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完善城乡居民医保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报销政策,将高血压、糖尿病药品门诊报销比例提高至50%以上。这项惠民政策将在年内落地,惠及1亿多人,医保基金每年将为此多支出近400亿元。

陈金甫介绍,该政策保障对象为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并采取药物治疗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不包括职工医保人群。在保障范围方面,为国家基本医保用药目录内的降血压、降血糖药品。同时优先选用目录内甲类药品、国家基本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集中采购中选品种。在保障水平方面,对“两病”药品的门诊费用由统筹基金支付,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要达到50%以上。

为了让慢性病患者少跑腿,提高长期诊断治疗绩效,《意见》提出了完善“两病”门诊用药的长期处方制度。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指出,一般来说,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通常不超过14天,即两周的药量。但是高血压、糖尿病需要连续长期用药,患者不得不重复跑腿。因此,目前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对病情相对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将实施长期处方用药管理。

张宗久表示,如果医保支付支持长期处方制度,符合条件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次开具3个月的处方,就不需要重复诊断。据了解,目前,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已实行长期处方制度。长期处方量一般超过一周,不超过3个月。

公众十分关注“两病”用药支出是否会增加医保基金支出。陈金甫介绍,“两病”用药种类多、价格差异大,用药上也一定程度存在滥用和无法合理施治的问题,这势必会增加医保基金的支出,尤其是一些本身基金运行就比较紧张的地区,将会带来进一步的基金当期赤字和长期运行风险。

不过此次“两病”保障措施有很多配套管理措施,比如,鼓励在医保目录内优先选用甲类药品、国家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中选药品,从成本上做到可控。

“医保基金总体运行在良好区间。国家医保局还将通过增加筹资、发挥现有基金绩效等方式应对医保基金支出增加。”陈金甫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