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优化提升渭南市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

西部网讯(记者 朱童戈)今天(11月1日)上午,记者从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优化提升渭南市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止2018年9月底,渭南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5021户,同比增长20.66%,其中新增各类企业7923户,增长28.14%,增速排名全省第3位。

落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 开创三位一体服务模式

渭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建军在发布会上介绍,为了严格落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办事流程,渭南市行政服务中心进驻单位数量达到57个,在全省二季度监测评价中位列第1位;办理事项448项,占权责清单可进驻事项的90%以上;“最多跑一次”办理事项249项。市级取消、下放、转移经济管理权限1396项,调整权责清单数量497项,取消户籍迁移、年龄变更等证明事项和盖章环节361项。

在提升政府工作人员服务质量方面,政府要求所有一线人员“温馨服务”,在服务中使用文明用语,规范操作流程。渭南市发改委、市国土局等部门结合实际采取了容缺受理、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个性化服务。

“主动服务和创新服务也是政府服务体系的另一大亮点,渭南市商务局将跨境贸易服务延伸到企业门前,有效带动以苹果、冬枣、柿饼等优势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今年1-8月全市农产品类商品实现进出口贸易总值3.08亿元,同比增长了57.4%。”张建军在发布会上指出。

渭南市政府还增加实施了不动产抵押登记“窗口前移”服务,群众可以直接在浦发、长安等银行一站式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实现“不见面”服务。

提升办事效率 成功为企业“减负”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渭南市政府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企业开办集中办理区,工商、银行、刻章等全部进驻,办理时限压缩至1.8个工作日,企业注销平均压缩至1.7个工作日;采用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办理时限压缩至3.4个工作日;企业获得信贷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12.5个工作日;网上办税0.2小时,窗口办税0.29小时,进出境业务平均时限从2017年的2-3天压缩至现在0.5天。累计降低企业运行成本8亿元。

渭南市政府专门针对企业设计搭建了“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平台”,缓解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已组织开展现场对接会7次,现场与银行对接企业61家,其中对接成功46家,对未对接成功企业继续跟踪服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