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广梅汕铁路没有建成通车之前,国道324线更是吸引着海内外的潮汕人前往寻根,探寻潮汕文化之魂的主要通道。读懂潮汕,除了需要用眼观看富有地方特色的潮汕古建筑、潮剧、潮汕歌册之外,更需要用心倾听、感悟天书般的潮汕话、遍地的潮汕祠堂、抛家舍业的潮商,还要用味蕾品尝大海馈赠的礼物——潮汕菜、功夫茶。

这条国道,被誉为“潮汕文化的精髓之路”

古往今来,潮汕与内陆、长三角地区交通往来素来困难,国道324线(福昆公路)广东段的全线贯通,“省尾国角”的潮汕成为交通要地。在广梅汕铁路没有建成通车之前,国道324线更是吸引着海内外的潮汕人前往寻根,探寻潮汕文化之魂的主要通道。读懂潮汕,除了需要用眼观看富有地方特色的潮汕古建筑、潮剧、潮汕歌册之外,更需要用心倾听、感悟天书般的潮汕话、遍地的潮汕祠堂、抛家舍业的潮商,还要用味蕾品尝大海馈赠的礼物——潮汕菜、功夫茶。

这条国道,被誉为“潮汕文化的精髓之路”


德安里——一座老宅,写尽潮汕精髓

旅程首站是粤东果乡洪阳古镇,这是一座于明万历年间建造的古城,四山环抱,藏风聚气,是块“底盘珠”的风水宝地,盛产蕉柑、竹蔗。进入洪阳古镇看到的每一座府第式古宅,都有可能是德安里的一部分。



这条国道,被誉为“潮汕文化的精髓之路”



德安里是清末广东水师提督方耀与其兄弟合建的“厝”,“厝”是潮汕人对寨子、祠堂等民居的称呼。这座老宅院始建于同治年间,分为“老寨”、“中寨”、“新寨”三部分,三寨相连,总计建房773座,是潮汕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时期较长的巨型府第式建筑组群,俨然成了一座民间版的故宫。

东里寨、鸥汀背寨——抵御海盗入侵的“背寨”

潮州随着发展成中外贸易的重要商港,但同时也招来了恶人的注意,自明朝初年起,潮汕一带开始遭受倭寇的侵扰。在海盗猖獗的明清时期,潮汕人为了防备和抵御海盗,纷纷修建具有防御功能的村寨进行自保、自救,形成“背寨”。国道324线汕头潮南段路南十几公里的陇田镇东里寨,就是一座当地人为了抵御海盗流寇而建的古村寨。


这条国道,被誉为“潮汕文化的精髓之路”



行走在东里寨,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寨中朴实的生活。至今仍坚守在寨里生活只剩下20余户人家,但邻里往来密切,鸡犬相闻。如果是傍晚时分进寨,不时可以见到一些在家门口做着抽纱的妇女,扛着农具种田归来的男子,在院落里打牌的老人,在路边戏耍的小孩子。在古村寨逐渐消失的今天,东里寨就像一座独立的小世界,隐藏在粤东大地,与世无争。


这条国道,被誉为“潮汕文化的精髓之路”



沿着国道324线一路向东驰骋,来到特区汕头。在这座钢筋水泥砌成的都市之中,隐居着一位700岁的海盗文化遗存古寨——鸥汀背寨。鸥汀是汕头的发源地之一,坊间一直有着“未有汕头先有鸥汀”之说。然而,鸥汀背寨没有东里寨那么幸运,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郑成功攻寨成功后,进行了屠寨,全寨六万余人遭到屠杀,城寨被毁,不复存在,只留下腾辉塔、天后宫等遗存。但淳朴的民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并没有就此中断。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三日是寨子的“破寨忌”日,各家各户都要拜神祭天,凭吊那场残酷的战争。如今走在这处昔日海鸥停歇的海滩上,随处可见古榕、古庙、旧拱门和各家祠堂,寨中的行人不断相互打着招呼,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如果在寨中找一老人询问,你还能在鸥上张厝、鸥上李厝三王爷庙(俗称红宫)前找到了昔日的“北平门”、“北定门”,虽然两座寨门匾额上的字样依然清晰,却遮掩不住寨门的沧桑,阻挡不了人们对鸥汀背寨记忆的追寻。


这条国道,被誉为“潮汕文化的精髓之路”



龙湖寨——道德教化、师道传承

沿着韩江支流梅溪上溯约20公里,有一座保存完整的古寨——龙湖寨,这里素有“潮居典范、祠堂千家、书香万代”之美誉。青瓦的粉墙,气派的门庭,栩栩如生的门壁石雕,精妙绝伦,彰显了“京都帝王府、潮汕百姓家”的尊贵与气度,与潮州城极为相似,俨然是一座小城池。


这条国道,被誉为“潮汕文化的精髓之路”



龙湖寨始建于宋,围寨于明,繁盛于清,明清时期这里是潮汕滨海的贸易重镇。


这条国道,被誉为“潮汕文化的精髓之路”



永宁寨、陈慈黉故居——古风独存,古建成群

沿着国道324线转向西南,紧靠高速G15,距离澄海出海口只有几公里的隆都镇前美古村。这是一个始创于元朝末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村。村中传统民居建筑繁多,最具特色也是在当地家喻户晓的要算永宁寨和陈慈黉故居,它们不仅曾经为陈氏商业帝国的传奇增添过许多神秘色彩,如今也是潮汕地区的风水地标。


这条国道,被誉为“潮汕文化的精髓之路”



永宁古寨,为曾任清内阁中书的陈氏先祖陈廷光所建,是一占地万余平方米的正方形巨寨,四周以沟渠池塘护卫;寨前池水澄清,莲峰倒影,明堂开阔,众水汇聚,为公认的风水绝佳之地。此寨具有防洪、防盗、防涝等功能,可让寨民从此永享安宁。


这条国道,被誉为“潮汕文化的精髓之路”



陈廷光的善举在后代陈焕荣、陈慈黉父子身上得以延续。著名泰国华侨陈慈黉衣锦还乡后,于清宣统二年开始修建自己的寓所,耗时近30年,终于建成了占地两万五千多平方米,共有厅房506间的“岭南第一侨宅”——陈慈黉故居。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既古朴典雅又富丽堂皇,被当地人誉为“小故宫”或者“南国大观园”,诉说着潮汕风情与民俗文化历史的秘密。


这条国道,被誉为“潮汕文化的精髓之路”



潮汕文化——潮汕人的根


潮剧


这条国道,被誉为“潮汕文化的精髓之路”



这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已经延续了400多年,有“南国奇葩”的美誉。


这条国道,被誉为“潮汕文化的精髓之路”



潮汕民间舞蹈


这条国道,被誉为“潮汕文化的精髓之路”


△舞青狮



这条国道,被誉为“潮汕文化的精髓之路”


△蜈蚣舞



这条国道,被誉为“潮汕文化的精髓之路”


△汕头澄海麒麟舞


潮汕歌册


这条国道,被誉为“潮汕文化的精髓之路”



途经澄海时,街头一群小女孩咿咿呀呀地用潮汕方言诵唱歌曲,这便是潮汕歌册,是潮汕独有的女子文化。

潮汕工艺


这条国道,被誉为“潮汕文化的精髓之路”


△雕刻



这条国道,被誉为“潮汕文化的精髓之路”


△潮绣


舌尖上的潮汕

民以食为天,大海为潮汕人提供了大量食材原料,这也让潮汕人最擅长烹制海鲜。潮汕的烹调方法通常有炆、炖、烧、焗、炸、蒸、炒、泡、爆、焯等。


这条国道,被誉为“潮汕文化的精髓之路”



煲汤是潮汕人的生活习俗之一,洪阳古镇上的炖盅汤随处可见。东里寨的鱼丸莴菜汤让人印象深刻——鱼丸风味独特,鲜甜酥脆,香醇爽口。


这条国道,被誉为“潮汕文化的精髓之路”



潮汕地区虽然少有不夜城,但夜宵却从不甘落后。


这条国道,被誉为“潮汕文化的精髓之路”



路边的大排档,随走随吃,那哥鱼饭、红肉米、英歌鱼、龙须鱼、带子、冻红蟹、薄壳米、隆江猪脚、遍砂锅粥、粿条面、干面、牛田洋肉蟹粥,让你吃到扶墙走路。


这条国道,被誉为“潮汕文化的精髓之路”



潮汕小食,品种繁多,香味可口,让人尝试以后绝对想再尝。


这条国道,被誉为“潮汕文化的精髓之路”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网络,仅做分享交流之用,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于后台联系责编,我们将及时处理。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

来源:爱自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