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慈禧太后入葬东陵,葬礼結束以后,隆裕皇太后率众人回京,而瑜妃等三人不肯回宮,摄政王载沣派贝子载振等前往奉迎三妃回宮,瑜妃带领同治帝的几个妃子质问载振说:“皇上(指宣统帝溥仪)是专继德宗(光绪皇帝),抑系兼继穆宗(同治皇帝)。瑜妃是同治皇帝后妃中最有性格的女人,她敢和隆裕太后争地位,后来在民国时期,她和末代皇帝一起被赶出皇宫,到民间生活。

清朝同治皇帝有一后四妃,其中瑜妃和瑨妃就为长寿,瑜妃活了77岁,瑨妃活了78岁。瑜妃是同治皇帝后妃中最有性格的女人,她敢和隆裕太后争地位,后来在民国时期,她和末代皇帝一起被赶出皇宫,到民间生活。

瑜妃是知府崇龄的女儿,生于1856年(咸丰六年),满洲镶蓝旗人。瑜妃天生丽质,相貌十分漂亮,据说她国色天香,有倾城倾国之貌,而且她精通文墨,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她的山水画跟荣寿公主的画,并称“宫闱二妙”。

同治皇帝的皇后是阿鲁特氏,四个妃子分别是慧妃富察氏、瑜嫔赫舍里氏、珣嫔阿鲁特氏、瑨贵人西林觉罗氏。

皇后阿鲁特氏是慈安太后挑选的,为人端庄美丽、才貌双全,同治皇帝和皇后阿鲁特氏十分恩爱,这让慈禧太后很生气。慈禧太后讨厌皇后阿鲁特氏,喜欢慧妃富察氏,于是她就要求同治皇帝远离皇后阿鲁特氏,亲近慧妃。

这让同治皇帝很是心烦,他迫于慈禧太后的压力,不敢接近皇后阿鲁特氏,所以把气发在了慧妃富察氏身上,就冷落了慧妃富察氏。阿鲁特氏和慧妃富察氏日子都不好过,皇后阿鲁特氏受慈禧太后刁难,慧妃富察氏被同治皇帝厌恶。

而瑜嫔赫舍里氏就舒服了,同治皇帝时常来看她,对她挺好。这段时光应该是瑜嫔赫舍里氏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可惜时间太短,她还没有来得及生儿育女,同治皇帝就病故了。

1874年(同治十三年)底,瑜嫔赫舍里氏晋升为瑜妃。1875年1月12日,同治皇帝驾崩,19岁的瑜妃就成了寡妇,开始了漫长的寡居生活。

年轻美貌的瑜妃没有丈夫,没有孩子,她就用诗书来娱乐自己,聊于打发时间,她爱读书,还接受新思想,对宫女和女官说,我们女人要独立。

1894年初(光绪二十年正月),瑜妃晋封为瑜贵妃。

瑜妃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女人,庚子年(公元1900年)慈禧太后西逃, 将同治帝的所有遗妃丢在了北京,任其自生自灭。瑜妃稳定精神,管理好宫中下人,关门护卫,并召了在京的一些外臣来商议对策。敌兵没有进皇宫,统帅“见了穆宗瑜妃,犹致敬礼”。

1908年,光绪皇帝驾崩,慈禧太后薨逝,末代皇帝溥仪登基,就尊瑜妃为瑜皇贵妃。可是光绪皇帝的正宫皇后隆裕成了皇太后,升任为皇宫的女主人,并让瑜妃口称奴才。

瑜妃勃然大怒,继位的宣统皇帝溥仪是过继给她丈夫同治皇帝的,兼祧光绪皇帝,等于同治皇帝是宣统皇帝溥仪名义上的父亲,正统是在同治这边。而且瑜妃年纪比隆裕太后大,还算是隆裕太后嫂子辈的人了。

慈禧太后入葬东陵,葬礼結束以后,隆裕皇太后率众人回京,而瑜妃等三人不肯回宮,摄政王载沣派贝子载振等前往奉迎三妃回宮,瑜妃带领同治帝的几个妃子质问载振说:“皇上(指宣统帝溥仪)是专继德宗(光绪皇帝),抑系兼继穆宗(同治皇帝)?”

载振说:“兼继穆宗(同治皇帝)。 ”

瑜妃说:“既兼继穆宗,孝钦后(慈禧太后)及孝哲后(同治的皇后)今已宾天(薨逝),则穆宗一系,我为之长。 皇上既系过继,何得独以隆裕太后为母,而我为奴才?”

载振无言以对,只能低头请求三妃回宫,以后从长计议。 瑜妃说,与其回宫做奴才,还不如追随慈禧老佛爷于地下。 珣妃、瑨妃也坚决支持瑜妃,和瑜妃一条战线。

这事情是怎么解决的?史料上没有记载,有两种传说,一种说法是一种说法是摄政王载沣、庆亲王奕劻等商议此事,决定晋封瑜妃等三妃为皇太妃,不称奴才,并增加了三妃的月费。

另一种说法是隆裕太后把瑜妃、珣妃、瑨妃三个打入冷宫,直到隆裕太后薨逝,这三位妃子才出了冷宫,成为太妃享受富贵。

1913年3月12日,溥仪已经退位,但清朝小朝廷还在,又尊封瑜妃为敬懿皇贵妃。

瑜妃在民国又活了二十年,又和溥仪一起被冯玉祥赶出皇宫,到民间生活,反正还是住着豪华房子,过荣华富贵的日子。当然,这时她飞出软禁她一生青春的宫墙,算不算得到另一种幸福?

1932年2月3日,瑜妃病故,终年七十七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