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滇池40天开湖季落幕 进入全面封湖期

11月1日18时起,滇池正式全面封湖,今年为期40天的滇池开湖季正式落下帷幕。1日,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渔业行政执法处(简称“渔政处”)介绍,今年,约4000名渔民进湖参与捕捞,为期40天的捕捞期里,共计捕起滇池大小鱼虾约2836吨。

开湖期间共有36人次被罚

今年开湖前,渔政处开展上门办证服务,2018年共计审验核发滇池渔业捕捞许可证1159本。按照每个捕捞证每条船上3—4名捕捞作业人员计算,今年参与捕捞作业的渔民约4000人。

开湖捕捞前是渔政管理的关键期。在第一阶段开湖捕捞前,渔政处处共组织开展了2次全天候水上联合执法,联合执法中出动执法船艇33船次,出动执法人员89人次。在第二阶段开湖捕捞前,渔政处又组织了1次联合执法,联合执法中出动执法船7船次,出动执法人员16人次。

为查处违规捕捞的现象,并能及时处理翻船、人员落水等事故,整个开湖期间渔政处及各区渔政部门每天都出动人员对水面进行巡查执法。在此期间,渔政处共出动执法艇116艇次,出动车辆13辆次,出动执法人员346人次,收缴违禁的小机头26台,收缴各类违规网具347张,行政处罚违规作业人员36人次。

一条船多的能收入5-6万

今年是滇池自2012年以来,连续第7年开湖捕捞,同时也是7年来第三次分阶段进行两次开湖。今年的开湖捕捞第一阶段自9月21日至9月30日,捕捞各类大鱼;第二阶段自10月3日至11月1日,捕捞银鱼和虾。两个阶段开湖时间共计40天。

在为期40天的开湖季期间,据渔政处粗略统计,今年开湖第一阶段,大型经济鱼类(鲤鱼、鲫鱼、鲢鱼、鮊鱼、鳙鱼)的捕捞量约2520吨,第二阶段银鱼的捕捞量约121吨,虾的捕捞量约195吨。据不完全统计,开湖期间,每条船收入多的有5—6万元,少的也有4000—5000元。

可捕资源量逐年减少

与前两年相比,今年大鱼、银鱼和虾的捕捞量均有所减少,与2017年相比,今年开湖时间缩短了8天,大鱼捕捞量减少约180吨,银鱼和虾捕捞量减少84吨,但总体上相差不大。

对此,渔政处相关人员分析,今年的捕捞量少于前两年的原因与可捕资源量的逐年减少有关。从2016年起,滇池连续3年实施分阶段开湖捕捞。从这三年的开湖前试捕结果总量来看,2016年的可捕资源量多达1.5万吨,而2017年开湖前的可捕资源量约1.1万吨,2018年的可捕资源量则约1万吨,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

此外,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都没开“大鱼海”,生长了3年的大鱼在2016年开湖初期呈“井喷”之势,仅大鱼捕捞量就达到3740吨。2017年和2018年,滇池鱼虾存量已经进入平稳期,滇池大小鱼虾的捕捞量也趋于平稳,因此未出现大幅度减少的情况。

计划投放130吨鲢鳙鱼

2018年11月1日18时起,滇池正式进入封湖禁渔期。封湖之后,渔政处将继续开展滇池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工作,本月中旬起,计划陆续向滇池投放130吨鲢鳙鱼苗。

据了解,现在还不确定明年是否继续开湖,具体开湖的情况及开湖方式,将根据渔业资源存量和相关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经市政府研究最终做出决定。

——都市时报版权所有 禁止转载——

昆明发布整理编辑

来源:都市时报

编辑:杨旒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