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什么是女王范?

 张钧甯

我偏爱女性。说这话不是因为我是直男,否则就是废话。

有小环境的因素,从小身边的一些女性就特别聪明,我妹是学霸,我们读同一所中学,我高一,她初一,有时候还要照顾我。

高中班上,坐我前排的一位女生,也是学霸,读书轻轻松松,还保持几项我们学校的体育纪录。

我虽然不是学渣,但是拼尽全力,也不过中游水平,学习毫无章法,脑袋开窍很迟。从家里到学校,智商都被女生辗压,自然敬佩她们。

但是我运气很好,前排那位女生,后来就是连太,哈,现在认识她30多年了。我现在说自己自律、勤奋、对生活负责,不会太心虚,这些品质的得到,其实是向身边这位女人学习的。没有遇上这个女人,在平行宇宙的另一个我,可能就是焦虑、暴躁、毫无耐心的失败者吧。

我觉得,一个男人成长的关键,就是意识到自己要配得上自己爱的女人,为她变得好一点。

几乎任何一位有尊严的男性,都有他佩服的女人,都有影响他的女人。就是在职场上,做好同样一件事,女性付出的努力可能都更大,女性在抚育孩子上、在照顾家庭上,额外付出比男性更多的精力。很多强大的女人,她们本能的反应其实是最佳策略:我不会向男性示弱,我不会乞求你的照顾,我的地位、我的荣耀,是我自己赢来的。

人性微妙的地方是,天然尊敬平等竞争的对手,如果你能后发先至,从更低的地方起飞,他对你的尊敬甚至带有歉意,即使口头不承认,他知道你是个人物,是硬骨头,欺负不了。一个人说要照顾你,有他绅士的一面,但也是美妙的陷阱,一旦接受了,甚至制度化地长期接受,那么,你就贴上了更弱的标签,即使你是凭本事赢的,他也把功劳算到了照顾上。

最典型的就是一些职业主妇的待遇,她们毫无疑问,正从事一件正当的、辛苦的、工作时间无比长的工作,她们的这些努力,花在其他任何工作上,老板都心甘情愿付丰厚的报酬。但一些忘本的男性,以为家里就是自己在挣一份薪水,养家的功劳都归自己,女人做做家务,带带孩子,不应该的嘛,算什么呢。枕边人都会认知模糊,更别说不相关的人了。

所以,即使我偏爱女性,我也会克制两个冲动,一是过分夸奖她们,二是过分照顾她们,安分地欣赏那些拼杀出来的强大女人就行了,一如我欣赏那些强大的男人。我常去的健身房,有位在全国赛事拿过第一名的女教练,我尊重她,并不是因为她的性别,而是她训练的重量,是我的两倍以上。

在女性有教育权和工作权的当下,而且我认为,这两种权利在中国绝无逆转的可能,这是中国可爱的地方之一。尽职的、优秀的、强大的女性脱颖而出,是必然的,就算偶有贬低女性、将女性价值等同于生殖工具的言论,女性最终还是有选择权的,命运还是在自己手上。

强大的人,并不要求所有条件合适了才行动,而是只要有行动的机会就行动,在行动中制造更多机会。

18世纪,巴黎有个女人,叫做约瑟芬·博阿尔内,比拿破仑大6岁,单身带着两个孩子,认识拿破仑时,这个小个子男人还没成名,刚打完仗回到巴黎,浑身长着癣,剃了个光头。这个女人,恰恰有眼光看中这支潜力股,大胆表达爱慕之情,3个月后,两人就结婚了。

这个有着奇迹一生的女人,“多重身份,奇幻交织”:法国大革命从马提尼克岛流亡至欧洲的阶下囚、离异者、遗孀、尽职的母亲、第一执政的爱侣、法国皇后、二次离异的女性、受人景仰的园艺家,约瑟芬的一生完全具备了诸多神秘元素。难怪CHAUMET世家将她做为永恒的灵感缪斯,还有谁比她更合适呢? 

你也有奇迹在前面等你。

自己制造自己的奇迹,就是女王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