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儿收了,麦秸堆儿高高耸立在空旷的打麦场上,夜风儿从一尺多高的玉米苗头上拂过,送来了小溪的流水声、蛐蛐的叫声和玉米苗拔节的“沙沙”声,也给麦场上扎堆听故事的人们送来了一阵凉爽,有人不由借势使劲摇两下扇子,惊叹:“好风!好风!”也有人会立马轻声呵斥:“别吭声!正听着呢!”

这是儿时农村炎夏时节,夜晚常见的一景。天热了,人们便会聚在村头的打麦场上,听村里的文化人讲故事。记忆深处,是手托着下巴,静静地听《封神演义》,入了迷,仿佛能看见深邃的夜空中,金吒、木吒、哪吒乘着云朵飞行;夜深了,走在回家的路上,要时不时看一看地面,防备着土行孙猛地从地下钻出;睡熟了,常常做同一个梦,梦见自己长大了,读了许多书,也成为一个文化人,大家围坐在我的周围,听我绘声绘色的讲述。

农村不缺少绿油油的庄稼和成群的牛马,可精神生活太过贫乏,父亲说县城里什么都有。我问县城在哪里?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父亲指着远方说:“你看见了吗?那远远有一团亮光的地方就是县城。”顺着父亲的手指极目远眺,黑暗无边无际,可我宁愿相信不远处真的有一团亮光,亮光下面就是我向往的县城。终于有一天,母亲给了我5毛饭钱,让我坐上生产队买化肥的拖拉机去县城开开眼界。

城里人来人往,商铺林立,热闹非凡。晌午了,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坐到了肉丸摊前准备吃饭,我却发现不远处有个新华书店。直奔过去,呀!满屋子的书!我东瞅瞅、西看看,踯躇着,眼睛扫过一排排书架。

小人书!我的眼睛一亮,班里的好几个同学都有小人书,他们每天装在书包里,从不轻易借给别人观看,央求得久了,他们就会自豪地拿出来,如盛夏晚上讲故事的文化人一样往那儿一坐,大家伙赶忙围上来,任由他一页一页翻给我们观看。

站在柜台前,仔细凝望着里面的每一本小人书,《董存瑞》!前不久村里刚放映过战斗片《董存瑞》,小伙伴们可爱看了,电影一个村一个村挨着放,小伙伴们每天晚上一个村一个村挨着赶着看,可就这也看不够!“董存瑞,十八岁,参加革命游击队,炸碉堡,牺牲了,他的任务完成了!”儿歌每天伴随着我们欢快的脚步。我要是能有这样一本小人书该有多好呀!这样子我也能像村里的文化人一样拿着小人书骄傲地给小伙伴讲书中的故事了!想着,我的手不由攥紧了裤兜里的5毛钱。

手捧服务员递过来的《董存瑞》,我的心“砰砰”直跳,今天是我第一次出远门,今天又是我第一次自作主张花这么多钱。看了看定价,5毛钱还有结余,我狠狠心,饭不吃了,又买了一本《杜十娘》。

坐在回村的拖拉机上,小心翼翼捧着两本小人书,想看,可又不敢看,生怕路途上的颠簸弄破了它们,可又忍不住不时翻开看一眼,勇敢的董存瑞、漂亮的杜十娘,深深扎根在我的脑海里。

回到家里,母亲问中午在城里吃了什么饭。我高高地举起两本小人书,说:“5毛钱我买了两本书!”母亲心疼地问:“你不肚饥吗?”我这时才想起自己早已是饥肠辘辘,可仍要强地说:“不饥,真的不饥。”母亲叹口气说:“早知道多给你几毛钱。”母亲见我仍舍不得把两本小人书放下,又接着说:“喜欢看书是好事,可不能不吃饭呀!只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保管你能买很多书。”

上学,我把两本小人书放到书包里;睡觉,我把两本小人书放到枕头边。我常常想,长大了也要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像董存瑞一样和敌人英勇作战。至于杜十娘的故事我不十分懂得,只是觉得她太可怜了,她对人家那样好,可人家却要把她给卖了,到头来只能是抱着百宝箱纵身跳入江中。看着这样悲惨的结局,我真深深地替杜十娘惋惜。

童心是纯洁的,在两本小人书的激励下,我发奋学习,以学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升入了初中。这年学区在镇里举行会考,考试之余,看到照相馆里挂着一身军装,我拉着同学走了进去,摩挲着它,想像着自己穿上去潇洒的模样。老板问我要不要照张相。我摸了摸口袋,只有1角钱。怎么办?最后,我和同学商量,一人兑1毛钱,照一张穿军装的合影。我穿军装,同学戴军帽,我们挺直身板,照了一张2寸黑白军装照。

上初一的我已满身是男子汉的特征,唇上的髭毛黑黑地一层,从照相上看,我就是一个标准的年轻军人!父亲把我的军装照装进相框,和大家的相片一起挂在堂屋的墙上,每天进屋看见它,我都在想,我得赶紧长大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像董存瑞那样的军人。

转眼长大了,可阴差阳错我却考上了师范学校,离成为一名军人越来越远,不过,当初发愤读书打下的文字功底慢慢在工作中显现出来,我渐渐成为能发表几篇作品的“文化人”。

知识改变命运。这话用在我的身上一点也不假,就在我认为将要对自己的当兵梦抱憾终生时,武装部的同志慕名找到我,想调我到武装部从事宣传工作。想着将要穿上梦寐以求的军装,我当即高兴地答应了下来。

转眼,在武装部工作已经14个年头,文章接二连三发表,女儿茁壮成长,可谓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朋友们坐到一起,非要我介绍成功的秘诀。我想自己的源动力应该是那两本小人书,《董存瑞》让我矢志军营、报效祖国;《杜十娘》让我对爱人忠贞、对家庭忠诚。

两本小人书,影响着我的梦想,改变着我的生活。

本文系海河网原创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海河网。欢迎关注并按规则转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