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重庆不仅有小面,还有罗佳花溪牛肉粉!

素有“高原明珠”称誉的花溪,是贵阳一个优美的风景名胜区,却因一碗独特的牛肉粉名震大江南北。

在重庆,有一对来自四川达州的小夫妻:钟成建和罗潇娅,在专心学艺和苦心经营下,只因在店招上标出了“罗佳”两个字——

这个“小心眼”慢慢发力,长出翅膀,一飞冲天:10年时间拥有200家店铺,成为该领域一块响当当的崛起品牌,非常难得。

如今,伴随到核心商圈开店的机遇,罗佳花溪牛肉粉从店招视觉到团队建设、品牌文化,均在改版升级,一股清新的“民族+时尚”之风正在形成。

继往开来,境由心生,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小钟,四川大竹县一个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至今家里仍是竹子加泥浆糊的土房。

当年为了供他读大学,不仅父母把耕地从10亩递加到25亩,还得牺牲姐姐读书的机会——

1999年,他到达州职业学院读会计专业时,姐姐则到广东打工,鼎力支助。

大学期间,小钟和小一届的小罗,共同的命运和爱好,让他们无话不谈,成为一对志同道合的佳侣。

2002年毕业后,他们一边四处打工一边寻找机会。

小钟做过电视销售,卖过牛仔裤;小罗则甘愿到餐厅,从一名服务员做起。

2005年,他们结束打工生涯,从深圳回到梦开始的达州,张罗结婚,寻机立业。

爱好美食的小罗,决定去学卤菜、摆摊、开铺。可一番折腾下来,辛苦积攒下来的几万元白白交了学费,还得再次远行。

几经辗转,他们来到重庆,借几千元,租房立足。

在渝北一家上市公司,小钟从一个普通职员开始,不断成长进入管理层。

茶余饭后,夫妻俩共同的话题还是永不熄灭的美食梦想……

农村的孩子早当家,背后有长长的尾巴,开销巨大,他们甚至没有余钱去拜师学艺,哪怕是学小面区区几千块钱,都有苦拿不出。

乡下母亲知道这一切后,就跟他们说家里有个亲属在贵州花溪,做了一辈子的牛肉粉,非常好吃,只是现在老了不做了,手艺还在,可以去学,免费的!

就这样,小罗来到花溪,一呆就是半个月,终把这一碗独特的牛肉粉带回重庆。

2008年,夫妻俩辛苦筹借3万元,却只能选择在渝北两路暨华中学附近、一条偏僻的小巷开店。

关键时刻,小钟多了个心眼,即在花溪牛肉粉的前面,加上了两个字“罗佳”,意即“老婆是最棒的,她一定能够把最佳的美味和服务奉献给每一位顾客。”

顾客大多是中学生,且都吃素粉;尽管一天中午就卖出了100多碗,非常忙碌,但却没有赚到钱。

2009年,痛定思痛,他们转战到一碗水高岩路三峡联大附近开店,一下就引爆了市场:一天进账5000金,最高一天达到1.2万!

众多顾客,都把这位亲切、热情和拥有一手好厨艺的“牛肉粉西施”,想当然就叫“罗佳”,而忘了她的真名。

从此,“罗佳”和花溪牛肉粉结下了不解之缘。

前些年的一次,童大美女到店吃后大赞,和“罗佳”一见如故,结成姐妹。

爽朗的她,立马就在三支路开店。

喜欢挑战的她,做过不少尝试,很辛苦却没找到方向。当时,她已把自己的小食店关了,休息了一段时间,以为自己就这样退出江湖,回归家庭,没想到“罗佳”让她就在自家门口拥有了一份事业:

50来平米的店铺,一天进账三四千元,一个月10-12万。自己拼一点,请两个员工即可,最多加上自己4人足够。

60%的毛利六七万,房租和杂费8000到顶,人工1.5万到顶,水电2000到顶,一个月可赚三四万。

就以3万计,一年也有36万——这就是罗佳花溪牛肉粉的财富密码,也是不断有亲戚朋友、新老顾客纷纷加入到其中开店的原因所在。

贵州两大名小吃:遵义羊肉粉和花溪牛肉粉,各有优势,全国闻名。

只是,在小钟和小罗心中,更钟意花溪牛肉粉:

羊肉有膻味,也有季节性;牛肉则不然,四季皆宜,老少通吃。

一直以来,他们认准恒都牛肉的优秀品质,加上店门口的这一大口炖锅,热气飘香,食欲大增——做足了文章,也吊足了过往行人的胃口。

小碗12元、大碗15元的价格,好吃不贵。

一个超级老顾客的体验是这样的:由于太远,每次都饿得两眼冒星而来,吃胀扶墙而去:牛肉粉要吃两碗才过瘾,再加一份牛肉、一份牛杂,一份牛筋……这“牛人”一直吃到80多元才罢休!

开始,面对众多前来咨询加盟的全国各地客商,小钟和小罗都不敢答应,生怕别人做不好,辛苦费打了水漂,也砸了自己的牌子。

但市场给了罗佳花溪牛肉粉极大的回报,200家分店大多是顾客吃了再开的,一部分是亲戚朋友执意要开的。

小钟的姐姐,2015年从广东回渝后,选择在江北区华新街开店,很快完成了从打工到创业的蜕变。

“三年大学,是姐姐广东打工给我赚学费生活费的,一直没有机会报答她,直到姐姐回到重庆。”3月14日,接受食都文化采访时,小钟说,“如今,姐姐通过一碗罗佳花溪牛肉粉和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在重庆买房买车的梦想,这是自己感到最欣慰的事。”

白手起家,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创业伊始,小钟一边上班,大早四五点钟就骑摩托到菜市场买牛骨、牛肉和新鲜蔬菜;一下班就到店里和妻子守店,直到半夜还在收拾残局、洗碗拖地,一天只有四五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市场上的牛肉,品质参差不齐,他们遵循师傅的教导,只用上等的黄牛肉和牛骨,熬出的汤料新鲜而凝炼。

“如果用水牛肉,则成色较暗,口感也没有黄牛肉这么鲜嫩和爽口。”

自制泡菜、手工辣椒粉、自碾青椒……这些平凡又琐碎的工作,他们却十年如一日坚持到底,也这样去要求前来学习的加盟商。

“开个小店,本小利薄,亲力亲为很重要,诚心待客很重要。好味道、好产品和好服务,是留住顾客的法宝。”

“不断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价值,带动所有加盟商共同提高,一起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我们多年来的心愿和梦想。”

10年沉淀,正在升级、流露出一股清新气息的罗佳花溪牛肉粉,正在裂变。

“罗佳”思路清晰,“佳速度”正在“变现”!

食都文化 徐松 千千 采写

食都文化:立足重庆、面向全国的美食专辑和网络传播平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