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量白银的储藏,不但减少了市场上白银的流通量,更因为这些白银获得手段的权力化,使得中国这一时期货币体系承载着太多的不稳定因素。其实,在我看来,明代中后期的货币体系构筑在白银身上,从而引发的白银危机是明代灭亡的重要一个原因。

其实,白银作为货币的使用历史较早。但是唐代以前白银作为货币远不如黄金重要。汉武帝和王莽时期白银曾两度成为法币。但是此后数百年中,白银的流通只见于沿边的少数民族地区。唐代以后,白银的使用开始发生了变化,见于史载的赏赐记录越来越多。

到了宋代,边地的贸易和籴买,禁榷等大宗交易的钞引制度,由于数额巨大,宋庭允许商人可以用部分金银代替。金代还出土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银铸币。蒙元灭金、宋之前,也是以银为币。足可见白银作为货币体系重要的结构之一已是大势所趋。白银材质的优越特性,前人多有描述,这里不予赘述。但是白银何时成为货币?却是有所争议的。本文采用学界通常的看法,认为白银正式成为主币的过程,是从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官方宣布解除银禁开始的。

明亡原因探究:银荒与不稳定的货币体系

银元宝

明代中后期,自英宗时期开始,朝廷收缴的赋税开始折成白银。嘉靖、景泰、正德期间,官俸和工役也开始使用白银。到了万历时期的一条鞭法,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正式确立了。我们知道中国的银产量并不丰富,大部分的白银需要海外白银的大量输入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但是在15世纪,由于世界范围内的“银荒”问题,导致中国白银购买力在15世纪前半时期达到最高。

以白银为主的货币体系是难以确立的。随后由于海外白银的大量输入,使得中国的银价得以回落。因而中国古代最后一个货币体系——银钱体系才得以建立。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在明清时期,未曾离开过世界的货币秩序之外。

据学者研究,当时白银流入中国的渠道有两个:一是马尼拉,另一是日本。具体的数额虽由于统计的困难而存在争议,但是大体也可估算得出。

自隆庆五年(1571年)至明末,自马尼拉港流入中国的美洲白银,约有4000万两。相当于大明王朝30年内官银产量的2.1倍,相当于万历年间国库收入的3.8倍。足可见海外贸易白银输入,对于中国的巨大作用和影响。

从我们后人的眼光来看,白银对于中国的作用不言而喻。

明亡原因探究:银荒与不稳定的货币体系

银子

但是明末清初之际的一些经济史思想家,却主张废罢白银重新使用铜钱。崇祯年间陈子龙建议政府重新发行纸币,而桐城秀才钱秉镫作《钱钞议》,讨论钱法和钞法。清初的黄宗羲因“银力竭”干脆提出非金银论,顾炎武也持有此议。

这是为何?其实这就是因为“银荒”产生的严重后果使得这些有识之士都主张废除使用金银。

据载顾炎武曾经亲自经历过陕西的“银荒”:陕西当时虽然大丰收,却出现了“民且相率卖其妻子”的现象,原因便是民众无法集纳所需的白银赋额。明穆宗隆庆时期,大臣谭纶和靳学颜就谈到过“银荒”的问题。指出了豪右乘着“银荒”,又囤积粮食,危害百姓。到了清康熙年间,江南地区依然是:“四海之内,日益困穷”,“至于今,银日益少,不充世用”。

为何到了明末清初之际,会出现较为严重的“银荒”现象呢?有不少学者指出,主要是因为赋税的征收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致。具体表现是“一刀切”式的征收白银是不切实际的,加上官员的腐败因而导致了“银荒”问题的严重性。

以我看来,这可能只是原因的一个层面。复杂的历史需要复杂的头脑。“银荒”现象其实折射出来的问题有很多。下面我将论之。

明亡原因探究:银荒与不稳定的货币体系

隆庆开关

白银的广泛使用,促使了明中期社会的繁荣和稳定。为老一辈学者所称道的“资本主义萌芽”正是始于此。明代商品的价格,也不像前几个朝代一样,陷入恶性通货膨胀之中。

明代米价表

公元 每公石值银(公分)数 公元 每公石值银(公分)数

1361-1370 11.27 1511-1520 17.83

1401-1410 10.59 1551-1560 22.75

1451-1460 12.38 1601-1610 26.60

1501-1510 21.30 1641-1650 47.11

选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第705页。

由上表可知,从明初到明末280年间,米价只上涨了约4倍左右。足可见明代银两制的货币体系对于维护社会经济稳定的重大作用。

但是这一体系却存在自身的缺陷:

一是赋税折银,加重了老百姓的沉重负担。明代,国家对于专卖制度的管理有所加强,重农抑商也一以贯之。农民粮食与货币转化的固有矛盾一直存在。加上海外白银流入的地理位置偏重于江南和东南沿海地区,使得西北和山东半岛的白银严重缺乏。因此才会出现顾炎武在西北那样的经历,丰年也要卖妻卖子。

二是在货币体系中占有极重要地位的白银,由于供给的大部分仰仗海外进口。一旦海外供给不稳定,以及国家由于遭受倭患那般而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话,大明王朝势必会陷入沉重的经济和财政危机当中。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先是欧洲在明末之际,发生金融危机,历史上称为“郁金香危机”。

接着日本也由于自身的原因将国家封闭起来,使得海外白银通道相继中断。明末之际明政府因辽东战事,而耗银巨大,而国库又逐渐空虚,因此不得不把危机转嫁到百姓身上,加上天灾和人祸不断,从而导致明代的灭亡。

明亡原因探究:银荒与不稳定的货币体系

松锦之战

王家范先生在《世纪大讲坛》中指出,明代灭亡的原因是个综合体。边地战事的失败,经济危机加上天灾人祸引起的流民起义最终摧枯拉朽的葬送了大明帝国。其实,在我看来,明代中后期的货币体系构筑在白银身上,从而引发的白银危机是明代灭亡的重要一个原因。这不只是因为白银的供给大部分依赖海外命脉,还有白银这种贵金属所具有的良好储藏属性,使得明代的财政不断的陷入财政紧缩的危机当中。

据史料记载,至明朝结束时,民间窖藏的白银就达到2.5亿两之多。王家范也指出,在大顺军占领北京期间,从官员府中搜出来的白银数量达到6、7000万两左右。大量白银的储藏,不但减少了市场上白银的流通量,更因为这些白银获得手段的权力化,使得中国这一时期货币体系承载着太多的不稳定因素。因故有人提出,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的王朝是亡于通货膨胀,但只有明代是亡于财政紧缩的。

清代圜法,承袭明制,同时它也继承了明代中叶以来货币体系的不稳定缺陷。黄仁宇说过:“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其他主要王朝像清朝这样几乎完全继承了前朝制度。”

清代前期,由于市场白银量的不足,因而“银荒”现象延及清初。但是正如王家范所说:“白银不光具有流通的价值,还有一个功能,容易储藏,所以到了白银时代,官僚层的贪欲是实物经济时代所无法比拟的。明中朝以来,无休止的权力斗争,皇族带头,上下经商,官商勾结,都跟白银的巨大的诱惑相关,白银的权力化,权力的白银化,所以从明中叶开始,直到清亡,除了顺治跟康熙前期以及雍正一代比较收敛,其他的我们可以看到,贪污、贿赂的规模是一拨比一拨扩大,官场腐败,人心不古,吏使每况而愈下。”

明亡原因探究:银荒与不稳定的货币体系

商船

带有强烈权力色彩的传统王朝和政府体制,政治干预经济运行,干扰货币机制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国古代社会,从来就没有一个很好的货币体系运行环境。即使秦汉时期的金铜货币体系,也存在着皇帝允许宠臣铸造私人货币的例子、。加上中国长期存在的金属货币一贯具有的储藏性能和稀缺性,以及为了稳固皇权而利用货币进行笼络的政策等等因素。使得中国的货币体系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明亡原因探究:银荒与不稳定的货币体系

中世

总之,在我看来,中国古代的货币体系虽然经历着不同时期的变化,但是中国的货币体系难以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和系统。究其原因,我认为有如下几点:一是充当主要货币材质的缺陷。铜钱体贱价轻,易于盗铸;纸币也是伪币难以禁绝,容易造成贬值;白银虽然是制币的良材,但是私人铸造也是难以兼管,导致衡量和成色难以做到有效管理;实物货币的缺陷更是明显。相对于如此巨大的国家而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币材量的不足容易形成“钱荒”。二是违反经济规律的货币政策长期存在。正如黄仁宇所言:“中国古代的政府制度,是用管理简单农耕社会的方法和原则施用于宏大的商业性经营管理。”

在货币史上也是如此。例如在洪武23年(1390年)朱元璋光赏赐臣下的宝钞共计9000万贯,而当年朝廷的收入折合宝钞也不过2000多万贯。中国传统的王朝罔视经济规律做法很是普遍。如为了战争的巨大耗费,不断发行货币和新的币种,历史上的例子不胜枚举。汉武帝、王莽、宋代、金朝和元代统治者都曾这样做过。这种只顾眼前的困局,而忽视货币经济规律的做法,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三是文化与货币的纠结自古存在。

中国钱币文化形成较早,货币的力量很早就为国人所识并加以崇拜。如苏秦嫂子的表白,刘邦的治产说等等。金钱崇拜不仅容易催生权力与金钱的结合,也使得国人对于货币的格外垂青,因而中国人爱储藏货币的习惯便不难理解。其实说到底,中国的许多问题都可以从传统政治社会的固有特点找到根源。“中国传统时代的社会控制机制,政治体系是其中的坚核,主流文化是为这样的政治体制作意识形态支撑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