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鲤城区大队江南消防救援站站长陈润泽,多次获得总队、支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救援现场听到微弱的求救声,立即带领党员突击队第三小组循声进入房间,敲击、倾听,定位被困人员,在角落里一男子左腿被大量石块和木板埋压、鲜血浸湿了身后一大片墙砾。在“3.7”泉州市鲤城区欣佳快捷酒店坍塌重大救援的战场上,响应应急管理部党组、消防救援局党委、福建省消防救援总队党委的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指战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科学施救、英勇作战,充分发挥了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成为了此次重大救援战斗的中流砥柱,鲜红的党旗在战斗一线高高飘扬。

灾情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在“3.7”泉州市鲤城区欣佳快捷酒店坍塌重大救援的战场上,响应应急管理部党组、消防救援局党委、福建省消防救援总队党委的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指战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科学施救、英勇作战,充分发挥了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成为了此次重大救援战斗的中流砥柱,鲜红的党旗在战斗一线高高飘扬。

党有号召,我有行动。7日19时17分,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报警后,立即调派26个中队、361名消防指战员赶赴现场处置。福建省消防救援总队第一时间向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和省委省政府报告有关情况,总队长王文生率全勤指挥部迅速赶赴现场指挥处置,总队政治委员赖世雄值守总队指挥中心及时开展会商研判,调集增援力量。根据灾情实际,总队立即下令,增调全省各地消防救援力量火速驰援,参战指战员中党员比例达到90%以上。总队党委发出慰问信,向全体参战指战员表示亲切慰问和崇高敬意,勉励全体参战指战员坚定信念、全力搜救,坚决夺取抢险救援攻坚战的胜利。总队政治部主任陈培志连夜部署战时政治工作遂行作战,带领总队政工组前往一线开展工作,各消防救援支队参战力量第一时间组建战时政工组,深入作业点组织战时鼓动、思想引导、心理疏导、战时考察、战时激励、火线入党、慰问关怀等工作。党员骨干叫响了“我是党员,跟我上”的口号,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哪里最危险、最困难、最紧急,党员指战员就出现在哪里,各级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极大地鼓舞了指战员的士气。广大留守指战员也递交了决心书、请战书,队伍参战热情急速升温。

党员先锋队主动请缨,党员指战员积极参战,主动要求赶赴现场参加救援行动。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在福州“2·16”坍塌事故救援中荣立二等功,大队主官带领指战员主动请战“我们有类似救援成功经验,我们必须上前方”。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队60余名党员主动请缨,光荣加入应急处置攻坚队,二等功臣欧乾坤、刘书斌,“道德模范”曾水庚等老党员冲锋在前、履职担当,影响带动了身边一批指战员。鲤城区大队江南消防救援站四级消防士刘嘉宇向现场指挥部提出进入救援核心区的申请,“我在疫情防控期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请组织在这场战役中考验我”。厦门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二站副站长林慧勇,因落编新岗位任职才两周,原本未列入增援队名单,但他作为从事8年后勤装备工作的老党员,此时主动请战,随队到增援现场,坚持一线救援36个小时。非常时刻,一名名共产党员挺身而出,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矗立,“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声音与救援阵地上高高飘扬的党旗交相辉映。

勇士逆行,党员带头。党员突击队在行动!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二站站长助理张晓杰,已有10年党龄的他,请缨带领本站党员突击队第二搜救组,从正面斜坡3层楼高度展开搜救。在先后利用破拆器材救出4名男子后,他在一缝隙间发现了一名男子,正发出微弱的呼救声。经过侦查,被困男子头部朝下,小臂血流不止,身体被墙体、床板、隔板挤压,随时都有滑落的危险。张晓杰不顾个人安危,挤入缝隙,用手紧紧托住男子肩膀,防止其下滑,同时背脚协力,用力撑宽缝隙,缓解男子压迫感。“再坚持一下,我们做好固定,撑开缝隙,马上就能把你救出来”,张晓杰坚定地鼓励被困男子。同时他与战友就地取材,利用身边的破损床单,制作紧急止血带,由一名身材瘦小的战斗员钻入,对男子的手臂进行包扎。“先拉住腿,扩张器再慢慢撑开!上面往外救人,我在下面顶着!”张晓杰一边指挥施救,一边紧盯被困男子表情。在男子被救出时,张晓杰立即为其遮挡光线,以免造成二次伤害。随后,张晓杰又带领队伍继续投入到被困人员的搜寻中。

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鲤城区大队江南消防救援站站长陈润泽,多次获得总队、支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救援现场听到微弱的求救声,立即带领党员突击队第三小组循声进入房间,敲击、倾听,定位被困人员,在角落里一男子左腿被大量石块和木板埋压、鲜血浸湿了身后一大片墙砾。这已经是本搜救组发现的第16名被困人员。为避免造成二次伤害,陈润泽要求队员徒手清理埋压在被困男子身上的沙土,并使用切割机小心翼翼地切割埋压在其腿上的木板。“疼!疼!”被困男子的呼喊让队员心头一紧,原来被困男子的左脚已被木板和大石头砸伤折断,血肉模糊。“拿医用纱布来,还有肢体固定器。”“醒醒,别睡!马上救你出去。”“忍耐一下,我们简单处理一下伤口,很快就安全了。”救援人员不间断地提醒被困人员保持清醒,同时减缓切割的速度,队员宋海荣用手紧急按住木板,保持平稳,终于将腿移除。经过简易地包扎和固定,陈润泽、宋海荣、叶庆三人合力用担架,将被困人员从通道口抬到安全区域,移交给现场救护人员。

“我是党员,我申请把最艰难、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交给我!”。三明市消防救援支队白沙路特勤站一级消防士刘灿华,这位默默奉献26年的老党员再一次冲锋在前,他利用凿岩机打碎大石块,轮流采取徒手作业的方式,快速清理救援通道上的碎石等杂物,一边架起生命探测仪冷静地搜寻每个废墟夹缝,一边运用电子信号搜救辅助设备寻找手机信号,“只要有一线生机,我们就会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在救援战斗现场,党员指战员们践行了赴汤蹈火的深刻含义,也守护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连续奋战,见证忠诚。越是紧要关头,越能映照初心。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在救出第三名被困人员中,先后40余人轮番作业,历时近4个小时,其间救援一刻也没有中断过。涂颜淼,党的十九大代表、有着25年党龄的老党员,钟伟元,在福州“2·16”坍塌事故救援中的一等功臣、福建省“最美应急人”,他们凭借丰富的救援经验,在这次救援中继续担当起主力军,连续战斗在最前线。救援队在和被困人员简单交流后,进一步明确了被困方位、周边环境及身体被埋压的具体部位,组织在被困位置的顶部和侧面同时展开救援,顶部打孔便于随时观察被困人员状况,防止发生二次伤害。随着救援通道的打开,救援人员迅速给被困人员补充水分,并不断鼓励他积极配合救援。在后续三个多小时的救援中,每10名消防员为一组,轮番徒手作业,靠近被困人员最窄处,仅能容下两个人展开救援。在狭小的救援空间中,不超过三分钟救援人员就会满头大汗,而他们在紧张救援的同时,不停地为被困人员用细水流降温,却丝毫没有顾及自己。就这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该被困人员最终被成功救出。

在救援现场西北区域的一处救援地带,随着第三层楼板的成功破开,救援通道顺利打通,被困人员近在咫尺,大家眼中似乎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但是,现场情况又令人一筹莫展,受倒塌楼板的重力挤压,通道上下之间的距离不足30厘米,正常体型的人无法通过救援通道,这对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此时,入队14年的党员厦门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二站一级消防士汤立敏站了出来,他主动请缨,自己身型矮小适合下通道救人。经过数次尝试,他把自己的身体一点一点地“塞”进了通道,渐渐地“双脚”离开了大家的视线,面对漆黑狭小的救援通道,大家心里不免担忧起来,因为救援通道随时可能坍塌变型。历经1个多小时,离开大家视线的“双脚”渐渐伸了出来,渐渐地“身子”、“肩膀”都露了出来,在他的怀里还多了一个“孩子”。这时,现场有人欢呼起来,“我们又成功营救一名被困人员”。此时,汤立敏抱过孩子交给了身边战友,又一头扎进救援通道,嘴里喊着“还有两名被困群众”。又经历了一个多小时的救援,被困孩子父母双双被成功营救,生命体征平稳。就这样汤立敏在救援通道“爬进爬出”两个多小时,当问到内心感受时,他说“没什么想法,只知道我要救人”。

截至11日,四天四夜的持续救援,党员指战员始终坚守一线,创造出了显著的救援成绩。厦门市消防救援支队的在汶川地震救援中荣立一等功的胡军,连续战斗36个小时,所在的救援队成功救助4名被困人员。特勤大队一站二级消防士号称“铁牛”的郑志强,7个小时突破6层阻隔,打通两条生命通道,成功营救3名被困人员。南平市消防救援支队江滨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刘畅,经历过漳州古雷PX项目爆炸救援,一天连续三次进入坍塌事故现场,15个小时对3个作业点进行侦查、破拆,他总说“跟我来”。莆田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科初级专业技术干部郭建峰,连续奋战40余个小时,编组救援力量、调整救援方案、对坍塌建筑东南角进行昼夜搜寻。龙岩市消防救援支队曹溪路特勤站副站长李菊元,持续破拆作业8小时接连破开4层楼板,队友叫他稍作休息,他说“救援还没结束,我没有理由停下来”。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三级消防长王保成,发挥18年消防救援经验,在狭小坑道内搜寻到母子二人,并成功救助二人脱险,特别是9日晚,在救援持续52个小时后,面对人员深度埋压、救援空间狭小等复杂情况,在队友协同配合下,王保成趴着跪着救援3个小时,成功救出两名生还者,再现了生命奇迹。

这些经历,仅仅是这次“3.7”泉州市鲤城区欣佳快捷酒店坍塌救援中广大党员战斗的缩影。据统计,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共收到请战书1000多封,成立党员突击队40余个,前后方参战党员3500余名,开展战时鼓动30余次,谈心谈话1000余人,心理辅导20余人,有力保障了救援一线的战斗力。

生死考验面前,总有身影逆行而上,总有党旗高高飘扬。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这次“3.7”泉州市鲤城区欣佳快捷酒店坍塌救援一线,广大党员指战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勇挑重担,英勇无畏,全力以赴投入到抢险救援战斗中,点燃了人民群众心中的希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