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对女性的包容和宽厚,导致了一个红妆时代的崛起,武则天的成功改写了中国历史女人不能为皇的传统,自此刺激了一个个有政治野心的宫廷贵妇们的争心,她们不再满足过去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一个个都试图挑战儒家男尊女卑的思想,因此从唐高宗晚期到唐玄宗初期,九州华夏政权混乱,强势的女性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斗得不亦乐乎!

她最有可能成为武则天第二,政治手腕和野心都具备,却还是输了

众所周知,在武则天之后,有四个女人接连出现,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以及太平公主,这四个女人都有着对权力的极度膜拜和渴求,就拿安乐公主来说,她曾就要求唐中宗立其为皇太女,可见其政治野心是直指九五至尊的,而上官婉儿因为从小长于掖庭,深深知道皇帝一言可以决生死,所以她的一生都是抱着狡兔三窟,灭而不绝的骑墙态度,谁强就追随谁;至于韦皇后和太平公主是最具有政治权谋和地位的,虽然两人相较而言太平公主更胜一筹,但是笔者却认为真正最有可能成为武则天第二的人非韦皇后莫属。

前车之鉴,武则天之所以能够成就女皇之位,最主要和直接的因素是因为她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占据着理所当然的政治法理,这一点是出嫁的太平公主所无法比拟的。纵观太平公主手腕强绝,胆量非凡,眼观毒辣,知道武则天已年老,不再是其依附的对象,就毅然决然的联合宰相张柬之等外廷集团和相王李旦以及太子多方合纵连横,通过先天政变废黜了母亲武则天,这足以说明其具备一个政治家以自身利益为考量的狠辣;再者,在唐中宗死后,太平公主通过韦后的种种措施,看出了留给她和李唐皇室的就只有坐以待毙和宫廷政变两条路,于是才有了唐隆政变的谋划;唐睿宗李旦的登基,太平公主是功勋卓著的,虽然她后来一度得到退居幕后的李旦的支持以及朝中宰相七人有五人出自其门下,直到先天政变之前,这都表明太平仍然是在争权的路上踽踽而行,她不曾具备独一无二的政治优势,身边总是有着巨大的力量掣踵,想要登基为帝,几乎是不再具备着条件。

她最有可能成为武则天第二,政治手腕和野心都具备,却还是输了

当然从种种的行为来看,太平公主虽然有着成为女皇的野心,可是她始终还是将自己定位在权倾朝野,掌控朝政大权的镇国太平公主的位置上的。我们一再的说太平公主也是为了要和韦皇后形成鲜明对比,那么韦后又为何是最具备武则天第二的条件呢?

唐中宗曾被武则天贬斥,迁往房龄,连带着韦后也一并过了十五年的艰苦日子,同时受到牵连的还有着韦皇后的家族,父母死去,四个弟弟也被少数民族首领杀害,这对韦后来说是滔天大恨,她是仇视武则天的,同时也渐渐的对武则天形成了极度的膜拜和推崇,巅峰的权力能够为所欲为,掌控苍生生死,生杀予夺,在重新回到洛阳之后这勾起了韦后的政治野心。

她最有可能成为武则天第二,政治手腕和野心都具备,却还是输了

神龙政变后李显登基,韦后终于又一次走上了台前,这一次有武则天的榜样在前,她开始依葫芦画瓢的学起了武曌,首先是和唐中宗一起上朝,然后提拔亲信,娘家人也被一个个的安插于朝廷,其中宗楚客、韦温都是宰相集团的重要成员,期间祥瑞不断显现,过去武则天撺掇唐高宗封禅泰山,然后力促自己成为亚献,这一次韦皇后教唆唐中宗南郊祭祀,然后给自己加入了举足轻重的成分,这一切的一切无不显示着韦后的政治野心,直接指向了九五之君。

从政治权谋来说,韦后的确不如太平,可是比起唐中宗来说无疑要强太多,中宗对韦后是爱到怕的程度,这一点是强于唐高宗之于武则天的,对韦后的干政,唐中宗完全是抱着放纵的态度,可以说韦皇后想要发展壮大势力是完全具备条件的,简直就是政治上的完美土壤。

她最有可能成为武则天第二,政治手腕和野心都具备,却还是输了

两《唐书》和《资治通鉴》都记载着韦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了唐中宗,不过历史的推测来看已经有证据推测这是不存在的编造,这里只是说明韦后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政治短视,从种种迹象来看,李显活着对韦后的终极梦想绝对是利大于弊的,这一点在后来韦后的迅速死亡就可见一斑了。

按道理来说,韦后按部就班,政治影响力是与日俱增的,而且在中宗死后,韦后立刻做出了应对之策,她立了16岁的李重茂为皇帝而不是31岁的李重福;又得到了大多数的朝臣和宰相班子的支持;接着又在军队中插入了自己的心腹和子侄;最后还安抚了李唐皇室中最具资历和实力的相王李旦,如此这般,韦皇后的安排也算是井井有条,从表面的发展来看,在不久的将来,韦后走上取代李重茂而自立为帝的道路已然不远矣,可是却短短十几天的时间之后,这个叱咤政坛的女人就成为了刀下之鬼,当真令人是难以置信。

她最有可能成为武则天第二,政治手腕和野心都具备,却还是输了

一切看上去是那么无懈可击,可惜的是韦后是模仿,此前早已有了武则天精彩表演在前,曾经有个人说过一句这样的话,大义是:第一个做的人演绎的是正剧,而第二个学习的人却是一出闹剧而已,这句话用在武则天和韦后身上就是极为的合适。

李唐皇室当年在武则天代唐而建立武周的过程中是吃了不少的苦,想当年多少人头滚滚,血流如注,皇室宗亲至今所剩无几,这才过去多少年,伤痛依旧,他们会容忍再来一次改朝换代吗?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韦后做出种种措施之后,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都坐不住的原因,因为他们都将是韦后当政后需要被绞杀的对象。

她最有可能成为武则天第二,政治手腕和野心都具备,却还是输了

韦后虽然步步为营,可是其掌控力并不强,毕竟她才母仪天下仅仅五年的时间而已,笼络人心还不够,就说她安插在军队中的亲信,几乎都没有什么威望,导致士兵不听从号令,甚至直接被斩杀。说来说去,韦后太过心急,其登基为帝本身不再具有突然性,她当时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李唐主宰乾坤是人心所向,朝臣大力拥护,李唐皇室也是实力强盛,韦后却没有意识到她的政治野心将会牵引着多少不能预料的人或事,自从中宗死后,婉儿起草的相王李旦辅政的诏书被划除的那一刻起,韦后已然被皇室所深深忌惮,又一场腥风血雨即将来临,而韦后却还处于对武则天第二的深深的幻想之中,不知暴风雨正在路上。

她最有可能成为武则天第二,政治手腕和野心都具备,却还是输了

说历史,话风云,明自身,茶余饭后舒心自我,欢迎关注今日头条号:历史风云天下

参考资料:《新唐书》

《旧唐书》

《资治通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