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失乐园》剧照

魂断轻井泽

这是个疯狂地相爱,最后共赴天国的地方。

平成七年(1995年)九月我的小说《失乐园》在《日经新闻》连载时,我就时时思索着这个地方。

本来我并不太注重构思完整后才动笔的写作方法,我写小说动笔前只有大略的一个故事框架,具体细节并不太多考虑。推理小说我不懂,但写男女恋情的言情小说,往往许多细节在写作过程中根据情节临时信笔拾来,这样成功的概率要大得多呢。

这也许是写言情小说最难的地方,当时写《失乐园》时也一样,我只是粗粗定了一下男女主人公最后自杀的结局。

在小说连载过程中,不断有人问我:“这两人最后会有怎样的结局呢?”

对这个问题,我总是只有一句话:“一定有个好结局。”

听了我这个回答,十个人中有十个人是相信小说中两人最后会幸福美满的。

我对他们的这种理解只能不置可否,他们所以为的幸福美满也许就是结婚吧,然而小说的结尾却使这些人大感意外。

老实说,随着自己的年龄增大,我并不能苟同幸福美满即结婚的世俗看法了,当然也压根儿没有写这种小说的打算。

如果真是结婚便幸福美满,那么现实生活中无数对男男女女该是非常幸福美满的了,他们应该整天笑容满面才是呀。

但现实是,有不少人结了婚却整天表情暗淡,唉声叹气,倦容满面。如此看来,结婚并不能说是幸福美满,或者说结婚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才对呢。

不管怎样相亲相爱,一旦结婚,生活一稳定,相互间就会产生推诿、任性,由此而进一步生出惰性、倦怠来。

那么,真正的幸福美满是否存在呢?男女之爱情能否永久不变呢?

考虑再三,只有一个结局就是让爱的顶点发生在两人生命的完结之时。

“在这世上,生命要保持永恒,爱情要保持纯洁,这最完美的表现除了死是别无他法的。”

这名言是近松(江户时代歌舞伎剧,净琉璃的作者)得出来的。从这俗世上逃开毅然选择死亡,这不是失败的逃避,是追求永生的积极进取。

确实,男女爱到极端便一起自杀殉情,这有点旧时社会的色彩,要使它为现代人所接受,想来想去只有如小说《失乐园》中结局的那种办法了。

一般说来,考虑自杀殉情的地方,首先便是寒冷静谧的北方地区。

譬如,晚秋的阿寒湖和支笏湖,或者这些湖畔的丛林山间,最好有一幢独立的小房子。说是北方,并不一定指北海道,东北、北陆地区,或者山阴等那些临海的静谧地区,再有些树林环抱就更好了。

这样想着,在小说连载中我开始寻找这么一个地方,但却没有中意之地。

这种场合,最难的是当事者两人即使是视死如归,将死看作得到幸福的最高境界,但对局外人来说,这毕竟是件煞风景的事情。

所以,我如果将两人的自杀场所放在北方什么湖畔的宾馆里,那么那些地区的宾馆便会使人联想起有人自杀过而对其敬而远之吧。

当然,我可以随意臆造出一座子虚乌有的宾馆来,但这样就缺少真实性,难免使小说给人一种牵强附会的感觉了。

如果将两人自杀之地放到国外,那么必须有许多出国的铺垫描写,这样小说情节就会拖沓,失去紧凑感。

如此反复思考,最后决定将两人自杀的地方放在离东京几小时路程,但又要使人信服,符合人物浪漫性格的地方。

这样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轻井泽这个地方。

众所周知,轻井泽离东京车程两小时(1997年9月新干线通车后时间缩短了一半),从明治时代开始,这里就是有名的避暑胜地。最初游客大都是外国人,渐渐地,财界巨头以及各界名士都在那里求田问舍,盖起了不少别墅。而且这地方林木丛生,青苔掩石,东京地区来这里的游人很多,所以一些旅馆历史悠久,印象中是个上层社会名人雅士聚集的高级地区。

除此之外,还考虑了伊豆、房总、奥多摩、日光、箱根等地,但比起轻井泽总有些不足之处。

或许,我将小说中男女殉情自杀的场景放在我自己喜欢的地方,住在轻井泽的人会感到不可思议,但我确实是喜欢轻井泽附近的那一片片修长整齐的落叶松林,以及浅间那雄伟的远景,而且真的是因为喜欢,那个地方才是我最终决定的选址。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小说中男女主人公对死的憧憬,这种埋在他们心里的情绪,需要有外在的环境来表现,一定要找个雄伟壮观的自然场景,才能将他们俩的死衬托得更加鲜明壮丽。

这就更坚定了我选择轻井泽这地方的决心。

在那林木幽深之处,有一幢别墅,就是在那里,两人紧紧地拥抱着,共同迈向那理想的极乐世界。

想到这里,我小说的结尾也就渐渐地明朗了起来。

选择轻井泽作为我小说男女主人公殉情之地,还有一个原因是不能否认的,这就是有岛武郎与波多野秋子也是在那里殉情自杀的。

大正十二年(1923年)元月,当时文坛的宠儿有岛武郎与《妇女公论》的美丽女记者波多野秋子,就是在轻井泽他们自己的别墅里自缢而死的。那时武郎四十五岁,秋子三十岁。武郎七年前丧妻,有着三个幼小的孩子,秋子也有她自己的丈夫。

作家与女记者相爱并不稀奇,但爱到一起去死,这实在是古今罕见的。

这两人为什么要选择死亡呢?

近松的小说中曾经描写过恋爱自杀的情节,但那是书中人物为生活所迫,男女身份悬殊,为世人所不容才被迫自杀的。可武郎与秋子却没有这些苦恼,至少在外人看来,他们俩没有什么定要选择死亡的理由。

査一下武郎临死前的日记,记着这样的话:“现在,我们两人感到了绝顶的幸福,因此决定去迎接死亡。”

不是为了金钱,不是为了道德,只是为了绝顶的幸福,才走向死亡的。

如果说,现代的为爱情而抛弃生命,这两人便是最典型的例子了。

然而,他们的死毕竟太壮烈,太凄惨了。

他们俩是在别墅的横梁上并排吊死的,死后也没人去,所以遗体就一直吊在那里。

一直过了一个月,别墅的管理人员去那里才发觉,但由于正逢梅雨季节,两人的遗体已完全腐烂,从头到脚蠕动着无数的蝇蛆,不断地朝下滴着脓水。

现在两人缢死的别墅还在,叫作“净月庵”。本来那别墅是在别的地方,后来当地的人将它移到了盐泽湖畔,保存了下来。但两人自杀的那个房间却被拆除了,这是为什么呢?

也许两人死得太悲惨,人们是实在不忍再想起那情景。

再去轻井泽的老街三笠宾馆附近,平缓的斜坡一百米外,有一块“有岛武郎古居”的石碑,这便是有岛武郎自杀的别墅的原址了。

我去那里时,正好也是梅雨季节,淅淅沥沥的雨中,四周的树木、杂草湿濡濡的,显得格外地葱郁。在这样的环境里,联系到武郎的死,心情不由地沉重压抑起来。

也许感到武郎与秋子的死太凄惨了吧,我在小说《失乐园》中尽量将男女主人公的死描写得华丽庄美一些。

首先两人自杀的房子不是古色古香的旧别墅,而是选了一处现代式的豪华的房子。

我心里是感到,死要死得壮美、华丽,房子是衬托,当然要与此相适应。正好我有一个朋友在轻井泽有一幢小洋楼,于是我便以那洋楼作为蓝本,从初夏的梅雨季节到风吹落叶的秋天,我好几次去那小洋楼,有时住上几天,脑子里一直在酝酿着男女主人公死的情节。

有时我去落叶松林中散步,去附近的万平宾馆喝上一杯咖啡,有时开车风驰电掣地去鬼押出,然后从那里眺望雄伟的浅间山,眺望那围绕在山间的云彩和风烟。

有时,专挑那黎明、晨雾缭绕时分,去那洋楼里。此时朝霞映着无数的落叶松林熠熠生辉,时而有几只猴子与松鼠出没林间。到了傍晚,大气渐渐透出寒意,暮色朦胧中,静静地眺望那远处的街灯,慢慢地林中更暗了,在那夜幕遮盖下的树林里,即使落下一片叶子也能听见,整个森林静谧极了。

城市、森林、山峦、湖泊,一切的一切都被夜吞没了。这时静下心来,想象着决心去死的男女主人公的心境与情感,耳边就像真能听到他们心灵深处的声音一样。

死的地方找好了,可死的体验,作为作家却是不能亲身况味的。这只好尽心地去揣摸思考了。所以,我那一次次去轻井泽的小洋楼,每次去的心情真好像自己要去死一样,带着这样心情,在那里迎来朝阳,送去晚霞,从中体会着、酝酿着、想象着小说中人物的各种细节。

不可思议的是,当我提到死的时候,自己真的会有一种去死的感觉,用这种眼光去看周围的世界,一切的一切都会显得生气勃勃,充满着生命的朝气。

即使是毫不引人注目的一棵小草,或是庭院里小树上掉下来的一颗果子,一下子都有了意义,都会使人感到生命的存在与可贵。

《失乐园》连载到后半部分时,我在轻井泽度过的那几天,真正地感到自己与小说中的人物融为一体了,共同呼吸,共同感受,共同拥抱着这世上无限美好的爱情。

现在,轻井泽又是静谧的晚秋时节了。

现在的晚秋与那时我写《失乐园》时的晚秋没有什么两样,淡淡的秋阳,还是充满着爱的温暖的吧。

那时,在那静谧之中,我真正地感受到了爱情!

所以我能写《失乐园》,所以我能将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死,写得那样壮丽生辉。也许带着必死的决心,所看到的世界便更加充满生气,更加熠熠生辉吧!

内容选自

《我伤感的青春》

渡边淳一

青岛出版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