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上市一年后,奥康业绩下滑,2013年净关店400余家,回购加盟亏损店500余家,2013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滑19.1%、46.6%。然而,虽然鞋子市场庞大,鞋王们的日子却不好过:百丽创始人套现100亿宣布退市、达芙妮三年关店超过3000家、星期六1年亏掉7年利润。

文 | AI财经社 吴晓宇

编 | 明萱

中国有句俗语:“脚上无鞋,穷半截”,由此可见,鞋子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艺术购物中心K11旗下专门研究年轻消费趋势的专题组发布报告称:中国千禧一代的鞋柜正在迅速扩大,女性受访者平均每人拥有24双鞋,男性受访者则相对较少,拥有15.5双,平均每人拥有的鞋子可达21.2双。

然而,虽然鞋子市场庞大,鞋王们的日子却不好过:百丽创始人套现100亿宣布退市、达芙妮三年关店超过3000家、星期六1年亏掉7年利润……

花无百日红。由于鞋履市场的不景气加上电商转型失败等多重因素,曾经风光无限的鞋王们,如今只能在寒冬中苦熬。

鞋业巨头相继倒下,达芙妮市值蒸发95%,这个品牌1年亏完7年利润

达芙妮3年关店3000家

主打时尚俏丽的达芙妮,一度成为年轻女性的宠儿。然而,三年时间,达芙妮从鞋王跌落为“关店王”。

8月28日,达芙妮发布2018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截至6月30日,达芙妮上半年营业收入大跌17.3%,为22.59亿港元。同时,上半年亏损大幅加剧,由2017年上半年的2.095亿港元增加至4.926亿港元。

截至6月底,达芙妮门店数为3386个,上年同期为4570个。今年上半年,达芙妮共关闭了416家店铺。

达芙妮的“关店潮”可追溯到2015年,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达芙妮净关店数量分别为805、1030、1009家。3年关店数量逾3000家,成为“关店王”。

达芙妮也曾有过巅峰时刻。达芙妮最辉煌时,每年售出5000万双女鞋,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近20%,也就是说,每卖出5双鞋,就有1双是达芙妮。

据媒体报道,2004年,达芙妮股价快速拉升阶段,从0.5港元升至11.8港元。扩张速度最快的2008年至2012年的5年之间,每年都有近800家达芙妮店在各城市开张。在中国主要城市的任意一条步行街,你都能看到达芙妮门店的身影。达芙妮还签下偶像团体SHE作为代言人。

春风得意时,董事长陈英杰2010年迎娶北影女神韩雨芹。韩雨芹是张国立公司旗下艺人,深得张国立赏识,参演过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4》、《养父》、《草根王》、《相伴》、《离婚律师》等。张国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爆料,对韩雨芹印象很好,有意撮合儿子张默和韩雨芹,不过当时张默已经有女友。

2011~2014年,女鞋市场整体下滑,达芙妮业绩也开始变脸。

2013年,达芙妮遭遇中年危机,开始关店,营收和净利也开始双下滑,毛利率、净利率持续走低。2015年,达芙妮开始出现亏损。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达芙妮分别亏损3.79亿港元、8.19亿港元和7.34亿港元。过去3年,亏损额逾23亿港元(20.01亿人民币),关店逾3000家。

达芙妮曾经市值高达195亿港元(169.69亿元人民币),9月11日,达芙妮市值仅为5.44亿港元,市值蒸发近95%。

鞋业巨头相继倒下,达芙妮市值蒸发95%,这个品牌1年亏完7年利润

“一代鞋王”百丽黯然退市

与达芙妮一同没落的还有其同类品牌百丽。在当时,百丽女鞋的受宠程度丝毫不亚于达芙妮。也难怪百丽国际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盛百椒曾豪气地说:“凡是女人路过的地方,都要有百丽。”

公开资料显示,百丽国际鞋类业务的自有品牌主要包括Belle、Teenmix、Tata、Staccato、Senda、Basto、Joy&Peace、Millie‘s等。除了自有品牌外,百丽还代理包括Bata、Clarks等在内的品牌。

1979年,邓耀在香港创立百丽(Belle),在法语中,Belle是美人的意思。他采用“香港设计、内地加工,香港售卖”的模式。

然而,随着市场变化,上世纪80年代,邓耀发现该生产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香港快速变化的鞋款潮流,他便在内地自建厂房。1991年,深圳百丽鞋业有限公司成立,第二年,百丽开始在内地售卖。

2007年,百丽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达到1500亿港元(人民币1328亿元)。彼时,百丽是国内市值最大的消费零售股。

上市之后,百丽开始疯狂扩张。2007年~2011年,五年间,百丽的开店数量由3828家增长至14950家。也就是说,那五年里,百丽每年开店2200家、每天开店6家。其中,2011年是百丽业绩的分水岭,这一年它的营收增幅下滑、净利增长跌破两位数。而此前,百丽营收同比增长基本维持在20%。

2015年,百丽国际净利润出现上市9年来首次下滑,跌幅超过了38%。2014~2016年营收同比增长分别为8.74%、1.95%、2.21%。

与此同时,百丽迎来了“关店潮”。2015财年,百丽关店数量达到366家,平均每天都将关闭一家门店,这一数据随百丽的亏损而逐渐加剧。

据《南方人物周刊》报道,2016年,百丽国家关店速度加快,仅2016年6月至8月就关闭了276家门店,平均每天约关闭3家门店。截至2016年末,百丽国际13145家鞋类店铺,与高峰时20738家门店数量相比已减少了7000多家。2017年,百丽净关店1009家。

2017年,7月27日,百丽以531.35亿港元估值完成私有化交易,一代鞋王正式退市。这与市值巅峰时的1500亿港元相比,市值缩水近2/3。

鞋业巨头相继倒下,达芙妮市值蒸发95%,这个品牌1年亏完7年利润

星期六1年亏掉7年总利润

眼看着对手相继倒下的星期六没有半点喜悦。最新财报显示,2017年,“女鞋第一股”星期六巨亏3.69亿元,一年亏掉了过去7年的总利润。

星期六和百丽有不浅的渊源。1991年,星期六创始人张泽民和百丽合作,双方各出资50%成立了百丽在中国第一个代理销售公司。由于利益纠葛,以渠道起家的星期六开始独立运作自己的品牌。

2009年,星期六成功登陆A股,成为“中国女鞋第一股”。2009年~2011年,星期六的营业收入逐年增加,分别为8.8亿、11.43亿、13.48亿元人民币。然而,星期六也陷入“卖得越多,赚得越少”的怪圈,这三年利润为1.21亿元、0.98亿元、1.01亿元。

星期六的门店增长也导致其库存量剧增,据电商报报道,其存货占总资产的比率始终处于高位,2016年甚至超过了50%,而奥康国际和红蜻蜓的存货占总资产的比率均不超过20%。

2018年4月,星期六发布业绩快报,公司2017年营业收入为15亿元,但全年亏损3.69亿元。

鞋业巨头相继倒下,达芙妮市值蒸发95%,这个品牌1年亏完7年利润

“温州鞋王”奥康9折卖上市股份

“江南皮革厂”的温州老乡奥康,日子也不好过,近年来身陷关店、利润下降的困境。

奥康前身为永嘉奥林皮鞋厂。据红商网报道,1988年,王振滔创办“永嘉奥林鞋厂”。2001年,在上海南京路开出第一家店。2003年,奥康在全国开设2000余家专卖店。

2012年,奥康国际登陆上交所,成为“第一家上市的男鞋企业”。上市那年,奥康国际一举成为“超募王”。据媒体报道,奥康国际以25.5元/股的发行价募资20.6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资净额为20亿元,超募10亿元。

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CIIIC)发布的消费品市场重点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奥康品牌实现男鞋市场占有率6.79%,排名第一,女鞋市场占有率2.35%,排名第十一。

然而上市一年后,奥康业绩下滑,2013年净关店400余家,回购加盟亏损店500余家,2013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滑19.1%、46.6%。奥康国际在财报中写道:“2013年是面临巨大挑战的一年,也是公司的变革之年,变革必定带来阵痛。”

在整治一年后,奥康的业绩还未好转。2014年,奥康以千万人民币的代价请来金秀贤作代言,后者因出演《来自星星的你》红极一时。然而,奥康当年净利2.5亿元,同比下降8.62%。

从总量上看,相比高峰时的5000多家,奥康2018年的门店数量为3101家,减少近2000家门店。

根据奥康国际8月16日发布的2018年中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为15.7亿元,同比下降1.37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9亿元,同比下降4.05%。

然而,主营业务利润下降的同时,奥康近年收入却不断增加。这是因为“温州鞋王”在忙着理财。

据“市值风云”报道,奥康国际上市第二年的4月26日就开始购买理财产品。统计显示,自2013年以来,奥康国际至少发布了26次购买理财或委托理财的公告。据粗略统计, 前前后后靠理财就赚了1.27亿。

除此之外,奥康国际此前还忙着投资。2015年7月,奥康通过拟设立的香港子公司斥资4.8亿元投资兰亭集势。事实上,兰亭集势亏损严重,2014年亏损近3000万美元。因此,奥康国际在收购兰亭集势3个月后,便浮亏2.5亿元。

同时,奥康国际实控人近年来不停质押股权。7月17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截至本公告日,王振滔先生累计质押股份数量47,720,000 股,占其所直接持有本公司股份的78.80%,占本公司总股本的11.90%;奥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累计质押股份数量为126,340,000股,占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的96.27%,占本公司总股本的31.51%。

8月31日晚间,奥康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控股股东“奥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一致行动人股东王晨发来的通知,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合计转让公司15%股份,转让价合计6.25亿元,转让价合计为10.4元/股。8月31日,奥康国际收盘于11.4元/股。换言之,此次交易相当于市场价9折。

9月11日,奥康实施了首次回购股份。首次回购股份数量为46.9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2%,成交的最高价11.33元/股,最低价11.16元/股,支付的总金额为529.36万元。 奥康表示,此次回购股份目的是“稳定投资者对公司股票长期价值的预期,构建长期稳定的投资者结构”。同时,“本次回购股份用途包括但不限于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或注销”。

鞋业巨头相继倒下,达芙妮市值蒸发95%,这个品牌1年亏完7年利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