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战的结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逐步崛起,随着两极格局的形成,现代历史进入了冷战时期,在此阶段,美苏双方处于彼此对抗的状态,但由于战争成本过高,两国都努力维持局面,从而避免热核战争,但为了彼此对抗,双方都采用各种互相压制的手段,除了局部地区的战争对抗之外,在主要的领域主要是经济对抗,美国出台的马歇尔计划被视为了非常成功的经济对抗手段,但苏联方面却也有一个与马歇尔计划针锋相对的计划,那就是很少为人所熟知的莫洛托夫计划。

莫洛托夫计划是以苏联为首的经济计划,主要的对抗对象就是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而莫洛托夫计划出台时间非常接近马歇尔计划,而其经济方针当中很多内容都与马歇尔计划针锋相对。在很长时间当中,莫洛托夫计划与马歇尔计划互相角逐,成为了冷战时期,经济领域的一场美苏对抗,但是非常遗憾的是,马歇尔计划最终更胜一筹,莫洛托夫计划最终逐渐被人所遗忘。

要了解莫洛托夫计划为何最终趋于落末,先来分析具体的历史情况,下面就来看一看,莫洛托夫计划的具体实施过程。莫罗托夫计划的核心在于经互会的实行,1947年马歇尔计划当中的欧洲援助计划正式开启,而1949年,苏联宣布成立经互会,六国在莫斯科会议上开始声讨马歇尔计划,从而达成了经互会的形成,从中可以看出苏联经互会本质上其实是为了对抗马歇尔计划的会议,有匆忙上马的嫌疑,而本质在于经济互助,而非进行市场流通,在形式上受到了苏联模式的制约。

在具体实力上来看,经互会其实实力不如马歇尔计划那样强势,主要参与国家有东欧和一些亚洲的贫穷国家,比如蒙古与越南,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拒绝,1954年,赫鲁晓夫访华时期就已经向中国提出邀请中国加入经互会的建议,但当时的中国领导人看出了苏联模式下经互会的不成熟,国与国差距过大,不能实现互补,并且只能单向支援,苏联对参与国的支配野心也过于巨大,所以拒绝参与,从中可以看出苏联外交模式的一些弊端。

与之相对应的马歇尔计划,无论是与日本之间的经济合作,还是与欧洲之间的经济合作,除了达成地区控制的目标之外,确实实现的经济上的互补,美国凭借资本主义的敏锐嗅觉,看出了这些地区的强大的经济底盘,相对于苏联先政治后经济的做法,美国的这种政策比苏联方面更为务实,甚至1947年差点导致东欧的捷克加入马歇尔计划。

莫托洛夫计划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参与国之间的彼此不和,捷克就曾指责苏联的经济补给并不到位,而苏联则强调捷克供给的产品质量不足,后来匈牙利也与苏联出现过这种矛盾,后期波兰与罗马尼亚甚至一度将产品用于与西方换取外汇,不再积极参与莫洛托夫计划。莫洛托夫计划较为成功的方面是对于亚洲贫穷国家的援助,蒙古得到的经济援助就大约在10亿美元左右,而后期越南的军事短暂崛起也是依靠莫洛托夫计划,但这些国家过于贫穷,很难有效反哺苏联,而莫洛托夫计划也使得这些国家过度学习苏联模式。

由于未能进行及时调整战略,莫洛夫计划未能认清历史现实,最终未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经济计划,苏联模式下的莫洛托夫计划最终没有更多的历史作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