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 (记者 江跃中)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已经走过60年的征程,11月1日“感动彭浦”人物颁奖典礼在共康中学大礼堂举行。贺月仙、买玉秀、须炳荣、王友春、城市管理团队等多个“感动彭浦”的个人与集体受到表彰,他们一直用实际行动诠释彭浦“四个特别”精神,对彭浦新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图说:多个“感动彭浦”的个人与集体受到表彰。彭浦新村街道提供

彭浦新村的土地早先是上海北郊的一片田野。上世纪5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到来,一批机电工业大厂落户走马塘以南的原彭浦乡地区,并在此建起了彭浦工业区。彭浦工业区曾拥有“中国第一台大型天线座、第一台推土机、第一台气动电控冷轧机、第一台水管式工业锅炉”,相对应地,彭浦新村便是创造这些“第一”的工人阶级的集中居住地。作为上海市第一批工人新村之一,拼搏的工人精神与坚韧的工匠精神,烙印着彭浦新村前进的脚步。200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彭浦新村调研时,从彭浦新村干部群众的优秀品质上归纳提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的彭浦精神。彭浦精神一直激励着每一位彭浦人,他们用自己的努力与付出, 才换得今时今日新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彭浦新村已满一个甲子,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人物。

图说:向先进人物颁奖。彭浦新村街道提供

彭浦新村第一任居委会主任贺月仙曾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她放弃了可以转为机关干部的机会,信守着对总理“做一辈子的居委会干部”的承诺,一直坚守基层,任劳任怨;“5+2”、“白加黑”,尝尽了酸甜苦辣的社区干部,让居民们陆续告别煤卫不独用、阴暗潮湿、破损老化的旧公房,搬进了煤卫独用、干净明亮、甚至配有地下车库与电梯的新住房;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城市管理团队使昔日逼迫八条公交线改道的“彭浦夜市”变身为居民口口相传的“彭浦新村精细化管理示范一条街”;一条“老买热线”坚持20年义务帮助各民族同胞解决困难;每月15日,“法律夜门诊”18年如一日,总会准时在三泉路821弄居委会上线……

颁奖仪式上,颁奖台后方的大屏幕依次播放着每一位获奖人物的事迹,引领现场的观众踏上了感动之旅。一张张朴实的面孔,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感染了现场的所有观众和嘉宾,不少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反映新村60年变化的书稿《彭浦故事》,在典礼上第一次与读者见面,该书共收录了60篇文稿,共分为历史钩沉、往事如烟、峥嵘岁月与彭浦情缘四个部分, 充分展示了彭浦人对新村的深厚情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