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隆寺五重塔地宫及塔刹各部示意图

古时建造大塔须先立中心刹柱,后再层层架设梁架,中心刹柱是最重要的木料,往往是直而长的贯通上下的巨材。由于巨材难得,又限于礼制约束,唯有社会上层能用,所以建造大型佛搭所用的巨大刹柱,只有靠皇帝特赐,梁简文帝为王时建天中天寺,梁武帝特赐柏木刹柱,南朝木塔实例无一存留至今,然而日本法隆寺五重塔之中心刹柱即为此类巨材。

法隆寺五重塔塔心柱上部

法隆寺五重塔塔心柱下部

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以及佛塔用材的改变,后世建造佛塔已不再使用木材刹柱,国内现存的古塔中,唯有建于唐代宗时期(766—779年)的河北正定凌霄塔,还保留有这种遗制。

河北正定凌霄塔塔心柱

南北朝时期的佛塔除土木结构和纯木构之外,尚有砖石佛塔,并且出现了密檐结构,当时的史料中可见有十一、十五十七层佛塔的记载,但这些都是密檐塔,所谓密檐,指的是塔的外檐层数较多,塔身以上塔檐之间的距离极短,紧密相连,远望层层重叠,很难轻易分辨层数,著名的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就是早期的砖砌密檐式佛塔。

河南登封嵩岳寺

嵩岳寺平面及立面结构示意图

嵩岳寺塔建于北魏正光四年(523),是中原真正意义上最古老的塔, 此塔高近40米,塔身平面为正十二边形,中空呈筒状。木料易朽易燃,以砖石为材的佛塔,相对更为坚固,不过因为没有柱梁等结构,为求稳固,高大的砖塔只能采用加厚塔壁的方法,嵩岳寺塔塔身为上下贯通的空筒,不过空筒空间狭小,而塔壁的墙体厚达2.5米。

嵩岳寺塔底层砖砌墙体

第一层塔身之上用叠涩砌法挑出十五层塔檐

嵩岳寺塔共十五层,第一层特别高大,以上十四层为密檐,逐层向内退缩并减低高度,不过各层挑出的砖叠涩出檐高度相同,由此塔身从下至上,砖檐的外端形成了一条优美的卷杀抛物线,所以尤为挺拔秀美,私以为塔的正十二边形其实是圆形的摹化,而其层层密檐是北凉石塔层层相轮的演化,可见此塔尚存印度古塔的遗风。

嵩岳寺塔

佛塔在外观上通常分为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南北朝时期的汉式佛塔与印度古制已有了极大变化,主要原因是两地的政治社会、历史文化不同,反映到具体的细节,则是佛塔的各个部分的比例、样式及组合形式的改变,汉地的佛塔大部分还保留了印度古塔中覆钵、露盘、宝珠等部件造型,以作佛塔的特定标志,但这些部件造型,在整座佛塔中所占比例已大为缩小,又几乎聚集在塔顶,以相轮为例,《佛学大辞典》释云:“(术语)又曰轮相。塔上之九轮也。相者表相,表相高出,故谓之相。又相者视也,人仰视之,故云相。”

佛塔的塔刹上装置金属质地的相轮若干重,在阳光下金光闪烁,所以古人形容其“灼灼金茎”,古塔的相轮多为铜制,也称为承露盘,其层数不等,有五层、七层、九层之例,《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刹上有金盘十一重,登封嵩岳寺塔现存相轮为七重,是宋初修缮时补造之物,而后世一些佛塔已将相轮全然省略,不过大多数都还保留石制和金属刹杆,而这种石质或金属刹杆的安置,又是造塔过程最为重要的一个关节。

金属塔刹结构示意图

立于塔顶的塔刹相比于塔身,体积要小得多,但却是建造佛塔过程中的最大起重件,中古时期,即使中型佛塔的刹杆,都要达到一二千斤,而且往往要达到十几二十米以上,在高层佛塔安置这样重量和长度的刹杆,除了要有高超的测量技术防止安装倾斜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须有相应的高空起吊工具和施工技术,也就是说要大型的起吊器械和脚手架一类的配套设施。关于塔刹的安置,《洛阳伽蓝记》有一则记载:“王修浮图,木工既讫,犹有铁柱,无有能上者。

王于四角起大高楼,多置金银及诸宝物,王与夫人及诸王子悉在楼上烧香散花,至心请神,然后辘轳绞索,一举便到。故胡人皆云四天王助之,若其不尔,实非人力所能举。”实非人力所能举,说明铁质刹杆安置极为困难,而这段记载里最重要的”四角起大高楼“和“辘轳绞索”,即安置塔刹须在塔的四周建立四组独立的脚手井架,此外还须用滑轮一类的起吊提升工具,如若在一座高80、90米的佛塔上安置长重塔刹,那么四周的脚手井架至少也要高达90米,这些脚手架本身的抗风防倾倒就是一项建筑技术难题,何况要在这基础上负载和起吊安置。

嵩岳寺塔塔刹部分

嵩岳寺塔开券门四道通塔心室,室内原应有置像,今不存。底层十二面,每面砌出角柱和塔形佛龛并以砖砌出壁柱、壶门、山花蕉叶、火焰型券等装饰,从外观上看,这一部分是整座佛塔最重要的部分。

嵩岳寺塔塔身外装饰部分

《牟子理惑论》记东汉洛阳白马寺佛塔:“于其壁画千乘万骑,绕塔三匝。”这应指的是佛塔基座和塔身外壁均绘有壁画,嵩岳寺塔底层塔心设像,外立面装饰繁复豪华,都是为了供信徒绕塔瞻拜以观佛想佛。密檐式塔是中古时期最常见的古塔形制,这类塔的特征除了层叠叠涩的密檐之外,还表现在下部第一层塔身比例尤大,并把佛龛、佛像以及门窗、柱子、斗拱等雕塑装饰都集中表现在塔身或第一层上,塔身内部往往都作实心处理,无法登临。北魏以后密檐式佛塔日益发展,装饰由简到繁,日趋富丽豪华,而这些基本特征都未改变,大多数辽代时期佛塔可作代表。

朝阳辽塔

北朝除嵩岳寺塔外,并无其他佛塔实例遗存,通过文献和同时代的石窟壁画和浮雕等形象资料可以得知, 密檐式佛塔之外,楼阁式佛塔最为常见,以后千余年,密檐塔和楼阁式塔成为中国佛塔最流行的两种形制,相比密檐塔,楼阁式塔的层数大都不超过七层,其塔身为从下向上斜直收分,各层出檐的外缘连线呈一直线,此外楼阁式塔的塔身表面通常隐出柱、枋、斗拱等木构件形象,现存最著名的楼阁式佛塔为长安慈恩寺大雁塔。

大雁塔民国旧影

隋代有确切纪年的实体塔只有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此塔通体石构。方形平面,通高15.4米,塔身6.6米,面宽7.4米,檐部挑出叠涩五层,塔顶以二十三层石板层层叠涩成四角攒间锥形塔顶,石质露盘、山花、蕉叶、顶轮宝珠构成刹部。塔四面正中开券门,内有中心方柱,佛像靠柱身四面设置,整座佛塔方直稳正,以质朴取胜。

济南神通寺四门塔民国旧影

唐代留存至今的佛塔有不少,但无一是木结构,从间接资料可知,当时建造的佛塔主要都是木结构,只是不利于久存,今人无幸见到而已,砖石建仿木结构楼阁式唐塔,重要实例为高宗总章二年(669)的长安兴教寺玄奘塔,而密檐式砖塔,嵩岳寺以后将近二百年都无实例遗存,景龙年间(707—709)的长安荐福寺塔,也就是著名的小雁塔,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唐代密檐塔。

玄奘塔及小雁塔民国旧影

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多重高塔并不供人登临,当时的文献中也不见登塔的诗文记载,《魏书•崔光传》记洛阳永宁寺塔建成后,灵太后于神龟二年(516)躬登九层佛塔,崔光上谏引《内经》云:“宝塔高华,堪(龛)室千万,惟盛言香花礼拜,岂有登上之义……莫可而拟,恭敬跪拜,悉在下级。”可见在当时还没有登塔的习俗,因为有大不敬之嫌,崇佛礼佛只在下层塔内礼拜,胡太后登塔或为创举,之后庾信有《和从驾登云居寺塔诗》曰:“重峦千仞塔,危登九层台。”可见到了北朝晚期,达官显宦、文人学士已登塔以眺览观景了,这时候佛塔的才开始可供登临,以至于成为以后高塔的一项重要功能,而其形制和结构,也因此有了新的发展。

塔若要可登临的作用,那么对塔的结构、阶梯、走道,甚至是门窗开口方式和大小等都要有所要求,塔的平面形式和结构方式也就要随之变化改进,如须将塔内的楼层、楼梯尽量建造得宽阔以便伫立和攀登,门窗开门须尽量宽敞,六角形、八角形的形制开始普遍,因为相对方形佛塔,多边形可以增加更多的方位视野,甚至在塔身之外设置平坐形成可以环绕的回廊,登塔者可以借此可以走出塔身远眺,以砖塔为例,建塔者往往通过砖叠涩出挑出塔身平台,再加以木构勾栏以成为塔身外廊。

砖塔叠涩出挑平台结构示意图

由于砖石材料受压强度高,相比木构更不惧水火雷电,砖石佛塔只要底层塔体厚实,有局部损坏也无伤大局。

陕西二龙塔

不过砖石佛塔在砌体的抗拉、抗剪能力上,却有致命弱点,地震对佛塔一类高大砖石结构体造成最大的破坏处,往往是砖塔门窗开口集中的部位,因为这个部分是砌体强度薄弱的地方,彭县龙兴寺塔为唐代曾经重建,据《彭县志》记载,乾隆年间地震导致“塔顶四裂,势将倾圯,卒不坠。”嘉庆、光绪、民国年间各倒塌四分之一,之后只剩西北角矗立,而其断裂处,正是各层门窗所在的中轴位置。

四川彭州龙兴寺地震断裂结构示意图

为解决这个弊端,佛塔往往建造成六边形或八边形,在增加了抗风面的同时增加了底面积,此外为避免使薄弱环节集中在砖塔砌体每一面的中轴线上,佛塔各层门窗开口往往进行逐层错开处理,所以在宋以后,八角形平面取代方形平面成为佛塔形制的主流,如苏州云岩寺虎丘塔、杭州六和塔等著名佛塔。

在抗震方面,毫无疑问是成熟的木构建筑为好,伟大的应县释迦塔高达67米,这座世界上最高的木构建筑历经千年而完好,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来日有专篇详说应县释迦木塔,所以这里暂且割爱,限于篇幅,其他唐宋元明清诸多古塔名塔也不再详论。

山西应县佛宫寺辽代释迦木塔

塔在印度最初用于藏纳舍利,作为佛与佛法的象征物。传入中国后继续保留固有的内涵之外,还派生了护法镇邪、登高瞭望、导航引渡等作用,因为用材和形制千变万化,其本身又成为了名胜风景,是中国古代仅次于宫殿的重要建筑物, 这一幢幢深奧、奥妙复杂的建筑,都是这是那些从未经过现代科学开化的无名工匠创造的,在彰显我们古人非凡才智的同时,已远远超过了宗教本身。成为人类最珍贵的财宝,值得我们一次次地欣赏,更值得用一切形式赞叹和爱护。

前文链接

关于中国古代的塔你一定不知道的事(上)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