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沈从文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这是沈老在《边城》开篇提到的,我一直很好奇,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养育了这样一个传奇的文学大师?是一方怎样的水土滋润了这样的性情。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之美誉。地因人传,人杰而地灵。沈老在他的作品中将他魂牵梦系的故土描绘得如诗如画,如梦如歌,荡气回肠,也将这座静默深沉的小城推向了全世界。

驱车前往,临近凤凰时,就感觉自己的现代化气息与这里的古朴显得格格不入了。将车停在了古镇门口的车场里,步行前往。

凤凰给人的第一印象,永远是那条一去不回的沱江。作为古城凤凰的母亲河,沱江的清晨,总是薄薄的雾气在水面升腾. 晨雾洗去了昨夜的喧嚣,此时的凤凰显得格外宁静,安详。

当大多数游客还在梦乡,一些船家却早已做好了准备,撑船出行。虽古朴,却有情调。

沱江的两岸,那临江而立的吊脚楼群是让人难以忘怀的风景线。吊脚楼为湘西民居中传统建筑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极其少有的。大多是依山傍水而建,房子一半着陆一半在水,临水一面在屋下支有木柱。但是为了配合旅游的开发,现在啊,江边的吊脚楼大部分都改做餐厅,酒吧或者客栈了。我在感叹游玩方式多样话的同时,也存了一点失望。时间总会改变很多,没有哪一个地方会永远是它原来的模样。

穿过高高低低的古楼小巷,停在了沈从文故居门前。这是一栋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清朝晚期建筑,现在建成了沈从文生平事迹的展览室。正屋之外,暖暖的春阳洒满了四合院的天井坪坝。故居购物室里,时常有许多年轻人拥挤在购书柜台前,争先恐后地购买沈从文的精品著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沈老在作品中无数次提到的故乡,我今天才见到了它的庐山真面目。

不得不说,凤凰的确是一个适合生活和享受生活的地方。沈老选择这里,有对故乡的眷念,更多的是对这古城的情怀。

吃过饭,挑了一家写明信片的小店,坐在吊脚楼上,写写画画,我要在凤凰,写一封信,寄给未来对城市生活烦躁的自己。

右手边的沱江,来来往往的船只早已散去。远处的横卧于沱江之上,是凤凰古城最古朴最秀美的风景线——虹桥,她在那见证了古城的昨天和今天。

小吃街散了,小巷的人走了,只有酒吧还喧闹着。凤凰的一天画上了句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