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年前,南乡壮族的先祖们,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穿越莽莽群山,穿过茫茫林海,至此停留休养生息,他们或许不知道,他们即将世代栖居的这片土地,是怎样一个神奇的所在。

贺州味道

八步·南乡镇大景

壮族小镇

南乡是贺州地区唯一的壮族小镇。

湘粤桂三省(区)交界的南岭山系萌渚岭一脉,广袤的大地上群山巍峨峰峦叠嶂,在与广东连山县相邻的广西一侧的大山之间,天造地设出一个遗世独立的绝佳小盆地。

大山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寒流,纵横的山谷、茂密的森林蕴育了天然的清凉,这是一块温润的大地。大自然的馈赠还不止于此,盆地中央冒出热腾腾的温泉大汤,地底深处埋藏着丰富的金脉矿产,这是一块天赐的厚土。南乡更为珍贵的是这里的自然生态,郁郁葱葱的滑水冲原始森林,一马平川的金鸡坪高山草甸,蔚蔚蓝天、潺潺小溪。

南乡鸭

这样的一方水土,还养育着另一类生灵——南乡鸭。仿佛是上天眷顾,在南乡的山水间养成的鸭子具有独特的秉性:体态健硕、毛羽靓正、野性十足。

数百年来,养鸭遂成为南乡人的传统,既为生计,也为美食。大山里发源的清莹小溪是它们嬉戏的家园,田野上生长的五谷杂粮是它们天然的食物,风和日丽、雨润露滋,这些生灵出落得与众不同、名震一方。

南乡人养鸭基本上每家每户都养,一般都是放养,放养于无污染且地矿泉水丰富的偏僻山村,放养于稻田、池塘、小河边,主要以小鱼、螺、虫、杂粮为食。

韦海娟

几年前,曾经在外地漂泊多年的韦海娟,毅然回到老家重新创业,开了一家农庄。既是老板,又是主厨。

右一:韦海娟

按照她的话说,她比较看重老家的食材资源,所有的食材都是绿色原生态的。而她煮菜不喜欢添加太多的作料,原汁原味是才是最好的。当地的南乡鸭就能很好的满足她的需求。

做白切鸭一重选鸭,二重煮鸭,三重配味。所选鸭均为本地南乡鸭。

白切鸭

白切鸭的做法:

鸭内脏处理干净,在鸭肚内放入生姜和盐,涂抹均匀,放入煮沸的水中煮半个小时即可 。

白切鸭,蘸碟很重要,蘸碟虽小,却是菜品的精髓所在,决定最后的口感和成败,而不同的菜品,所搭配的蘸碟口味也是不一样的,搭配得当,才能相得益彰。而南乡鸭的蘸碟制作仅需姜蓉、酱油、还有煮鸭时漂在汤面的鸭油,鸭油一定要趁热放进去。

这么几道简单工序制作出来的南乡鸭无膻味、肉嫩鲜甜、骨细脆酥而富营养。如果是其他地方煮过鸭子的汤水,一般都是要倒掉的,因为膻味重,而南乡鸭煮过的汤水却不一样,不仅无膻味,汤水也是奶白色的,仅需加上一些鸭杂,青菜,煮上十分钟左右,一锅清甜鲜美的汤就出炉了!

腊鸭是南乡壮族同胞特色美食。也是招待赠送亲朋好友的佳品。

腊鸭

到了秋冬时节,正是鸭子膘肥体壮的时候,很多南乡人都喜欢做腊鸭,做腊鸭的基本都是在农家小院,在南乡镇旺黎村,覃锡敢,陈小蕊清夫妇就是专门制作腊鸭的一户人家。

纯手工手工操作,在灶房里熏制而成,天然地道。

做法主要有蒸、炒两种。

蒸:撒上姜丝直接上蒸笼蒸熟即可;

炒:蒸过之后,起锅热油放姜片,放葱段,最后放入腊鸭炒。

如今南乡鸭在贺州地区家喻户晓,早在2017年更是通过国家地理杂志评审,2018年“八步南乡鸭”通过了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更成为贺州十大名菜之一。如有闲暇,不妨到南乡走一走,品尝这个地道的舌尖美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