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打来的是一块被遭丢弃的翡翠废料,为什么这么说呢?翡翠原石的种水是为基础,要是意外切出没啥水头的色料,倒是还能够加以雕刻,要是一般的料子没谁偷的话,简直就是块砖头料!

下图的原石便正是如此,要水头没水头,除了些黄色真的没任何看点,也难怪货主选择弃之不顾,就算取取下几块大牌,那效果也不会理想,还浪费不少工费。

但听了某雕刻师的一席话又让货主燃起了希望,认为不妨将石头交给他做成一。个摆件练练手,不收取任何费用,反正也是废料留着也没用,题材是货主家里的一条恶霸犬!雕刻师在原石上先大致勾勒出设计稿,该如何下手取料才是最重要的。

经过一个星期的反反复复设计,一只萌宠种算是出来了,养过狗的朋友想必都能看出这是个什么东西吧!这是一只恶霸犬,在修饰一下细节就可以抛光了。

真是神了,雕刻师从来没有试过雕刻一只狗狗出来,第一次尝试非常的成功,也算是有功底在了,这表情纹路都雕刻的很逼真。

最终的结果出来了,很形象的勾勒出了恶霸犬的样子,逼真度极高,非常的饱满表情、皮肤、神情都描绘的淋淋尽致。

抛光后看上去好像塑料做的,不论是哪个方位,侧面正面看过去都能感觉的到四肢发达的肉感,相当的霸气有没有,怪不得这种狗很贵,搞的我都想养一只了。

古人有云:“玉不琢,不成器。”

玉石雕刻创作讲究,取势造型、依色取巧、因巧施工,“取天然之形势,得天然之神貌”。玉雕应用的是减法原理,原料体积只能剔除,不能增大,这就是其特殊性。不像绘画,可以自由地应用颜色,明暗背景,场面等手段来表现,它受到玉石原料体积、形态及质量的限制。所以,玉雕创作还得扬长避短,在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取舍得当。从创作心态上说,艺术品历来被视为有机的整体,中国艺术追求“以形写神”,“形”的刻划是外在美的体现,是手段,传“神”才是目的。主体创造艺术,必须先养气,唯有生气灌注,才能使作品充满生命力。“养浩然之气”(孟子),故能气势雄浑,以生命之气感悟外物之气,使作品体现生命之道,所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