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两地开展对口合作以来,围绕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生态文明、美丽乡村等领域,对接梅河口市赴丽水市开展考察交流活动38批次、354人次。赴丽水市考察学习工作方法和服务理念,充分借鉴丽水市开展的“挑刺行动”,广泛向办事群众征集“只跑一次”改革工作的意见建议,并邀请专家赴梅河口市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授课讲解。

今天,小美梅将为大家带来

梅河口市与浙江丽水市对口合作工作纪实

系列报道之互动篇

相对于梅河口市

浙江省丽水市有一定的发展优势。

如何借鉴更好的发展理念

推动两地对口合作?

思路决定方向

自两地开展对口合作以来,围绕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生态文明、美丽乡村等领域,对接梅河口市赴丽水市开展考察交流活动38批次、354人次;承接丽水市到梅河口市开展对口合作交流活动35批次、343人次;开展各类学习培训17批次、2928人次。

建立合作机制。认真学习并落实两省对口合作会议精神,参与制定并对接签署《浙江省丽水市—吉林省梅河口市对口合作框架协议书》,指导制定出台《梅河口市与丽水市对口合作实施方案》《梅河口市与丽水市对口合作工作机制》和《2019年对口合作工作要点》。认真落实好两地四大班子,以及重点部门单位、乡镇(街)围绕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领域进行的交流互访对接工作。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等主要领导分别带队到梅河口市开展对口合作和考察交流;梅河口市委书记王爱明先后3次到丽水市开展对口合作工作。

搭建交流平台。以梅河口市赴丽水市开展“解放思想,学习丽水,提升素质,共话发展”专题培训班为抓手,牵头组织协调梅河口市级班子成员和乡镇(街)、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共139人参加培训。组织召开对口部门工作对接会议,两地各21个部门一对一进行精准对接。选派梅河口市16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到丽水市市直部门和莲都区、青田县、缙云县等地的乡镇(街)和相关部门进行为期半年的挂职锻炼。同时,今年对接63名梅河口市年轻干部赴丽水市开展为期3个月的实践学习。

开展智库合作。通过引荐,梅河口市聘请杭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原副主任,现任浙江大学客座教授张学宁为梅河口市政府经济顾问,谋划高铁、高校“两高”建设;吉林省政府聘请丽水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武昌为全省高端智库成员,为吉林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丽水市的改革创新,也引起了梅河口市的浓厚兴趣。

围绕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水平,梅河口市将优化服务及投资营商环境、转变政府职能作为交流重点,对接两地相互学习经验做法。

深化“只跑一次”改革。赴丽水市考察学习工作方法和服务理念,充分借鉴丽水市开展的“挑刺行动”,广泛向办事群众征集“只跑一次”改革工作的意见建议,并邀请专家赴梅河口市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授课讲解。在此基础上,组建梅河口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将22个市管部门中涉及到群众、企业的306项行政审批职能进行整合,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只跑一次”事项达到1095项、占91.3%,“只跑一次”改革,全省年度考核取得满分的好成绩。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今年,按照梅河口市委、市政府发展民营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要求,赴丽水市考察学习打造营商环境和制定优惠政策的办法,参与制定了梅河口市《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和《支持旅游业发展扶持政策》,设立10亿元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对投资合理有效项目给予奖励支持。

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丽水市作为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受到全国各地的关注。2019年5月26日,对接吉林省发改委到丽水市考察学习绿色发展经验,围绕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核算、生态产品价值挖掘和交易市场培育、政策制度体系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为吉林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有力借鉴。

关注梅河口发布

小河哥将持续为您报道

梅河口市与浙江丽水市对口合作工作纪实

梅河口发布

新浪微博:@梅河口发布

编审:邢昌玉

编辑:倪铭泽

图片来源:唐玉春

文字来源:吉林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