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过去的 2019 年, KOL 绝对是社交营销乃至数字营销最受关注的领域。双微之外,社交电商、短视频、知识社区等也凭借差异化的平台属性和内容形态建立城池。据 AdMaster 社交数据库数据, 2019 上半年 8 大主流社交平台的活跃 KOL 数量已超 1000 万,成熟的 KOL 营销生态已具规模。

市场井喷的同时,问题也不断涌现,选择难、管理难,水军横行,效果难以评估不仅捆绑了广告主的手脚,也禁锢了 KOL 的市场潜力,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KOL 营销要突破桎梏,就必须建立一套标准、透明,以真实数据为基础的选择、评估及管理体系。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驱动的企业级社交和洞察分析解决方案提供商 AdMaster ,特别发布《 2020 KOL 营销趋势白皮书》。

基于多年 KOL 选择及评估数据积累及品牌服务经验,白皮书用翔实的数据、案例,科学的算法及模型,归纳总结,从以下多个层面,真实、全面的呈现了中国 KOL 市场现状,并为品牌 2020 年开展 KOL 营销提供有效策略建议:

▶ 品牌 KOL 投放意愿及 KOL 对消费者的影响

▶ 中国 KOL 市场规模,活跃 KOL 整体量级以及平台分布

▶ 主流平台 KOL 发帖、曝光及互动情况及趋势

▶ 多平台去水算法, KOL 级别划分

KOL 类型及粉丝效应

▶ 微博手机、汽车行业 KOL 账号及粉丝分析

▶ 美妆、手机行业小红书、抖音 KOL 营销创意玩法

2020 KOL 营销策略建议

KOL 成社会化营销重中之重, 半数活跃 KOL 来自“双微”

AdMaster 过去三年针对品牌广告主的调研数据, 2017 2019 年,表示会增加社会化营销投入的广告主占比持续增加。 2019 年, 81% 的广告主表示会增加社会化营销的投入,其中, 60% 的广告主表示社会化营销的重点将放在 KOL 推广上。另外根据 AdMaster Fullscreen media 的调研,在全球 KOL 风靡的背景下,中国消费者对 KOL 营销的品牌信任度、推荐度以及购买力均高于全球水平。

AdMaster 社交数据库数据显示,目前,从活跃 KOL 量级来看,超半数活跃 KOL 来自“双微”,近两年崛起的抖音、小红书 KOL 体量则呈高速增长的态势。持续观察 2018 7 月至 2019 6 月一年时间中,各主流社交媒体 KOL 发帖、曝光及互动数据, AdMaster 发现:

1、 微博作为实时热点爆发的主要阵地,对用户吸引力依旧强劲, KOL 单帖曝光持续增长,互动量也保持在较高水平;

2、 微信平台 KOL 发帖量呈下降趋势,不过基于 2018 12 月微信版本的更新,公众号单篇文章的曝光获得了明显的增长,但隐私顾虑却影响了用户的互动意愿使其呈下降趋势。

获取微博、微信头腰部 KOL 及抖音、小红书平台 KOL 发帖、曝光及互动更多数据及洞察,请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完整 AdMaster 2020 KOL 营销趋势白皮书》。

KOL 营销需把握 5 大关键要素, 高粉丝效应 KOL 更具价值

面对千万量级的 KOL 市场,品牌要根据 TA 特性,选择高性价比的 KOL 组合,必须基于数据做精细化运营,虽然不同品牌拥有不同的实践方法论,但想要玩转 KOL 营销,需要把握以下 5 大关键要素:

1、划分 KOL 级别:根据 KOL 页面粉丝数据,划分头、腰、尾部 KOL ,从全局出发,判断 KOL 合作价值;

2、确定 KOL 类型和粉丝效应:了解 KOL 活跃的行业及领域,以及不同类型的 KOL 背后真实的粉丝效应(高粉丝效应具有粉丝质量和粉丝规模双高特性);

3、了解 KOL 风格: KOL 风格,即 KOL 在发文过程中,表达出来的自我个性化风格;

4、把握高互动内容的定律:品牌需不断总结当下能赢得网民高互动的发帖的特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KOL 内容不同平台分发:需了解目前 KOL 在不同平台分发的情况,及背后带给客户的价值。

KOL 级别划分方面,基于各平台 KOL 粉丝量, AdMaster 采用聚类算法划分了不同平台头腰尾部 KOL 。数据显示:微博和抖音头部 KOL 粉丝量远高于其他平台,更适用于单向传播的扩散(如新闻发布);小红书和知乎尾部账号更多,素人 KOL 占比较大,更适合口碑传播(如产品推荐)。各平台的 KOL 级别标准不同,品牌主在与 MCN 机构或 KOL 沟通的过程中,应客观的从全局出发,判断合作方价值。

KOL 类型及粉丝效应方面,选择和品牌 TA 高重合率且粉丝效应高的 KOL ,可有效提升 KOL 营销投资回报。以微博为例,平台中 TOP5 KOL 类型分别为娱乐、美妆时尚、美食、科技以及情感类,从有效粉丝和粉丝量来看,相较整体 KOL ,漫画、宠物等从 KOL 虽然数量上未进入到 Top5 ,但却拥有更高的平均粉丝质量及规模,科技和教育类 KOL 紧随其后,内部 KOL 数量繁多且经常被广告主使用的类型(母婴、旅游、美妆时尚、汽车以及美食)则处于相对更低的平均粉丝质量及规模这一阵营中。

因此, AdMaster 建议,品牌在选择 KOL 组合时,需变传统的选择方式为以 TA 特性为中心的新模式,该模式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 品牌 TA 定义:根据品牌活动目标触及的人群定义

2、 生成 TA 偏好的 KOL 列表:根据 TA 粉丝聚类,推荐 TA 关注的 KOL 组合

3、 评估 KOL 的表现以及推荐粉丝效应更高的 KOL 类型:需要重点评估真粉率、粉丝画像、粉丝重合率及粉丝效应

了解 KOL 级别、类型及粉丝效应、风格、高互动内容定律、不同平台组合效率的更多数据及洞察,请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完整 AdMaster 2020 KOL 营销趋势白皮书》。

全链路闭环提升 KOL 营销效率, 电商站内外打通评估销售转化

选择环节之外, KOL 营销作为品牌社会化营销的重点,投入的量级及使用频次不断增加,建立全链路的评估闭环对于优化后续的 KOL 营销极为重要。从前选、前测、后测到管理,不同环节环环相扣,彼此为后续环节开展提供价值参考。

1、 前选:根据品牌 KOL 经验,定制基本、中级和高级三种前选策略;

2、 前测:根据 TA 特性,优选 KOL 组合,避免 KOL 传播的重复触达;

3、 后测:综合评估 KOL 实际表现,品牌 / 产品口碑及购买意愿,是否触达目标 TA 并引发讨论,是否使用水军等;

4、 管理:积累并管理 KOL ,活动中实时查看合作数据,合作后,自定义设置 KOL 标签,方便管理,并根据上述结果调整未来的 KOL 营销策略。

后测环节,以往受限于电商平台数据不开放, KOL 营销对销售的拉动效果无法评估,但在本届金投赏期间, AdMaster 特别发布了可打通电商站内外社交广告投放及人群标签数据,助力品牌积累并优化全域消费者资产「电商站内外全链路营销评估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通过与电商平台对接,可实现销售转化分析,将 KOL 营销落实到 ROI 计算。不仅能优化电商站内外投放组合,圈定带货力更强的 KOL ,还能利用关键词抓取高价值新客,帮助品牌在站外精准种草拉新,站内持续种草收割。

以上仅为《 2020 KOL 营销趋势白皮书》部分数据洞察及发现,了解完整的中国 KOL 市场生态、 KOL 营销核心要素、全链路评估闭环, 2020 KOL 营销策略建议及全链路营销评估解决方案,请扫描下图中的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购买近百页的完整版白皮书。

白皮书售价 16,990 ,扫码立享限时早鸟价 9,990 ,截止至 2019 10 31 日。

阅读原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