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江苏省最北边的一个农村,那里依山傍海,民风淳朴。改革开放40年以来,父母和我辈跟随时代奋发拼搏,一共给家里添置过四台电视机,每一台都有着它们独特的故事。

第一台电视是1985年购买的14吋熊猫黑白电视机

老家在80年代初实施了包产到户,几年时间里,勤劳的父母努力耕种、开展副业、慢慢积攒,买了这台当时价格不菲的电视机。这台与我同岁的电视机是父母和周围邻居的至宝。

听他们说,那几年的每天傍晚,隔壁邻居和本家的叔伯兄弟们会准时来到家里,十几二十个人围着一个14吋的木质外壳黑白电视,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电视带给他们直观的冲击和巨大的欢乐。

后来,这台电视机还伴随了我的童年、我的少年,直到1999年才退役下岗。记忆里,这台电视只能收到两三个台,其中8频道是连云港台,3频道是日照台,还能收到一个18频道江苏台。

上小学时,每天最喜爱的就是8频道每天下午六点半的动画城,可谓牵肠挂肚,一期不落。

第二台电视是1999年购买的21吋牡丹彩色电视机

这一年我正上初二,村子里发生了大变化。很多人自办起了企业,造纸厂、化工厂、水泥厂起来一大片,大瓦房和二层小楼也鳞次栉比地竖了起来,村民们渐渐富裕了。

这时,很多人家更新换代买了彩电,我们家也紧跟时代潮流购买了新的电视机,还配套买了DVD和音响功放。

跟黑白那款相比,这台电视机颜值有了巨大提升,画质也不可同日而语,有线电视的入村入户带来了更多的电视频道,不再局限于以往的两三个了,农民的业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逢年过节时,父辈们常常聚在屋子里摆上酒席、插上话筒、高歌欢唱,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第三台电视是2010年购买39吋康佳液晶彩色电视机

这一年村子里建成了临港产业区,新修的港口开始启用,大量的企业进驻,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和致富门路。这时候我已经在临港园区里工作,当上了一家冶金企业的部门负责人。

这台电视就是用自己的薪水给家里添置的。它薄薄的,挂在墙上不占用地方,清晰度达到了1080P。跟21吋的大肚子屏幕彩电相比,显得那么俊俏。

妈妈喜欢看电视剧,我用U盘帮她下载了整套的《西游记》《渴望》《我爱我家》等老节目,她常常看到忘记准时吃饭。

第四台电视是2018年购买的65吋海信ULED电视机

这一年我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了,老家已经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村民们个个盖起来三层洋楼,家家都有小花园、小汽车,家用电器更是五花八门。65吋硕大的电视挂在客厅的电视墙壁里,4K画面无与伦比,色泽显示炫目多彩。

孩子暑假里正逢俄罗斯世界杯,我们祖孙三代一起围着电视观看足球比赛,彼此各有支持的队伍和喜欢的球星。决赛那天,我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足球队服,在电视机前高声呐喊着,尽情欢乐着。恍惚中,父亲的眼眶好像湿润了,画面似乎一下回到了很久以前……

40年,沧海桑田;40年,气象万千!

本文作者@指尖阳光

-往期文章-

观察 | 违宪?特朗普依然强制废除“出生公民权”

信仰 | 面对美国人的威胁,他回答:我必将效忠中国人民!

告别|金庸离世,重听大侠们的主题曲

-End-

微博@西野_Northwest,转载请后台留言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