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银监会表态将进一步扩大财务公司外延产业链金融试点,再是央行等四部委联合发文启动产融结合城市试点,产业金融近来可谓频频受到政策照顾。

对此,理财范CEO申磊表示,产业金融通过营造产业与金融良性互动、互利共赢的生态环境,强化金融对产业的支撑作用,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与国家大力推行的实体经济战略、供给侧改革不谋合而,受到的政策支持还将越来越多。

切实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与实体经济密切联系、互促共生,共同影响着中国经济走向。而近年来,中国经济矛盾丛生,其中之一即是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出了问题。

一方面,本来应该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业,长期停留在通过叠加杠杆、自我炒钱,不仅加大了金融风险,而且直接导致实体经济融资难,集中表现在中小企业;另一方面,大企业放弃经营企业实体,转而投向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以及房地产业等虚拟经济的行业的经济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实体经济的困难。

对此,国家提出了振兴实体经济的号召,强调金融离开实体经济就是“无源之水”,金融创新更是必须立足实体经济。

就产业金融而言,这种金融模式通过立足特定产业的核心企业,通过解决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的金融需求,推动核心企业供应链的发展,并最终促进整个产业的持续发展,可以更加集中、高效地服务实体经济。

在银监会提出的集团企业财务公司延伸产业链金融试点中,主要针对的就是海尔、格力、北汽等实体经济大型企业,尝试拓展这些集团企业的财务公司业务范围,不仅服务集团企业成员本身,还服务于集团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从而起到服务整个产业链、推动产业链发展的积极作用。

助力供给侧改革

在产融结合城市试点中,不仅包括了完善基于大企业的产业链金融服务一,更加强调政府在产业金融的引导作用。

试点文件称,将以城市为载体,鼓励地方政府聚合产业资源、金融资源、政策资源,切实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建立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对接合作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加强政银企互动,强化诚信体系建设,深化产业与金融合作。

除了服务实体经济,这项试点的另一作用即是通过政府的参与及其资源倾斜,达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支持国家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意义。

所谓供给侧改革,其实针对的是实体经济存在的另一个顽疾,即解决部分产业如房地产、能源等产能过剩的问题,同时鼓励部分新兴产业、重点产业的发展,如新能源、现代农业、智能制造等,最终达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在这方面,产业金融立足于产业,落地于产业,特别是国家优先鼓励与支持的产业,同时作为整个产业的金融整体解决方案,从一个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供应链,再到多个类似的企业集群,有的放矢,最终一步步改善整个产业的发展环境。

政策红包还将持续

需要指出的是,产业金融并不是新生事物。

在国外,产业金融有诸多成功的经验,如日本三菱商社,是一个以产业、金融、贸易为一体的企业财团,又如世界排名第一的快递公司UPS,在全球范围内做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流合一,产业金融成了两者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产业链金融提供主体主要为商业银行,自2005年深圳发展银行与国内三大物流企业签订了“总队总”战略协议开始,很多银行和企业相继开始探索产业链金融业务模式,并期望实现企业、银行、政府多方共赢的局面。

近几年的新现象是,一方面集团企业财务公司在产业链金融中的聘,另一方面是互联网金融平台持续发力产业金融,监管部门对产业金融的关注也在持续提升,近期更是接连公布了上述两大利好产业金融的政策。

可以想象,随着国家对产业金融的试点不断深入,以及商业银行、集团企业财务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平台各方对产业金融的探索越来越深,监管部门对于产业金融的鼓励、规范性文件还将持续出台,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