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经常上网看新闻、看帖子,那你一定对“阴谋论”这个说法不陌生。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管这件事情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总有一些人会这么评价:诶,这件事情一定没这么简单,背后指不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勾当呢!

比如,有人曝光自己遭遇的某件事情,一旦进入微博热搜,那肯定有人会说:这个人爆料人就是为了出名。

阴谋论无处不在,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产生的心理机制吧。

先来说一部美剧,《纸牌屋》。你即使没有看过,也应该听说过这部剧吧?它确实是一部非常流行的美剧,而它之所以吸引全球影迷的关注,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所展现的是一个遍地阴谋的、赤裸裸的政治世界。剧中对于细节的展现显得非常真实。比如主人公弗兰西斯·安德伍德为了对付教育工会游行,暗地里派人往自己家扔砖块,然后嫁祸给工会领袖马蒂;参加选举时,安德伍德背着现任议长,试图说服下面议员倒戈与共和党联手;还有,他为了把自己推上副总统的位置,在现任正副总统之间挑拨离间,处处使诈算计,到处都是冷枪暗箭。

剧情层层推进、细节真切展现、人物内心阴险狡诈的描写,以至于让观众深入其境,分不清现实与剧情,很多人因此笃定地认为现实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的,到处充满了阴谋和虚伪。这就满足了很多“阴谋论”者的内心需求。

“阴谋论”者其实自古就有,只是现在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多的人带着怀疑的眼睛看世界,认为处处有暗箭、事事皆阴谋。而且他们还确实举出很多例证,并且罗列很多证据,看上去言之凿凿、理由充分。

阴谋论中最著名的案例,就是二战时期的珍珠港事件,主流的观点都是认为是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使得美国“被逼”参战,最终日本难敌美国强大国力,最终溃败太平洋战场。而阴谋论观点则认为,这是美国故意布得局,其实美国早就知道珍珠港将被袭击,但是没有警告珍珠港驻军。美国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找到一个主动参战的理由,因为在这之前美国本土的民调显示大部分的美国人是反对参战的。而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确实在第一时间宣布参战,这变成了阴谋论者的一大论据。

根据现在披露出来的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其实珍珠港驻军及相关领导确实收到了相关袭击通知,不过具体地址并不知道,而且考虑到双方国力的悬殊,美军料定日本不会舍近求远、长途跋涉得来袭击珍珠港,结果造成了“大意失荆州”。但在阴谋论者的眼里,这恰恰是美国政府欲盖弥彰的惯用伎俩——找一个冠名堂皇的理由,把这个阴谋给遮过去,等群众关注的热情退却,也就无人问津了。

除了珍珠港事件,还有一个比较骇人听闻的“阴谋”。有人认为,艾滋病毒是人类70年代在实验室设计出来的人造病毒。目的是为了对非洲进行种族灭绝,但是在实验“投毒”的过程中失败了,结果导致了这个“无药可医”的病毒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甚至有人提出,艾滋病毒是美国CIA放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全体总人口……什么观点都有,看上去难以置信,但确实有很多人相信。尤其是斯诺登事件(还有种说法叫“棱镜门事件”)曝光之后,CIA的信誉受到极大损害,并受到全球范围内的质疑。这样看起来,好像也没什么是他们做不出来的一样了,这又从侧面佐证了阴谋论的观点。

1949年美国著名地质学家哈伯特提出矿物资源的“钟形曲线”规律。他认为,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终有一天产量会达到峰值。盛极而衰,再往后石油产量将不可避免的开始下降,直至资源枯竭。但阴谋论者认为,这是石油公司为了提高油价,而刻意鼓吹和强化石油资源的稀缺性,从而导致消费者产生恐慌心态,油价越高越是趋之若鹜。

在金融方面阴谋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货币战争》一书了,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民族主义高涨以及中西方文化激烈的碰撞背景下,《货币战争》横空出世,它利用一个个精彩生动的故事,描述了一个又一个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金融阴谋,让中国的读者群情激愤,瞬间激发起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一时间,很多人对世界政治、经济关系和发展的认知和理解,真的是以《货币战争》为指导手册,而且他们还自认为开启了一道参破悟道的神秘之门。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群众的激情开始冷却,理性也慢慢回归。于是出现越来越多的质疑声音,开始批判这本书的情感过度渲染和观点论述有失偏颇,这时候人们才开始意识到原来世界并非如此。但与此同时,又出现了另外一个极端的阴谋论,有人提出是美国人利用了作者,通过出版《货币战争》这样一本“畅销小说”来制造舆论,企图让中国用外汇储备大量高位接盘黄金,使得已经制造巨大泡沫获得巨额暴利的国际炒家能够顺利脱手黄金,同时消耗中国宝贵的外汇储备……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阴谋论好像都很热衷,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只是一个表象的存在,其实还存在一个鲜为人知的暗黑世界在我们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自主运行。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偏爱“阴谋论”呢?从群体心理学上来看,这是因为“信息流爆”的影响。

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流爆”效应,也就是当一定数量的人,受到某个人或者某个观点的影响,甚至改变自己的初衷,转而相信这个人或者这个观点的时候,那么信息流爆就发生作用了。

群体中对于信息传播以及信息处理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种是轻信者,他们本来就对某些对象持有偏见,一旦与自己的认知系统相契合的信息出现后,哪怕是毫无根据的谣言,他们也很乐意去传播它;

第二种人是中立者,他们对于信息的传播没有物质和精神上的相关性,对信息真伪的需求不强烈;

第三种人是怀疑者,他们具有理性思维,面对信息不盲从,只是有确凿的证据摆在面前才能说服他们。

心理学的主流观点认为:舆论在某一个范围内,某种消息尚未规模化的时候,还只是少数人的想法;当有三分之一的人相信的时候,那就成了某个范围内的“舆论”;当有三分之二的人持这种观点的时候,那么它就成为“主流舆论”。这样的主流舆论正是信息流爆影响的结果。

举个例子,假设一群人正围绕“珍珠港事件”进行讨论。第一个人站出来发表了一番言论,他支持美国事先知道日军偷袭行动,而且明确知道偷袭的是珍珠港,但却故意隐瞒不事先发出警告。对于他的论点,他给出了很多“理由充分”的论据,让人听上去“真是那么回事”;等到第二个人发言,他的观点可能是美国事先不知道日军偷袭珍珠港,但他对于第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充分信任,因此他对于这个观点的是非并不是那么较真,所以他最终附和这第一位肯定了美国事先知道这样一个观点;轮到第三个人发表观点,他对于珍珠港事件的了解可能非常少,他无法对此事做出独立的判断,但是如果他提出了反对观点,他又给不出什么充分的理由,结果反而可能因为自己的“无知”被别人嘲笑,于是他选择相信前两位的判断,最终将自己的一票投向了前两位。

以此类推,这个群体很快就出现了一个“主流舆论”——美国故意布局,巧用日本让自己有了参战的理由。这就是信息流爆对群体中的个体产生影响的情景模拟,我们可以看到,当“主流舆论”形成以后,人们会采取相应的行动。会出现众口一词、积非成是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就是发生在群体之中。当群体中发生信息流爆时,所有的成员都被“洗脑”,坚定的相信某种观点,哪怕是颠倒是非,也非常坚定。

导致信息流爆的出现,最根源的原因是信息不对称。由于群体中每个人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都不一样,因此在对待某件事或者某个观点的时候,肯定会有人了解掌握的信息更多,有的人很少,也有些人完全不了解。这样在大家都关注这个点的时候,总会有一个专业的、高深的、全面的“意见领袖”出现,而很多人对于观点的真伪并不较真,而是对于发表观点的这个人有足够的信任就可以做出判断和决定。

因此,如果一个人想引导群体顺着自己的思路走,那么他就可以抛出一个观点,然后给自己的观点找一堆看上去“非常靠谱”的论据,只要能把人说蒙,那就成功一大半了。貌似很多决策是群体每个人成员独立自主做出判断,而且最终投票决定的,而实际上大部分情况并非如你所想的一样。很多时候你被利用了,并没有自己认为的那般自由和独立。

好,现在你已经知道,这些阴谋论是怎样被杜撰和传播的了。那么你在现实生活中,就应该保持自己理智的思维,即使不能阻止这些负面消息的传播,也最好避免做一个阴谋论的“传声筒”。

本期音频就说到这里,谢谢你,我们下期再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