资、收入、会计调整,但并没有注会中考得那么深入,而且在税务师中的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在注会中只是一带而过。

(2)《财务成本管理》侧重于财务报表分析、企业价值评估、资本预算(项目价值评估)、期权估价、产品成本计算,而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财务管理部分则侧重于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资金需要量预测、流动资产投资决策与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财务比率指标的计算及财务状况的分析。

(3)《税法》中最重要的税种是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而《税法(一)》中最重要的税种是增值税、消费税。《税法(二)》中最重要的税种是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所以《税法一》和《税法二》囊括了《税法》实体法中全部重要内容,并且比《税法》更为细致。

二、科学搭配更高效

1、黄金搭配: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税法(一)》、《税法(二)》和《涉税服务实务》+注会《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和《税法》。

2、稳妥搭配:税务师《财务与会计》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注会《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和《经济法》。

3、高效搭配:税务师《税法(一)》、《税法(二)》和《涉税服务实务》+注会《会计》、《税法》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4、高度贴合搭配: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税法(一)》、《税法(二)》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注会《会计》、《税法》和《经济法》。

02:税务师+初级、通过最轻松

一、税务师和初级之间的联系

初级会计职称中《初级会计实务》对应税务师中的《财务与会计》,初级会计职称中《经济法基础》又教我们学会了对于法律的学习认知,这样学起《税法(一)》和《税法(二)》及《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更有利。

二、科学搭配更高效

1、高度贴合搭配: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税法(一)》,《税法(二)》+初级的《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

2、高效搭配: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初级的《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

03:税务师+中级、科目关联性强

一、税务师与中级之间的联系

税务师与中级之间科目重叠范围多,如果报考了中级会计职称而又报考了税务师的相关科目的考试,可以取得同时复习两个考试的效果。

例如,税务师考试中的《涉税服务实务》和《财务与会计》科目对应着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科目的相关内容,总体来说,是相辅相成的。同时《税法(一)》、《税法(二)》以及《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是法条相关,相信有了这些科目的基础学好中级《经济法》也是同理可得,所以税务师考试和中级是非常适合一起联报的。

二、科学搭配更高效

由于是两个一起备考属于跨考,所以备考税务师的考生同时报考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和《经济法》为最佳,当然如果备考时间比较多,那也可以同时报考中级职称三门科目。

建议税务师可以分两次完成,税务师《涉税服务实务》和《财务与会计》有相关的计算,《中级会计实务》中也涉及相关计算,但税务师的这两科是需要大量精力来复习的,还是要以税务师为主,《中级会计实务》后期可以和税务师考试其他科目搭配复习,效果更好。从现在开始学习,算起来时间上应该还是比较充裕的,大家一定要下苦功花心思来学习。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所以,技多不压身。

而且只有努力准备过考证考试的人才知道,在这些考试背后的努力与收获更易教人学会成长,学会面对任何未知的恐惧与困难。

这才是证书的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