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脏的“治疗”与“康复”

我们常说:“祝你早日康复”,这既是对患者的一种美好期冀,也是对医者医术医德的信任与肯定。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医学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和广泛,“高药价”“医疗资源紧缺的同时,还存在浪费”“看不起病”“医患矛盾”“医疗安全”等等话题,每一个都是社会热点问题。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近些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激增,医学界在不断完善冠心病急性期救治技术的同时,“心脏康复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也逐渐成为了冠心病患者病后“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何科学有效地施行心脏康复,让“心血管疾病防治康新模式”得到积极有效的推广,是有效解决医疗资源浪费、心血管疾病患者反复住院、医疗费用所带来的压力和负担等问题的关键。

防治康新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模式,即一手抓规范诊疗,一手抓疾病预防康复的防治康三位一体新模式,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医学科技成就的作用,保障百姓的健康、守护民众的身心,使人少生病或不生大病,无病防病,已病防变。

新模式下的医疗目的是为患者决定治疗的策略和方案。治疗策略的确定比手术技巧和药物选择更加重要,而治疗之后的重点应该放在对疾病明确病因的预防,我国著名心内科专家胡大一教授指出:慢性疾病可防可控,因此他呼吁加强心血管病预防,防发病、防事件、防后果、防复发。成功挽救病人后,做好二级预防,防止再次梗死、减慢或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等。

防治康三位一体新模式适合以下三类人群:

1.患者有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稳定性心力衰竭、原发性高血压和外周动脉疾病等病症的患者。

2. 曾经历各种相关的手术如心脏支架植入术、冠脉旁路移植术、血管成形术、心脏瓣膜修复术或置换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脏移植或心肺联合移植等。

3. 存在至少两个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高血压、体重指数超标、超过35岁的男性、绝经后女性、吸烟或曾吸烟者、糖尿病患者、存在心脏病家族史、久坐少动者等。

大庆油田总医院心脏康复中心正在由传统的单纯心脏康复提升为防治康三个维度。逐步树立大健康和大康复的视野与顶层设计,服务人群覆盖包括患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和一级/二级预防、心血管高危患者(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肥胖和血脂异常)和老年人群。将重治轻防的模式向预防为主、防治康合理布局转变。。

文/ 心内科(心康)51病区 王昌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