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欢迎

全市新旧动能转换观摩会

与会领导来临港观摩

金秋十月,叠翠流金,

临港大地,层林尽染。

在这硕果累累的丰收时节,

近海临港的产业高地,

发展脉动澎湃激荡!

11月1日,

热情淳朴、勤劳奋进的20万临港人民

迎来了全市新旧动能转换观摩会的

与会领导,

这既是对临港的殷殷关切、大力支持,

也是对临港的鼓励鞭策、深情期盼,

我们深感信心满怀,倍感振奋鼓舞!

全区20万临港人民

对与会领导的到来

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新征程波澜壮阔,新时代扬帆远航。11月1日,在“大美新”临沂建设捷报频传的大好形势下,市委书记王玉君,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庆斌,市政协主席徐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昌等市级班子领导带领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现场观摩交流会与会领导到临港区观摩。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立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黄慧林等陪同观摩。

与会领导先后实地观摩了我区临港有色金属19万吨高碳锰及22万吨汽车配件、玫德庚辰智能制造和彩沟无极鬼谷文旅项目建设现场。作为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全市新旧动能转换主战场,全市重点打造的产业转型升级高地,临港区大好项目群凤来栖,建设现场如火如荼,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全域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生机蓬勃,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

与会人员在临港有色金属19万吨高碳锰及22万吨汽车配件项目

新动能催人奋进,新动力蓄势待发。在临港有色金属19万吨高碳锰及22万吨汽车配件项目现场,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释放出高歌猛进的跨越激情。该项目总投资29亿元,于今年5月23日开工建设,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税收3.5亿元。一期主要建设年产19万吨高碳锰新材料及智能物流中心,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建设世界第一座烧结矿直入式竖冷窑,工艺技术和设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二期主要建设年产22万吨汽车配件,主要生产汽车轮毂、刹车盘、马达壳体、高端精密机床铸件等产品。该项目被中国冶金建设协会推荐为冶金产业转型升级、多元发展的示范标杆企业,将为全区新旧动能转换注入新动力。当了解到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后,王玉君说,要努力打通企业中下游产业链,构建全产业链生产模式。

与会人员在玫德庚辰智能制造项目

近海听潮声,乘风扬新帆。在临港区离海最近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玫德庚辰智能制造项目正以分秒必争的态势全速推进,不断刷新着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临港速度,一个工业自动化4.0工厂即将惊艳亮相。穿行其间,只见建设现场热火朝天、蔚为壮观,厂区规模、技术水平令人震撼,与会员人对该项目领先全球的创新能力,奋勇争先的工匠精神赞叹不已。项目由世界五金制品行业500强中国第一名玫德集团出资建设,计划总投资60亿元,于今年4月20日开工,分三期建设,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150亿元,税收24亿元,安置就业3500余人。正在建设的一期项目,为年产100万吨铸造新材料和年产20万吨高性能流体输送智能制造配件项目,预计11月底投产,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60亿元,税收7亿元以上,吸纳就业2300人以上。其中,年产100万吨铸造新材料项目,由玫德集团和济南庚辰强强联合出资建设,生产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核电、高铁、军工、海洋工程、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大国重器、国防科技工业、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等领域,产品市场认可度高。年产20万吨高性能流体输送智能制造配件项目由玫德集团独资投建,实现材料成型全过程智慧管理、智能制造,率先达到同行业工业4.0智能化工厂,有力推进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当了解到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发展及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情况后,王玉君指出,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推动人才集聚区周边设施建设,解决人才居住等方面问题。

今年以来,临港区抢抓山东省在临港区域布局高端不锈钢产业联动区重大机遇,依托近海临港区位优势,规划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生产制造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先进工业设施设备。以玫德庚辰智能制造项目为龙头引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和专业技术人才落户临港,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目前,临港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已有玫德集团、济南庚辰公司、铂佳集团、临港有色金属集团等投资建设的一大批高端制造项目落户临港,实现了项目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初步形成了集研发设计—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高精尖产品—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与会人员在彩沟无极鬼谷文旅项目

最是秋色宜人时,风景这边独好。金秋的彩沟无极鬼谷文旅项目湖光潋滟、山色含黛,让人心旷神怡。彩沟生态环境优美,群山环抱、山水相映,植被丰茂、色彩斑斓,素有“北方九寨沟”美誉。该项目规划投资60亿元,以鬼谷子文化为创意主线,全方位打造鬼谷子主题文化,重点建设鬼谷文化体验区、春秋鬼谷文化军事主题公园、鬼谷文化等七大项目区。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也是唯一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鬼谷文化的旅游区。项目一期已于今年9月15日建成营业并成功创建为3A级旅游景区。

新时代号角嘹亮,新征程步履铿锵。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在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千帆竞发的浪潮涌动中,临港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稳健,换道超车的势头更加强劲。1至9月份,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1%,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9%,全区经济持续攀升。一个临港产业引领区、改革创新先行区、生态宜居示范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极正加速崛起! (区宣传办报社 石静)

擘画蓝图 扬帆未来

依托近海临港区位优势,聘请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对全区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在功能布局上,确立了南部现代产业、中部商贸物流、北部生态旅游三大功能片区。其中,南部现代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不锈钢、特钢新材料和绿色化工产业;中部商贸物流区,重点发展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科技孵化;北部生态功能区,重点发展旅游度假和文化产业。在产业培植上,确定了“3+4”主导产业培育计划,着力培植不锈钢新材料、绿色化工、节能环保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海洋经济、现代物流、农业“新六产”、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

同时,抢抓省委、省政府在临港区域布局绿色高端不锈钢基地的重大机遇,聘请中国冶金规划院编制完成了《冶金产业园区规划》,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依托园区,积极实施“东接西承”战略,向东对接港口,向西承接临沂主城区辐射和莒南一体发展,加快打造产业转型升级高地和新旧动能转换新的增长极。

聚焦项目 精准招引

“谋项目就是谋发展”,我们始终聚焦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论英雄”,把招商引资作为开发区永续发展的“生命线”。聚焦产业政策,聚集各方资源,聚合招商力量,狠抓招引,大抓招引,强力推进招商引资。1至9月份,全区在谈过亿元项目24个,新签约项目16个,其中,500强项目3个,过10亿元项目4个,过5亿元项目5个,合同利用市外资金184.8亿元,招大引强工作取得新进展。

动能转换 成效显著

临港区作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主战场、发展临港经济的前沿站台,被纳入我市“三园集聚”战略布局,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要先行先试、率先突破。临港区坚持以“四新”促“四化”,突出“高端化、特色化、规模化和集群化”,全力打造集群集聚、高端高质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具有区域核心竞争力和强大带动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全面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加快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高、市场前景好、发展后劲足的龙头企业,力争到2020年培育产值过100亿元企业1家,过50亿元企业2家,10亿元企业7家。今年以来,我区重点培植30个重点建设项目,确定了19个重点推进技术改造项目,其中,有5个项目被列入全市重点工业技术改造项目,3个项目被列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建设项目。

民生情怀 温暖人心

今年重点实施的10大民生工程50件民生实事晒出闪亮成绩单。如今,城镇建设成果凸显,全区已有44个村18000户群众通过棚户区改造搬迁入住新社区;清洁供暖工程全面实施,今冬可实现10个社区、100万平方米还建社区供暖,覆盖2.4万人;教育配置不断优化,实验中学建成启用,2所小学、5所幼儿园正在建设;健康养老不断升级,区人民医院、社会福利中心年底前将投入使用;鲁南高铁厉家寨站正加快建设,预计2019年投入使用;扶贫攻坚加速推进,4个省定贫困村在全市率先完成“四联八建”,位列全市第一;“一次办好”深入推进,“临港办事最省事”服务新模式正式开启……随着一系列民生实事的落地生根,广大群众的满意度大幅攀升。

在此,我们感恩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的风雨陪伴,同舟共济,是您在临港发展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一路同行,默默奉献。临港前进的每一个脚步,无不浸透着您的智慧汗水,饱含着您的关心厚爱,彰显着您的倾力相助,我们将心存感恩,永不忘怀!

今天,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的到来,更加涌动着对临港的关爱和支持。这关爱,像暖流,在广袤的临港大地激情流淌。这支持,像号角,激励20万临港儿女,在加快推进美丽新临港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昂首奋进。

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乘着改革开放40周年的浩荡东风,我们将砥砺前行,斗志昂扬,破浪起航再跨越,全力书写改革发展的壮丽诗行!

借力大发展,抢抓新机遇。踏着新旧动能转换的步履铿锵,我们将只争朝夕,换道超车,乘风击水奋崛起,不断开创再当好例的壮阔辉煌!

乘势启征程,展现新作为。肩负建设幸福美丽临港的使命担当,我们将锐意进取、求真务实,百舸千帆勇当先,奋力点亮全面小康的美好梦想!

蓄势再出发,开启新征程。追随大美新临沂阔步前行的强劲足音,我们将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傲立潮头竞风流,唱响振翼腾飞的激昂乐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