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此次政变针对两个奸逆,皇帝退位只是附带效果,小人结局大快人心

其实这次事件,兄弟二人得罪的不仅仅是魏元忠、太子和拥李派朝臣,还连带着太平公主也给得罪了,因为高戬正是太平公主的情人,对面首兄弟不满的人越发的增多,终于为了保证皇权的顺利传承,为了李唐的回归,这么一群强势的人物走到了一起,政变被张柬之提出和联合,最终组成了灭张运动,连带着武则天也被驱赶了。

此次政变针对两个奸逆,皇帝退位只是附带效果,小人结局大快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政变之时,士兵走向迎仙宫,此时的两张兄弟正在睡觉,听到声音就披衣起床,刚走出门就被迎面走来的士兵杀死在外廊之下了,政变发生之后,两张兄弟在朝廷的党羽就被一网打尽,连带着他们宫外豪宅中的三个兄弟也被同时诛杀,就这样五个人的尸体都被挂在了天津桥头示众,因为他们平常鱼肉百姓,横行官场,为非作歹,所以一夜之后,他们尸体上的肉都被老百姓给刮干净了,看来他们的罪行是罄竹难书,也难怪百姓被激怒如此,不过看到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俩如此的下场也算是大快人心了。

<div><p>公元705年正月二十二日,宰相张柬之联合部分文臣武将,以及协同武则天的三个儿女,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一同发动了宫廷政变,这个统治李唐王朝将近半个世纪且叱咤风云一生的女皇终于凄美谢幕,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政变的结果虽然导致了武则天的退位,但此次实施的目的却并非针对于她,主人公乃是她的宠臣加面首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而已,所以武则天退居幕后只不过是政变的附带效果罢了。</p><div class="pgc-img"><img src="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91ceda48b32d43ff896d98f35d6b3e91" img_width="600" img_height="393" alt="此次政变针对两个奸逆,皇帝退位只是附带效果,小人结局大快人心" inline="0"><p class="pgc-img-caption"></p></div><p>值得一提的是,政变之时,士兵走向迎仙宫,此时的两张兄弟正在睡觉,听到声音就披衣起床,刚走出门就被迎面走来的士兵杀死在外廊之下了,政变发生之后,两张兄弟在朝廷的党羽就被一网打尽,连带着他们宫外豪宅中的三个兄弟也被同时诛杀,就这样五个人的尸体都被挂在了天津桥头示众,因为他们平常鱼肉百姓,横行官场,为非作歹,所以一夜之后,他们尸体上的肉都被老百姓给刮干净了,看来他们的罪行是罄竹难书,也难怪百姓被激怒如此,不过看到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俩如此的下场也算是大快人心了。</p><p>两张兄弟是咎由自取,那为什么说武则天算是被殃及池鱼呢?话说,政变虽然有着高回报,可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除了一些投机分子和走投无路者,相信既得利益集团是绝然不会走上这么一条不归路的。事情还要从当时的政变人物和政治局势来分析。</p><div class="pgc-img"><img src="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3213c5bdb6bb4be28203d2aa90e839d9" img_width="600" img_height="291" alt="此次政变针对两个奸逆,皇帝退位只是附带效果,小人结局大快人心" inline="0"><p class="pgc-img-caption"></p></div><p>张柬之、崔玄暐都算是武则天一朝的宰相,绝对的位高权重,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左威卫将军薛思行都是掌控兵权的大人物,李显还是当时的皇太子,李旦是相王,还有武则天最宠爱的太平公主,就是这样一群既得利益群体,如何就冒生死族灭的危险而政变呢?答案就是为了以防万一,怕因为两张兄弟而让得本来按部就班的政治方向而猝然转变。</p><p>武则天晚年的时候,一改殚精竭虑的作风,变得骄奢淫逸,追求享乐了。而朝堂上继面首薛怀义之后又出现了张昌宗和张易之兄弟两,这两人据说是面如桃花,漂亮非常,难怪年老的武则天会为之心动。到了神龙元年左右,武则天的身体是大不如从前,越发的显得衰老,而此时的武则天又不愿见人,唯独除了这兄弟二人,而他们二人平日是嚣张跋扈,很是得罪了不少人,这一点他们心知肚明,害怕武则天驾鹤西去后,兄弟二人的好日子也将到头,为此他们带领同伙日夜商量干不法事,而李唐皇室的拥戴者们就特别害怕张昌宗两人会趁着武则天逝去的时机先下手为强又或者给武则天吹枕边风让其改变李唐复国的政治局面,因此才有了所谓的神龙政变。</p><div class="pgc-img"><img src="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4baa8b563b8947f0837aa62997b24ab5" img_width="600" img_height="334" alt="此次政变针对两个奸逆,皇帝退位只是附带效果,小人结局大快人心" inline="0"><p class="pgc-img-caption"></p></div><p>当时朝堂是拥张派、拥李派以及势弱的武氏集团,虽然武则天已经明确了储君人选,可是由二张而挑起来的一件件政治事件让得本和谐的政治氛围为之紧张,武则天本人言行也令得朝廷内外猜测不已,年近八旬,出现头脑不清,朝令夕改的事情也未可知啊。</p><p>武则天是67岁继皇帝位的,代李唐而创建武周王朝,因此立嗣问题是她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立侄子还是儿子呢?这一度成为她晚年所头疼的问题。侄子武承嗣在这方面没少巴结武则天,而武曌也得到了宰相李昭德和狄仁杰的轮番劝说,直到后来酷吏出生的吉顼点醒了张昌宗兄弟给武则天吹枕边风,才有了庐陵王李显被接回洛阳,最终立为太子之说,按道理来说,这面首兄弟算是立了大功了,可是为何后来双方又争斗不休,你死我活了呢?</p><div class="pgc-img"><img src="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5d77a584c2e84301b6d5f91239e9c3f8" img_width="600" img_height="395" alt="此次政变针对两个奸逆,皇帝退位只是附带效果,小人结局大快人心" inline="0"><p class="pgc-img-caption"></p></div><p>不学无术就是不学无术,这面首兄弟嚣张惯了,不知道看局势而见风使舵,该隐忍就必须要隐忍,他们缺乏政治头脑,也就只能是当当花瓶罢了。</p><p>有一天,太子李显的儿子邵王李重润和他的妹妹永泰郡主以及妹夫武延基一起议论起了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二人,说他们每天出入宫廷又干涉国政,字里行间肯定是充满不屑与嘲讽亦或者是憎恨,本来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毕竟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啊,可是偏偏被张易之听到,又偏偏此人心胸狭隘又无政治头脑,向武则天诉诸了委屈,结局是武则天龙颜大怒之下,这三个嚼舌根的后辈就这么被杀了,据说当时永泰郡主有孕在身,一尸两命,从此面首兄弟就和太子结下了仇恨。</p><div class="pgc-img"><img src="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a72bcd78f48466db7ddb644a37d1a1b" img_width="600" img_height="395" alt="此次政变针对两个奸逆,皇帝退位只是附带效果,小人结局大快人心" inline="0"><p class="pgc-img-caption"></p></div><p>魏元忠不仅仅是当朝宰相还是太子左庶子,他是个能人,耿介之士,因此对于二张兄弟是极为的不削之,他们之间的仇恨可谓是由来已久。在公元703年9月的一天,张昌宗就告了魏元忠,虽然这看似是张昌宗兄弟的发泄,可是牵扯的却是政治局势的走向,武周政权是否能向李唐政权完美过渡呢?当时貌似即将展现出和谐的交接,可是张易之兄弟二人因为得罪了太子以及不少的朝臣,所以害怕将来太子接班,武周复归李唐之后,他们将不得好死,所以总是时不时的搞出点政治动荡,目的已经不言而喻了。</p><p>这次张昌宗告魏元忠以及司礼丞高戬曾经私下说:天子年老,应该挟持太子做个能长久保持友谊的朋友。这句话顿时就让武则天为之一动,张昌宗信誓旦旦的说:凤阁舍人张说是证人,为此武则天要在第二天当庭对质。结果是本来与张昌宗兄弟说好一起嫁祸的张说一看局势错综复杂,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思虑再三之后转变阵营,当庭指责张昌宗,不过张昌宗兄弟虽然嫁祸大臣,可是武则天却一再的包容容忍,而对于魏元忠和高戬却被贬官,这一不公平的判决令得拥立李唐的朝臣怨气加剧,留着面首兄弟二人迟早会出事,可是要从正常途径去剪除他们明显不再可能,一个阴谋渐渐的形成。</p><div class="pgc-img"><img src="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5b54f272e035412db85634c65757a1a7" img_width="600" img_height="321" alt="此次政变针对两个奸逆,皇帝退位只是附带效果,小人结局大快人心" inline="0"><p class="pgc-img-caption"></p></div><p>其实这次事件,兄弟二人得罪的不仅仅是魏元忠、太子和拥李派朝臣,还连带着太平公主也给得罪了,因为高戬正是太平公主的情人,对面首兄弟不满的人越发的增多,终于为了保证皇权的顺利传承,为了李唐的回归,这么一群强势的人物走到了一起,政变被张柬之提出和联合,最终组成了灭张运动,连带着武则天也被驱赶了。</p><p>说来,神龙政变,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政权转变,只不过是提早的完成了交接,不过武则天也因此尝到了软禁的凄凉,一生叱咤风云,到头来卧病榻上,退居幕后,这一切都是因为对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过渡的包庇和恩宠所导致,一块无字碑任后世评说。</p><div class="pgc-img"><img src="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9d8799ae5cc946d0a9d5027c9b3ab1a1" img_width="600" img_height="399" alt="此次政变针对两个奸逆,皇帝退位只是附带效果,小人结局大快人心" inline="0"><p class="pgc-img-caption"></p></div><p>​说历史,话风云,明自身,茶余饭后舒心自我,欢迎关注今日头条号:历史风云天下</p></div>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