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方面,为了写出女主人公的伤感,诗人对环境再三渲染,首句的“渐黄昏“,次句的”金屋无人“,第三句的”寂寞空庭“,最后一句的”满地梨花“,反反复复强调,但却能做到取景不雷同,一句一意,可谓相当高明。另一方面,全诗写得婉转而又动人,虽主旨是怨,但却无一怨字,女主人公心中的幽怨之意全在字里行间,在满眼的愁景和满脸的愁容中,而这一切都被诗人用这28个字道尽,可谓无一怨字却句句有怨,令人拍案叫绝。

诗坛有许多“诗红人不红”的例子,比如写下“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林升,写出“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曹松,写“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的赵嘏。而本期要再和大家介绍一位这样的唐代诗人,名叫刘方平。

名不见经传的诗人写首情诗,其中7字成经典小说名,被拍成电视剧

刘方平其人名不见经传,史书对他的生卒年以及平生事都没有记载,只知道他是天宝年间的一位诗人。人虽不红,但诗却很写得清丽动人,而且经典频出,其中《月夜》、《春怨》都是入选《唐诗三百首》的作品,备受后世推崇。本期就和大家分享这首《春怨》。

《春怨》

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

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开门。

名不见经传的诗人写首情诗,其中7字成经典小说名,被拍成电视剧

这是一首情诗,为我们塑造了宫中一个相思女子形象。除了诗名有个怨字,诗中是无一怨字却句句是怨,其中“寂寞空庭春欲晚”7字更是被写成经典小说,后又被拍成了电视剧。

诗的第一句既点明了时间是在日落黄昏来临时,又点明了女子所处的位置是在房内。诗人特别强调“纱窗”,是因为宫中女子本就如笼中鸟一样,纱窗虽不是铁笼,但就是那么薄薄的一层,就将她与外隔绝了。而选择日落这个时间,是因为这正是倦鸟归巢时,鸟儿尚能团聚,而自己却守着空屋空庭,怎能不令人伤感?这开篇的7个字,看似平淡,但却字字珠玑。

名不见经传的诗人写首情诗,其中7字成经典小说名,被拍成电视剧

第二句“金屋无人见泪痕“,是化用了汉武帝对爱人”金屋藏娇“的承诺。而”无人见泪痕“其实是一语双关,既是指眼前无人相伴,自然就没人看见自己落泪;也是指在旁人眼里,自己已在金屋内,可谓风光无限,可内心的孤寂却无人能懂,或许这才是令女子伤感的原因。

名不见经传的诗人写首情诗,其中7字成经典小说名,被拍成电视剧

最后两句是全诗最妙的两句,不得不说诗人以环境渲染意境的能力是极强的。为了渲染这份伤情,诗人用了“寂寞“、”空“、”晚“、”满“四个形容词,为我们营造了一幅凄美之景:空荡荡的庭院,院门紧闭,暮春已至,满地黄花堆积,一位幽怨的女子坐在房内,看着眼前的一切,潸然落泪。

作为一首闺怨情诗,这首诗是别具一格的上乘之作。一方面,为了写出女主人公的伤感,诗人对环境再三渲染,首句的“渐黄昏“,次句的”金屋无人“,第三句的”寂寞空庭“,最后一句的”满地梨花“,反反复复强调,但却能做到取景不雷同,一句一意,可谓相当高明。

名不见经传的诗人写首情诗,其中7字成经典小说名,被拍成电视剧

另一方面,全诗写得婉转而又动人,虽主旨是怨,但却无一怨字,女主人公心中的幽怨之意全在字里行间,在满眼的愁景和满脸的愁容中,而这一切都被诗人用这28个字道尽,可谓无一怨字却句句有怨,令人拍案叫绝。其实这一点也正是刘方平写诗的特点,大家可以再读一首他的《月夜》,也能发现这样的婉转和灵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