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巢湖市如何优化营商环境,为经济发展添活力?快来看这里!

时间是一部录像机

可以记下昔日的点点滴滴

眼看着2018年

已经进入倒计时

回首望去

巢湖在这些时日里不断“变美”

发挥区位人文优势的同时

着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吸引更多企业项目落地巢湖

在巢湖“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巢湖市

新签约项目53,协议总投资297.7亿元

重点在谈项目60个,预计投资额达731亿元

服务业在谈项目16个,预计投资额达354亿元

工业重点在谈项目44个,预计投资额达377亿元

建立健全机制

助推释放招商活力

风正时济,亦当勇往直前。巢湖市先后出台一系列招商引资机制诸如发挥异地巢湖商会机制、全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工作调度机制、招商引资考核机制等。

事实证明

机制的建立能让

一批重点项目来巢“扎根落户”

安徽中科硕丰全球首条吨级硼10同位素生产线项目

10月19日在巢湖半岛黄麓镇举行奠基仪式,项目从 “播撒种子”到 “生根发芽”,历经约1年。项目总投资20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78.6亿元,实现年纳税4.9亿元。

机制的建立和健全

鼓励招商人探索创新

支持担当作为

允许试错

充分调动工作热情

助推释放招商活力

包保推进责任制

为项目保驾“护航”

巢湖市将“大力推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作为优化本地投资环境的重要抓手和先手棋,出台了《巢湖市市级负责同志包保推进招商引资重点产业项目实施方案》。

政策中要求每个重点产业项目

实行“一名市级负责同志+

一个牵头服务单位+

市直各职能部门统筹配合

的落实机制

为项目从洽谈到投产运营

全过程保驾“护航”

据统计

今年前三季度新签约项目数达53个,超2017年全年1.5倍,如医统天下巢湖医药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从洽谈到落地,历时月余。

见章盖章

让审批驶入“快车道”

为提高工业项目落地效率,巢湖市规定,对所有拟落户安徽居巢经开区的工业项目,在项目初审通过后,对项目入园资格会审、项目审批、项目竣工验收均实行“见章盖章”制度。这一创新机制将审批时限缩短三分之一,提高了工业项目签约、开工、竣工的审批速度,实现审批更简便、监管更强化、服务更优质。

安徽侬安康食品有限公司

安徽侬安康食品有限公司万吨林特产品烘焙休闲食品智能制造及食品安全能力提升项目是这一工作机制推行后的首个试点项目,其拟开工建设审批手续1个工作日内即完成。

安徽侬安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芹

“以前项目落地,企业要跑各部门办各类审批事项。现在相关审批流程采用‘见章盖章’工作机制,真是省时又省心。”

“见章盖章”审批制度

自2017年11月2日实行至今

已有11个项目快速落户

企业更快融入园区

更快创造价值

对优化投资环境起到了

良好的促进作用

1+7人才政策

“量身定做”助力创业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高素质人才不仅是

推动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

更是一座城市活力的源泉

巢湖市出台

《巢湖市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办法(试行)》

等“1+7”人才新政

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安徽智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夏博士是巢湖市众多创新创业人才的缩影,也是人才政策的受益者。他认为,正是巢湖市出台的这一系列尊重人才的政策,才为引进高尖端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打开方便之门。目前,安徽智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核心产品“便携式心电检测仪”已上市,现已同科大讯飞、合肥骨科医院等多家单位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利用“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纽带、完善人才扶持政策、提升人才服务水平,牵引 “金凤凰”飞回“梧桐树”,使“还巢”人才为巢湖经济跨越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在有温度的政策下

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产业兴巢

打造美丽巢湖、智慧巢湖、实力巢湖

让家乡经济增添满满活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