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暴力”一词大家都不陌生,社会不缺好事者,也不缺唯恐天下不乱的人,这种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暴力形式极受一些“太平洋警察”的喜爱,他们管得宽、批得狠、骂得爽,站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制高点,像个不能见光的蛆虫般隐藏在网络背后,鼠标和键盘是“终极武器”,在很多人还未实现“车厘子自由”时,他们已经实现了“言论自由”,完全是质的升华。当一个人缺乏独立的思考,仅仅用情绪来思考和表达问题,而不是用理智和理性去分析和判断问题的时候,往往可能已经不知不觉当中加入了键盘侠这个行列,对无辜的人实施了“网络暴力”。

10月14日下午,韩国警方接到艺人雪莉死亡申告,随后确认其死亡,系上吊自杀。这突发的噩耗像是在平静的湖面扔进了一颗鱼雷,发生在邻国,却在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最直观的结果便是:微博又瘫痪了!

初见新闻,有多少人希望是误报呢?那个经常听到消息的漂亮女孩,好的坏的充满争议的,音容样貌犹在眼前,人却已经不在了。年少成名,尝过鲜花掌声万众瞩目,受过网络暴力指责非议,25岁便走完了一生。惋惜也好,难过也罢,当雪莉选择自己按下生命休止键的时候,必是因为她感受到的人生让她觉得不值得继续了吧。

邻国娱乐圈黑暗与否此处不以置评,单观事件前后网络众生百态,笔者哭笑不得之下竟是心底发寒。她活着,这个世界好像只剩恶意,她死了,这个世界又突然开始爱她了。当初那些口吐恶言、尖酸刻薄、诋毁侮辱她的人,和现在那些扼腕叹息、震惊难过、悲痛哀悼的人,有多少是重合的呢?

“网络暴力”一词大家都不陌生,社会不缺好事者,也不缺唯恐天下不乱的人,这种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暴力形式极受一些“太平洋警察”的喜爱,他们管得宽、批得狠、骂得爽,站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制高点,像个不能见光的蛆虫般隐藏在网络背后,鼠标和键盘是“终极武器”,在很多人还未实现“车厘子自由”时,他们已经实现了“言论自由”,完全是质的升华。

阮玲玉说“人言可畏”,我们向来也知人言可畏,却未想人言如此可谓。

乔任梁离世陈乔恩被骂,金钟铉离世鹿晗被骂,雪莉离世宋茜被骂,指责理由是什么呢?表现不够难过,没有及时发条微博给大众看?合着你家的悲伤难过只存在于微博?不发微博动态的悲伤难过便算不得悲伤难过?可笑至极,在别人生前“网络暴力”正主,等正主不在了,一边说着“爱”和“可惜”,一边将同样的“暴力”给到其朋友身上。

“网络暴力”不止针对公众人物、明星艺人,它是跗骨之蛆,屡禁不止且肆无忌惮且,存在于各行各业,存在于每一个我们身上。同样买票出行,军人不让座会被全网指责;病人对治疗存疑,肯定都是医生的错;但凡弱者发言,另一方肯定是霸道强权;四川德阳35岁女医生安颖彦被网络暴力,最终选择吞药自杀;北京双胞胎姐妹青岛溺亡后,网络充斥满对未尽责母亲的口诛笔伐……

冲动,无知,缺乏制度和道德的约束。很多人相信“眼见为实”,觉得既然已经亲眼所见,一定错不了。在“事实”面前,抢着为别人定罪,抢着实施惩戒。可惜的是,“眼见为实”也许并不准确,因为你无法保证,得到的信息是完整还是片面;你也不是警察,并无惩戒“犯人”的权利。

当一个人缺乏独立的思考,仅仅用情绪来思考和表达问题,而不是用理智和理性去分析和判断问题的时候,往往可能已经不知不觉当中加入了键盘侠这个行列,对无辜的人实施了“网络暴力”。

身处网络时代,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不轻易站队,不随便恶语相向,敲下键盘时请三思,多一份克制少一份刻薄,铭记“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先下结论,你便只能看到你想看的东西。

人言可畏亦可杀人,实名制注册也已经实施几年了,有关部门能否考虑将网络暴力列入法律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