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弘扬孝道、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清明节历史悠久,源于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思想观念的改变,如今的清明节已渐渐变了味道。

一、说阴亲之风盛行。周日回老家,一进村远远望去,一块小麦地里挖掘机一上一下正在工作,周围聚拢了好些人。一打听,原来是老王家给死去多年的兄弟娶阴亲。近年来,死人成亲十分盛行,孤魂野鬼也搭上了高彩礼的快车,多者20来万,少者一两万。骨殖也能卖现钱,死人倒比活人贵。老王家给兄弟说的这个阴亲,是一把骨灰,这还是亲戚托亲戚给说来的。至于究竟是男是女、是人是物谁也不知道。

二、迁祖坟已成时尚。家庭条件好的要迁祖坟,家庭条件不好的也迁祖坟,有的新立祖,有的整体迁,旧坟地剩下一个又一个窝子,新坟地筑起一个又一个坟包。现如今农户在重新分配责任田的时候,就通过村委会要下了自家的坟地;有的还自行调换责任田,给自家坟地专门要出一块地来。满眼望去,新坟地大都占用着农田。同时,迁坟时主家还要购买大量起棺装骨殖,为死人大兴土木、围地圈坟,严重破坏了现有耕地。

三、封建家族势力抬头。家族祭祀、立碑树传、借机聚会,已成为农村大家族的常态。去年本村某姓大家广泛召集方圆二百华里以内的本家,认祖归宗,祭祀祖坟。现场彩旗飘扬,锣鼓喧天,人头攒动,鞭炮齐鸣,一抱一抱的烧纸点燃后火光冲天,乌烟瘴气。祭祀活动结束,大摆宴席,一共摆了三四十张桌,花费在两三万元左右。

清明祭先人,追远励来者。明明是好事,为什么非要掺杂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家族观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