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领会领导的意图,执行偏差

清朝雍正年间,皇帝下诏书,要清查自康熙51年以来江苏地区拖欠的1200余万两的税款问题。江苏巡抚法海接到圣旨,认为皇上此举非常英明,应该入库的国有资产,不能长期滞留民间,必须严加追缴。于是,法海大人便下令各州府县、衙役捕快总动员,不论贫富,也不管手头有钱没钱,凡欠税者,限10天之内必须缴清。违者,一律抓捕施以刑罚。结果,有的州衙抓了一两千人,监狱人满为患。皇上听说此事,便急召法海,对他大发雷霆:“朕是让你清查原因。至于如何处置,当容朕以后裁决。谁让你十五年的积欠马上解决了?你激起民怨了,给朕捅了大娄子!”法海知道自己闯了大祸,连忙叩头谢罪。

法海认为“清查”就是要严加追究,对皇上的意图理解偏差,好心办了坏事。我们在工作上,理解领导意图时,不能想当然地干。对领导交待的问题理解不认真,执行出现偏差,势必会降低工作效率,做很多无用功,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我们在领会领导的意图时,不能自以为很懂领导,就横加揣测,一定要追本意,避免聪明反被聪明误。

没理解领导安排工作的重要性,执行不重视

大华公司经营的项目比较多,华总想要掌握每个项目的进度,却总找不到有效的办法。华总从兄弟公司引进了一个月度项目统计表格,让行政部王晗负责督促各项目部门每天做记录。这是华总第三次引进“统计表格”了,然而没有一次是真正发挥了作用的,大家也都是敷衍了事。王晗觉得这次可能还是会像以前那样不了了之。但领导偏要统计,王晗便敷衍了事,根本没有认真学习过这个统计表格,大多数时候是没有看系统数据就做记录,有时甚至根本不写,华总催到头上了,再临时抱佛脚加班加点。一天,华总和一家客户谈判,觉得王晗发来的表格数字有疑点,和以往的表格对照,居然发现手头的表格是从以往的表格衍生出来的,并非统计结果。华总谈判归来,第一个处理的就是王晗。

王晗没有意识到统计数据对于老总工作的重要性,就对工作敷衍了事,不看系统数据就做记录,甚至根本不写,毫无执行力可言。你怎么就知道领导安排给你的工作,对领导没有重要意义?你怎么就知道领导安排你的工作,对公司将来没有重要意义?如果不重要,领导何必要专门安排你这项工作呢?你轻视工作,内心深处就不重视,怎么会有执行力?

对领导的安排有异议,不愿意执行

华庄绿源公司经营着千亩大棚。最近聘请了一名农大老师当顾问,让技术员刘爽很是不爽,逢人就说:“什么农艺专家?什么顾问?不就是大学老师吗?又没专门种过菜,来了也是瞎指挥。我看,他们‘顾’倒是可以,就别‘问’了。”顾问来了,刘爽爱理不理,很少配合工作。一天,顾问在培训会上说最近黄瓜和芹菜可能有一波病毒感染,领导要求各队立刻喷药防治。刘爽说:“瞎掰什么!他又不是病毒,怎么知道要暴发?”于是,刘爽便决定把自己管理的200亩大棚先浇一遍水,就不喷药了。两个星期后,黄瓜的叶子长了白斑,芹菜也发现病株,可喷药为时已晚。刘爽管理的大棚,有100多亩没了收成,受到领导追究。

刘爽对领导聘请农学专家有异议,便不执行领导布置的工作,结果给企业造成了损失。在职场,领导如何安排工作肯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自有他的道理。你不认同,就不执行?工作问题,大家可以摆到桌面上来谈。你有不同意见,可以走正常渠道与领导沟通,可以向领导提出备选方案,但绝不能因为对领导的安排有异议就不去做,而且拒绝向领导沟通汇报。

执行力是办事能力的体现。但假如事情还没开始做,你在思想上就走入了与领导意志背道而驰的局面,那还谈什么执行力呢?

扫一扫,我们在这里等你

(戳阅读原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