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签约如今成为热门词汇。

小病在社区看、大病去医院看,这对全科医生和基层医疗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月2日-11月3日,由湖南省医学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8湖南省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湖南省全科、全科助理师资培训班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全科工作的医护工作者共计50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

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分会会长杜雪平、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科教处副处长徐超伍、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祝益民出席会议。

与会专家、学者,聚焦中国全科医生现状,探讨全科医生的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着力推动湖南省全科医学人才培养。

【关键词:少】:全科医生数量存在较大缺口

发达国家全科医生占医生总数的比例一般在30%以上,有的甚至接近或达到50%。

但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全科医生只有25万人,占医生总数的7.5%,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每万民居民拥有2.2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到2030年,每万名居民拥有5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队伍基本满足健康中国建设需求。这意味着我国全科医生尚存在30万的缺口。

湖南省医学会全科专业委员会主委、湖南省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刘景诗介绍,2010年以来湖南省培养合格全科医生7328人。

截止2018年8月31日,全省全科医生达到12416人,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生1.81人,我省全科医生缺口较大,不能满足百姓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弱】:全科医生专业能力有待加强

全科医生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患者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服务。

在我国,全科医生是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以及双向转诊等目标的重要力量,被称为“健康守门人”。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居民疾病谱发生变化,慢性病患者人数已经超过3亿人,全科医生肩上的责任更为艰巨。

我国目前的全科医生有一部分为其他岗位或专业转岗而来,加上由于薪酬待遇较低、职业发展前景不明确等原因,全科医生队伍不够稳定。

“留不住人”或者优秀人才流失的现象等,都成为制约全科医生发展的短板,全科医生面临质量总体不高的问题。

【关键词:严】:重数量更重质量,“严进严出”培养全科医生

湖南省人民医院为全国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湖南省医学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在全科医生的培养教育中坚持“严进严出”,不断提升全科医生专业水平,培养高质量的“健康守门人”。

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均为大学本科毕业,通过统一组织的理论考核和科室组织的面试,合格者才能被录取。

这是“严进”,把关“源头”。

之后学员需要接受为期3年的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和临床科室轮转。

理论学习包括每年80学时的集中授课和60学时的技能培训。

临床科室轮转则需要通过入科培训,才能参加所在轮转科室的医疗工作。

学员都要通过由平时表现、理论考核、临床能力评估考核组成的出科“月考”和每年一次的“中考”(中期考核)。

3年培训结束后,需通过全国统一组织的理论考核和湖南省住培办组织的6站式操作考核,才算完成“终考”取得“毕业证书”,上岗参加工作。

刘景诗介绍,全省现有全科住院医师和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60余家。

湖南省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以学会组织为平台,开展走基层活动,推广适宜技术,进行业务讲座、现场指导。

2018年已开展基层巡讲40余场,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促进基层全科医生综合能力提升。

刘景诗强调,虽然全科医生在基层工作,但这并不代表全科医生就“水平不高”。

相反,全科医生为疾病诊治的“首站”,要具备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处置能力,还需要具备对于危急重症的“辨识”能力,以及时发现并转诊。

在大医院学习培养,到基层工作服务,“严进严出”的培养机制,是国家对全科医生的要求,也是对百姓健康的责任。

(编辑Max。图片来源湖南省人民医院)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人民医院 周瑾容 吴靖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