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国的海军,很多人都会提起这几年的高速发展。从航母的1+1=3,再到下饺子一样下水052D 054A以及055。近十年可以说完成了过去几十年的跨度。

然而,我们也不容忘记,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国的海军曾经都只是维系着最低的国防水平,面对漫长的国境线,我们不仅没有现代化的大型战舰,甚至只能以小艇作为海军的主力。

不过,尽管吨位小、装备老,但有一款军舰还是担当起了我军长期的国防中坚力量。这就是被称为“中国战列艇”的037猎潜艇。

战列艇与战列舰,一字之隔,却包含了我军的无奈,在早期的海洋强国中,战列舰被试做一个国家海洋实力的代表,在那个年代,战列舰的数量越多、吨位越大,则海军实力越强。

而在50年代的中国,我们面对国内的经济环境和国外封闭的国际环境,当然没有条件去维系战列舰这种级别的海军舰艇。但同时,我们在面对台湾地区的美制军舰、炮艇时,也需要发展新式的舰艇与之匹敌。于是,在引入苏联6641型(排水量215吨)猎潜艇为蓝本再进行放大后,037型猎潜艇就诞生了。

那么,为什么满载排水量只有390多吨的037,会在日后被我军亲切的成为战列艇呢?

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作为一款猎潜艇,它的火力配置却非常强大,两座双57mm舰炮加上两座双30mm机关炮。最重要的是,它还采用了战列舰一样的中线炮塔布置。一旦打起来,可以瞬间形成非常密集的火力,作为猎潜艇它这样的设置看起来就是一副非常凶相的样子。

尤其是双57mm的舰炮,4门齐发的状态在实战里更是大展神威。同时搭配上30节的航速,能打能跑,在海战中极为灵活有效。

把它称为战列艇,第二个最重要的原因,当然它是我国维护海权的中坚力量,1974年的西沙海战,037作为我军的主力,依靠双57mm炮的射速与火力优势,以及30节的机动性,重创了南越海军千吨级的美制驱逐舰队。

1974年的南越,获得了大量的美式装备,包括美军更换掉的一些驱逐舰和支援舰,一跃成为了东南亚第一海军力量,在西沙海战中,他就出动了两艘2000吨级装备127mm舰炮的支援舰。认为我军没有对应的海军力量可以匹敌。

南越陈平重舰与李常杰舰

的确,在那个年代,海军的家底着实单薄,几艘051和053跟宝贝似的,不敢随便开出去。

1971年服役的051——济南舰

但是,国防的安全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400吨的037果断出击,虽然口径不占优势,但依靠出色的机动性,始终没有让越军拉开距离,在几千米的交战距离上,57mm炮依靠高射速的优势,依旧可以给予敌方重创。

57mm主炮开火

最终,我们击沉一艘击伤三艘的战果,击退了南越海军,维护了国家领海的完整。

直到80年代大量051和053和65型等驱逐舰、护卫舰开始陆续充实我军海军序列,037才逐渐淡出了海防一线的位置,但在那个年代,它小小的舰身里,却有一颗大国海军的骄傲,它也无愧于战列艇的称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