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燥邪当令,干燥是秋季气候的主要特点。天气渐凉,秋风肃杀,燥邪易与寒邪结合侵犯人体,故多表现为凉燥。到了冬季寒邪当令,由于北方的冬天北风呼啸,雨水极少,所以,冬季的另一个气候特点也是干燥。秋冬燥邪伤人,最易伤肺与皮毛,引发咽干鼻燥、口中干渴、咳嗽少痰、嘴角口唇干裂、皮肤干燥、大便秘结、舌红少苔等症。

预防秋冬燥邪伤人,虽有多种方法,但最方便、最有效的首选方法,就是食疗。

《黄帝内经》指出“燥者润之”,故防治秋冬燥邪伤人,宜多食用甘润、甘凉(或甘温)、柔润多汁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品,如秋梨、莲藕、银耳、胡萝卜、白萝卜、番茄、乳品、蜂蜜、芝麻、核桃仁、百合、甘蔗、荸荠、香蕉、葡萄、糯米等。

同时还应注意“减辛增酸”,宜少吃些葱、蒜、辣椒以及胡椒、八角茴香(大料)等香燥之品,多吃些酸味果蔬。酸能生津润燥,对缓解秋冬燥邪伤人十分有益。研究表明,采用滋阴润燥的食疗方法,还有滋补作用,可从根本上改善体质。

根据笔者经验,秋冬防燥常吃以下膳食最佳。

芝麻核桃粥

黑芝麻(淘净晒干)、核桃仁各 20克,炒熟,将核桃仁切碎、芝麻研细。取粳米 100 克煮粥,粥熟将稠时,加入芝麻与核桃仁共食。此粥补肝益肾、润燥通便,对年老体弱、病后体虚、头晕目眩、肠燥便秘者最适用。

百合四宝粥

取百合、甜杏仁(水泡去外皮)、白木耳(清水泡发)、枸杞子各 10 克,与粳米适量共煮粥,粥稠熟时可加糖适量,食粥。此粥补益肺肾、止咳化痰,对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肠燥便秘、头晕目眩等肺肾双虚者功效较好。

沙参麦冬粥

北沙参、麦冬各 15 克,水煎(30 分钟左右)取汁,加入大米100 克煮粥,粥稠熟时,加冰糖适量调服,每日 1 剂。有益气养阴、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

洋参牛奶粥

西洋参 2 克研细备用。取大米适量加清水煮 20 分钟左右,加入西洋参,粥将熟时再加牛奶 150 毫升,粥熟后加冰糖适量调味服食。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等功效。适用于年老体虚、气阴两虚者。

萝卜秋梨粥

取胡萝卜(或白萝卜)150 克,秋梨 1 只切碎块,与粳米 80 克共煮粥,粥稠熟时加冰糖或白糖适量调味,食粥。此粥有滋阴润燥之功,适用于肺热咳嗽、干咳少痰、口干食少之症。

黄精粳米粥

黄精 30 克,洗净,加水适量煎取浓汁,与粳米 80 克左右煮粥。此粥有补脾胃、润心肺之功效,适用于肺虚咳嗽或干咳无痰者食用。

薏仁山药粥

取薏苡仁 30 克(洗净)、山药 30 克、粳米 50 克、柿饼 30 克,共煮粥,至粥熟稠时食用,有补益肺气、健脾养胃之功。适用于脾肺气虚、干咳少痰者食用。

生地石斛粥

取生地黄 15 克、石斛 15 克,二药加水适量,煎 30分钟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 80 克煮粥,待粥稠熟时可加冰糖适量调味,每日 1 剂。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效。适用于肺胃内热、口干津少之症。

黑白双耳汤

取白木耳、黑木耳各 10 克,用冷水泡发,清除杂质,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加入冰糖 20 克,共炖至木耳酥烂,吃木耳喝汤。黑白木耳能滋阴润燥,降低血液黏稠度,对防治虚劳咳嗽、肺结核、血管硬化、高血压、大便燥结等功效显著。

古方五汁饮

取秋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鲜藕汁(或甘蔗汁),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喜凉者可适当加热,也可兑入适量温开水,温服。五汁饮是古方,功能滋养肺胃、润燥止咳,对肺虚咳嗽、胃阴不足者有良效。

三仁橘皮饮

取甜杏仁、松子仁各 10 克,柏子仁 6 克,蜜炙橘皮 15 克,加水适量,水沸之后煎15分钟,加白糖或冰糖适量共食。此方润肺滋燥、止咳化痰、滑肠通便,对老年体弱、大便燥结或兼慢性燥咳者效佳。

橄榄麦冬茶

取橄榄 3 枚(个大肉厚无斑者)、麦冬6克、花茶适量、冰糖适量,放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封盖 10 ~ 15 分钟,代茶频饮。功能滋阴润燥、生津利咽,适用于慢性咽炎、咽喉肿痛、喑哑烦渴之症。

金橘山楂茶

金橘 2 枚,洗净压扁,鲜山楂 30克(或干品 15 克),洗净切片去核,共放保温杯中,加盖闷 3 ~ 5 分钟,代茶饮。有理气化瘀、消食降脂之效,适用于食滞纳呆、脘腹胀满以及冠心病、高血脂患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2元

邮发代号:82-654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杂志所有,转载、摘录请注明出处。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孙清廉

本文编辑:桔梗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